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6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包括有喷淋室、风机、水箱和水泵;其中:喷淋室内在进气口处悬空设置有水帘板,并在水帘板上方设置有溢流水箱;在水帘板与喷淋室后壁之间,设置有多层喷淋板,最下层喷淋板前侧边连接在水帘板背部、后侧边呈悬空状态,上一层喷淋板连接在喷淋室后壁上、前侧边呈悬空状态,并以此类推,层与层间交错悬空,形成之字形气流通道;所述喷淋室底部设置能回流入水箱的泄水孔,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经管道分配给溢流水箱和喷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帘与喷淋结合,让气流走之字形通道,多次翻滚扰动,分层喷淋,充分达到水气混合接触,且风机进出口均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滤去粉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帘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尤其适合打磨抛光流程中用来除尘。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CN201620814884.9,公开湿式自洁净粉尘过滤系统,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吸尘风机、过滤层箱体、水帘板组件与粉尘冲洗导入管、水箱;水帘板组件与粉尘冲洗导入管并排设置在过滤层箱体与水箱之间,水帘板组件包括设置于过滤层箱体下方用于汇聚水流的导流板、连通导流板的下水管、导通下水管的水槽和水帘板;水帘板上端连接水槽边缘,下端与水箱水面留有一定间隙;粉尘冲洗导入管位于水帘板后方,其上端导通过滤层箱体底部,下端设有贴近水箱水面的入口;过滤层箱体中部设有一层过滤层,过滤层由若干过滤单元构成,过滤单元呈球形中空网格状并有翅片。该结构中,水帘与粉尘接触机会少,而且空间被水帘板的阻隔,气流几乎不与水帘板上的水帘接触,导致效率过低。而专利申请号CN201720999670.8,公开一种节能环保水幕式除尘器,包括发电机、底座、设在底座上的箱体以及设在箱体内的水幕装置,所述箱体内由下至上设有水幕腔、除尘腔、净化腔以及出气腔,所述净化腔内设有用于杀菌的紫外灯,所述净化腔与出气腔通过精过滤板相连,所述出气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出气腔顶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蓄水的蓄水腔,所述蓄水腔顶部与水幕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过滤板,所述蓄水腔内设有用于给水箱供水的抽水泵,所述蓄水腔内靠近抽水泵的一侧设有污水分离板,所述污水分离板靠近抽水泵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抽水泵之间设有用于杀菌净化水溶液的药块,所述药块外部套设有固定罩。该装置采用水幕和喷淋结合的方案,较上一例技术先进,无疑喷淋可大大提高与粉尘接触的机构,但从结构角度看,气流进入除尘腔中的流动方向与喷淋方向,基本呈上下对流式的恒定关系,此结构对喷淋头的设计要求较高,容易产生部分气流接触不到水雾的缺陷。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即成为本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气流在喷淋室成之字形流动,且具有双层喷淋的水帘除尘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包括有喷淋室、风机、水箱和水泵;水泵从水箱中抽水提供给喷淋室喷淋,并再回流到下位设置的水箱中循环;所述风机设置在喷淋室顶部,进风口经过滤网接喷淋室;其特征在于:喷淋室内在进气口处悬空设置有水帘板,水帘板上方设置有溢流水箱、下方悬空;喷淋室在水帘板与后壁之间,设置有多层喷淋板,最下层喷淋板前侧边连接在所述水帘板背部、后侧边呈悬空状态,与喷淋室后壁间形成气流通道;上一层喷淋板连接在喷淋室后壁上、前侧边呈悬空状态,与所述水帘板间形成气流通道;再上一层与最下层相同,并以此类推,层与层间交错悬空,形成之字形气流通道;所述喷淋室底部设置能回流入水箱的泄水孔,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经管道分配给溢流水箱和喷淋板。所述喷淋室的进气口设置在高位,正对着水帘板,该水帘板下部成弧形收窄至悬空,而弧形延伸线指向喷淋室前角边。所述溢流水箱一个面与水帘板紧贴或共为一个面,且该面为溢流水箱最低的面,溢出的水能顺着水帘板往下流。所述喷淋室底部的呈前高后低结构,泄水孔处为最低。所述多层的喷淋板均成倾斜设置,且以悬空一边为最低。所述喷淋板包括有喷淋管和挡板,复数根喷淋管排列锁固在挡板下方,且每根喷淋管上开设有复数个喷水小孔;所述挡板两侧边与喷淋室连接。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并在出风口处还设置一道过滤网。