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包括固定于建筑顶部的消防水箱、固定于建筑顶部并与所述消防水箱连通的水泵、沿建筑墙壁竖直延伸的主水管以及环绕建筑外侧墙壁水平设置的喷淋管,所述主水管上端与所述水泵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一端与所述主水管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上设有与之连通的洒水管,所述洒水管远离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朝向建筑外侧墙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喷淋建筑外侧墙壁的效果,浇灭了建筑外的火苗,从而降低消防人员救援行动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喷淋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消防设施指建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常用的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它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现有的消防管道主要设置于建筑内,而建筑外通常设有保温层,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层往往防火性能不佳,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建筑外保温层着火,加剧火灾的灾情,影响消防人员的救援行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其具有喷淋建筑外侧墙壁的效果,浇灭了建筑外的火苗,从而降低消防人员救援行动的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包括固定于建筑顶部的消防水箱、固定于建筑顶部并与所述消防水箱连通的水泵、沿建筑墙壁竖直延伸的主水管以及环绕建筑外侧墙壁水平设置的喷淋管,所述主水管上端与所述水泵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一端与所述主水管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上设有与之连通的洒水管,所述洒水管远离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朝向建筑外侧墙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建筑发生火灾且火灾蔓延至建筑外时,水泵启动,泵送消防水箱内的水通过主水管进入喷淋管,然后喷淋管内的高压水通过洒水管喷射至建筑外侧墙壁上,熄灭了建筑外侧墙壁上的火苗,使得消防人员能够靠近建筑,从而降低了消防人员救援行动的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淋管与建筑外侧墙壁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夹紧所述喷淋管的夹紧箍、与所述夹紧箍固定的安装块、埋设于建筑外侧墙壁内的预埋套管以及安装螺柱,所述预埋套管的开口与建筑外侧墙壁外连通,且所述安装螺柱一端穿入所述预埋套管的开口内并与之螺纹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喷淋管的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安装螺柱相对于所述安装块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预埋套管的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夹紧喷淋管的夹紧箍通过安装块与安装螺柱连接,且安装螺柱穿入埋设于建筑墙壁内的预埋套管内并与预埋套管螺纹连接,故而当安装螺柱旋紧时,夹紧箍以及喷淋管固定于建筑外侧墙壁上,安装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螺柱上套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安装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螺柱旋紧后,安装螺母旋紧,直至安装螺母与预埋套管以及建筑外侧墙壁抵紧,从而加强了安装螺柱与预埋套管之间的连接,防止预埋套管与安装螺柱脱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螺母靠近所述预埋套管的表面上固定有橡胶圈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螺母旋紧时,安装螺母上的橡胶圈片与建筑外侧墙壁相抵,从而使得预埋套管开口密封,防止外界雨水进入预埋套管内锈蚀安装螺柱与预埋套管之间的螺纹,提升了安装螺柱与预埋套管的耐久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紧箍包括上夹箍以及下夹箍,所述上夹箍靠近建筑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上表面铰接设置,所述下夹箍靠近建筑的一端与安装块底面固定,且所述上夹箍远离建筑的一端与所述下夹箍远离建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管设置于下夹箍上时,施工人员转动上夹箍,使得喷淋管被上夹箍以及下夹箍夹紧,然后施工人员将上夹箍与下夹箍固定,使得喷淋管固定于建筑外侧墙壁上,便于施工人员在安装架安装于建筑墙壁上后安装喷淋管,安装方便且灵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箍远离建筑的一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上安装片,所述下夹箍远离建筑的一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下安装片,所述上安装片与所述下安装片贴合设