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9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涉及微射流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渗透液浓缩装置的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安装有汇流板,所述汇流板的下方安装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嘴,所述反渗透膜的外部安装有汇集筒,所述汇集筒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部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反渗透膜的内部安装有透过液芯柱,所述透过液芯柱的外部安装有筛网,所述透过液芯柱的内表面设置有孔洞,所述反渗透膜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储液罐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安装有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射流
,具体为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微射流是在超高压(310MPa)的压力作用下,经过孔径很微小的阀心,产生几倍音速的流体,从而达到分散,均质,乳化,纳米颗粒等等,微射流特指不需要额外的流源,射流的形成直接来源于周围流体,该项技术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但直到90年代才得到充分研究,微射流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仅在一个侧面上开有微小孔的封闭腔体形成射流作动器,工作时开孔相对的侧面产生振动,外界流体便会经由开孔不断进入、排出腔体,形成微射流;另一种为直接将振动膜片放入环境流体之中,膜片振动时只要其振幅足够大,也会沿膜片法线方向形成射流,两种形式中,振动的产生又可分为电磁机械式、静电式和压电式。微射流技术在气动力控制上的应用结果之一是可提高模型的升阻比,微射流在使用的液体,需要进行反渗透加工处理,而目前现有的渗透液浓缩装置的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上方的一侧安装有进液口(2),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下方的前端面安装有检修板(3),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4),所述出液管(4)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罐(6),所述储液罐(6)的前端面设置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的上端安装有阀门(8),所述储液罐(6)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器(9),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下方安装有汇流板(11),所述汇流板(11)的下方安装有反渗透膜(12),所述反渗透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高压微射流用渗透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上方的一侧安装有进液口(2),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下方的前端面安装有检修板(3),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4),所述出液管(4)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罐(6),所述储液罐(6)的前端面设置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的上端安装有阀门(8),所述储液罐(6)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器(9),所述浓缩装置外壳(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下方安装有汇流板(11),所述汇流板(11)的下方安装有反渗透膜(12),所述反渗透膜(12)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嘴(13),所述反渗透膜(12)的外部安装有汇集筒(14),所述汇集筒(14)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板(15),所述转动板(15)内部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18),所述反渗透膜(12)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板(19),所述反渗透膜(12)的内部安装有透过液芯柱(20),所述透过液芯柱(20)的外部安装有筛网(21),所述透过液芯柱(20)的内表面设置有孔洞(22),所述反渗透膜(12)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23),所述储液罐(6)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