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气流轨迹多变、双层喷淋的特点;尤其采用水帘与喷淋结合,让气流走之字形通道,多次翻滚扰动,分层喷淋,充分达到水气混合接触,且风机进出口均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滤去粉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水帘除尘装置示意图图2为水帘除尘装置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水帘除尘装置内部分布示意图其中1—喷淋室11—进气口12—泄水孔2—风机3—水箱31—溢流水箱4—水泵41—管道42—阀门5—过滤网6—水帘板8—下喷淋板7—上喷淋板71—喷淋管72—挡板73—喷水小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水帘除尘装置,包括有喷淋室1、风机2、水箱3和水泵4;水泵4从水箱3中抽水提供给喷淋室1喷淋之需,并再回流到下位设置的水箱3中,经沉淀后水体循环使用;风机2采用离心风机,设置在喷淋室1顶部,并在进、出风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5,对排放的气流经两道过滤,确保符合排放标准,而且也能滤掉水雾和改变水雾方向,避免水雾直接被离心风机直接甩出。喷淋室1前侧设置有进气口11、顶部即为排放口、底部最低位置设置有泄水孔12,由风机2产生负压从进气口11吸入含粉尘的气流。喷淋室1内在进气口11处悬空设置有水帘板6,水帘板6上方设置有溢流水箱31、下方悬空,由悬空处形成水帘,且允许气流从悬空处流过,也即穿过水帘,形成第一道粉尘与水的接触。进一步,溢流水箱31一个面与水帘板6紧贴或共为一个面,且该面为溢流水箱31最低的面,溢出的水能顺着水帘板6往下流,形成水幕墙,而在悬空处又形成可供气流穿过的水帘。进气口11设置在喷淋室的高位,正对着水帘板6,该水帘板6下部成弧形收窄至悬空,而弧形延伸线指向喷淋室1前角边。水帘板6下部采用弧形收窄设计,既使水帘与粉尘高密度接触,而顺着弧形面下落的水帘,具有一定抛物线,能冲刷喷淋室前角边,避免沉淀粉尘在此处沉积,达到免维护和清理。而从进气口11进入的气流,冲撞水帘板6表面水幕,既避免在水帘板6上吸附粉尘,又增加与水的接触机会。而喷淋室1底部的呈前高后低结构,也即前角边为最高处,泄水孔12处为最低,落下的粉尘能随着水流带入水箱3中沉淀。喷淋室1内设置有多层喷淋板,本实例中只设置两层,分别为上喷淋板7和下喷淋板8,下喷淋板8前侧边连接在水帘板6背部、后侧边呈悬空状态,与喷淋室1后壁间形成气流通道;上喷淋板7连接在喷淋室1后壁上、前侧边呈悬空状态,与水帘板6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自上而下、经下喷淋板8绕到后侧、再经上喷淋板7,走完之字形通道,进入过滤网5被风机2吸排。根据需要不同场合配套,也可设置三至四层喷淋板,眼里,层与层间交错悬空,形成之字形气流通道即可。进一步,上喷淋板7和下喷淋板8均成倾斜设置,且以悬空一边为最低,避免积尘。而上喷淋板7和下喷淋板8均包括:喷淋管71和挡板72,复数根喷淋管71排列锁固在挡板72下方,且每根喷淋管71上开设有复数个喷水小孔73,喷水小孔73以向下角度喷水为佳,也可在喷淋管71朝下180度范围内均开喷水小孔,这样可减少布管数量;而挡板72两侧边与喷淋室1连接,也即形成两侧的密封,避免气流短路。水泵4抽取水箱中的水经管道41分配给溢流水箱31和喷淋板中的喷水管71,并相应设置有阀门42,能独立控制水流的分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包括有喷淋室、风机、水箱和水泵;水泵从水箱中抽水提供给喷淋室喷淋,并再回流到下位设置的水箱中循环;所述风机设置在喷淋室顶部,进风口经过滤网接喷淋室;其特征在于:喷淋室内在进气口处悬空设置有水帘板,水帘板上方设置有溢流水箱、下方悬空;喷淋室在水帘板与后壁之间,设置有多层喷淋板,最下层喷淋板前侧边连接在所述水帘板背部、后侧边呈悬空状态,与喷淋室后壁间形成气流通道;上一层喷淋板连接在喷淋室后壁上、前侧边呈悬空状态,与所述水帘板间形成气流通道;再上一层与最下层相同,并以此类推,层与层间交错悬空,形成之字形气流通道;所述喷淋室底部设置能回流入水箱的泄水孔,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经管道分配给溢流水箱和喷淋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包括有喷淋室、风机、水箱和水泵;水泵从水箱中抽水提供给喷淋室喷淋,并再回流到下位设置的水箱中循环;所述风机设置在喷淋室顶部,进风口经过滤网接喷淋室;其特征在于:喷淋室内在进气口处悬空设置有水帘板,水帘板上方设置有溢流水箱、下方悬空;喷淋室在水帘板与后壁之间,设置有多层喷淋板,最下层喷淋板前侧边连接在所述水帘板背部、后侧边呈悬空状态,与喷淋室后壁间形成气流通道;上一层喷淋板连接在喷淋室后壁上、前侧边呈悬空状态,与所述水帘板间形成气流通道;再上一层与最下层相同,并以此类推,层与层间交错悬空,形成之字形气流通道;所述喷淋室底部设置能回流入水箱的泄水孔,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经管道分配给溢流水箱和喷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室的进气口设置在高位,正对着水帘板,该水帘板下部成弧形收窄至悬空,而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九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漳州苹方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