置;所述上安装片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端部竖直穿过所述上安装片以及所述下安装片,且所述紧固螺栓端部套设有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紧固螺母旋紧时,上安装片与下安装片贴合并压紧,使得上夹箍与下夹箍可拆卸连接并固定,便于维修拆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箍靠近所述喷淋管的弧形表面上固定有第一橡胶垫,所述下夹箍靠近喷淋管的弧形表面上固定有第二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管被上夹箍以及下夹箍夹紧时,上夹箍上的第一橡胶垫以及下夹箍上的第二橡胶垫均与喷淋管外壁相抵,使得喷淋管与夹紧箍柔性连接,减小了夹紧箍对喷淋管外壁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建筑的火灾蔓延至建筑外时,水泵启动,泵送消防水箱内的水通过主水管进入喷淋管,然后喷淋管内的高压水通过洒水管喷射至建筑外侧墙壁上,熄灭了建筑外侧墙壁上的火苗,从而使得消防人员能够靠近建筑,降低了消防人员救援行动的难度;当安装螺母旋紧时,橡胶圈片与建筑外侧墙壁相抵,从而使得预埋套管开口密封,防止外界雨水进入,提升了安装螺柱与预埋套管的耐久性;当喷淋管设置于下夹箍上时,施工人员转动上夹箍,然后施工人员将上夹箍与下夹箍固定,使得喷淋管固定于建筑外侧墙壁上,便于施工人员在安装架安装于建筑墙壁上后安装喷淋管,安装方便且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消防水箱;2、水泵;21、连通管;3、主水管;4、喷淋管;41、软管;42、洒水管;5、安装架;51、预埋套管;52、夹紧箍;521、上夹箍;5211、第一橡胶垫;5212、上安装片;5213、紧固螺栓;522、下夹箍;5221、第二橡胶垫;5222、下安装片;53、安装块;54、安装螺柱;541、安装螺母;542、橡胶圈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包括消防水箱1、水泵2、主水管3以及喷淋管4。消防水箱1为现有的水箱结构,其设置于建筑楼顶并与建筑固定,用于储存用于消防的水。水泵2为现有的泵体,其固定于建筑楼顶并设置于消防水箱1一侧,水泵2与消防水箱1之间设有连通管21,连通管21为圆管状,连通管21一端与水泵2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另一端与消防水箱1的外侧壁固定并与消防水箱1内部连通。主水管3为圆管状,由PVC制成,主水管3沿建筑的外侧墙壁竖直延伸并与建筑外侧墙壁固定,主水管3上端延伸至建筑楼顶并与水泵2的出水口固定并连通,另一端设置于建筑底部并封闭设置。喷淋管4为圆管状,其沿建筑外侧墙壁水平环绕延伸,喷淋管4两端分别设置于主水管3两侧,喷淋管4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软管41。软管41为圆管状,由橡胶制成,其一端与喷淋管4开口固定并连通,另一端与主水管3外侧壁固定并与主水管3内部连通。喷淋管4设有多个,多个喷淋管4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列。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建筑顶部的消防水箱(1)、固定于建筑顶部并与所述消防水箱(1)连通的水泵(2)、沿建筑墙壁竖直延伸的主水管(3)以及环绕建筑外侧墙壁水平设置的喷淋管(4),所述主水管(3)上端与所述水泵(2)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4)一端与所述主水管(3)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4)上设有与之连通的洒水管(42),所述洒水管(42)远离所述喷淋管(4)的一端朝向建筑外侧墙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建筑顶部的消防水箱(1)、固定于建筑顶部并与所述消防水箱(1)连通的水泵(2)、沿建筑墙壁竖直延伸的主水管(3)以及环绕建筑外侧墙壁水平设置的喷淋管(4),所述主水管(3)上端与所述水泵(2)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4)一端与所述主水管(3)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喷淋管(4)上设有与之连通的洒水管(42),所述洒水管(42)远离所述喷淋管(4)的一端朝向建筑外侧墙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4)与建筑外侧墙壁之间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包括夹紧所述喷淋管(4)的夹紧箍(52)、与所述夹紧箍(52)固定的安装块(53)、埋设于建筑外侧墙壁内的预埋套管(51)以及安装螺柱(54),所述预埋套管(51)的开口与建筑外侧墙壁外连通,且所述安装螺柱(54)一端穿入所述预埋套管(51)的开口内并与之螺纹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53)远离所述喷淋管(4)的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安装螺柱(54)相对于所述安装块(5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预埋套管(51)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柱(54)上套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安装螺母(5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喷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贤刚,付翔宇,史超,张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协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