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芳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0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所述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柱体;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垫和进气口;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环、连动杆和阻挡片;出气口;输气管;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活塞管、弹簧和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具有可调节不同等级对患者肺活量进行康复训练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对于肺部疾病的术后患者而言,在康复阶段,由于肺部做过手术,肺功能大幅降低,为尽快恢复肺部功能,患者需要进行肺部康复训练,其中一项就是恢复患者肺活量的训练,通常患者通过深呼吸或者使用呼吸训练器来恢复正常肺活量,深呼吸恢复慢、效果不理想,而普通的呼吸训练器训练强度不能调节,无法适应不同患者的肺活量,而且同一患者在训练周期内的不同时期肺活量逐渐增加,普通的呼吸训练器固定的训练强度无法满足患者要求,其训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影响患者身体恢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不同等级对患者肺活量进行康复训练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柱体;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柱体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垫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垫的顶端与所述柱体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口贯穿所述进气垫;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柱体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环、连动杆和阻挡片,所述调节环的内壁与所述柱体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连动杆的一端等距与所述调节环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阻挡片的一角分别于五个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且五个所述阻挡片的另一角分别于所述柱体的顶端内部之间转动连接;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柱体的顶端;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且所述输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安装于所述输气管的内部,所述阻尼结构包括活塞管、弹簧和活塞,所述活塞管设于所述输气管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柱体的内部,所述活塞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且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管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垫呈喇叭状结构,且所述进气垫为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通气孔,若干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阻挡片。优选的,所述柱体的侧壁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呈连续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塞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输气管的内径,且所述活塞的直径等于所述活塞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最大伸长长度大于所述活塞管的长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患者尽可能用力向所述柱体内吹气,在吹气过程中转动所述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拉动所述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拉动对应的所述阻挡片的同时其两端分别于所述调节环的内壁和所述阻挡片的一角转动连接,所述阻挡片被拉动,会以所述调节环的圆心为中心向四周打开,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转动所述调节环,使得所述阻挡片打开适当的缺口,缺口越大,通过的气体越多,患者吹气的力量越小,训练的强度就越小,反之强度就大。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反复吹气,很快便可增大发肺活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柱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柱体,2、进气结构,21、进气垫,22、进气口,3、调节结构,31、调节环,32、连动杆,33、阻挡片,34、通气孔,4、出气口,5、握把,6、输气管,7、阻尼结构,71、活塞管,72、弹簧,73、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柱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柱体1;进气结构2,所述进气结构2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结构2包括进气垫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气垫21的顶端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口22贯穿所述进气垫21;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调节环31、连动杆32和阻挡片33,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一端等距与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一角分别于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且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另一角分别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内部之间转动连接;出气口4,所述出气口4设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设于所述柱体1的内部,且所述输气管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4连通;阻尼结构7,所述阻尼结构7安装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部,所述阻尼结构7包括活塞管71、弹簧72和活塞73,所述活塞管71设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部,所述弹簧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柱体1的内部,所述活塞73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弹簧72的另一端,且所述活塞73与所述活塞管7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气垫21呈喇叭状结构,为了方便患者吹气;且所述进气垫21为橡胶制成,患者在吹气过程中,身体会发抖,手不自己觉会用力,使用柔软的所述进气垫21防止所述柱体1伤及患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通气孔34,若干所述通气孔34贯穿所述阻挡片33,为了在所述阻挡片33关闭情况下还能通气,避免所述输气管6不通畅,对患者肺部造成损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柱体1的侧壁安装有握把5,所述握把5的表面呈连续弧形结构,为了方便患者握持所述柱体1,避免脱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活塞管71的内径小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径,且所述活塞73的直径等于所述活塞管71的内径,为了不让气体从所述活塞73与所述活塞管71之间的缝隙泄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弹簧72的最大伸长长度大于所述活塞管71的长度,为了所述活塞73能够从所述活塞管71内吹出,使得两段所述输气管6连通,气体能够从所述出气口4排出。本技术提供的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前,首先将新的所述进气结构2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螺纹连接,然后患者手握所述握把5,深吸一口气,然后嘴巴贴在所述进气垫21内,对所述进气口22内使劲吹气,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22进入到第一段所述输气管6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活塞管71内,气体推动所述活塞73在所述活塞管71内滑动,所述弹簧72伸长,所述弹簧72产生阻力,使所述活塞73不易滑出所述活塞管71,患者只要使用足够大的并且尽量持久的力气吹气,就可以使得所述活塞73滑出所述活塞管71外,进入到第二段所述输气管6内,由于所述活塞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柱体(1);/n进气结构(2),所述进气结构(2)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结构(2)包括进气垫(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气垫(21)的顶端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口(22)贯穿所述进气垫(21);/n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调节环(31)、连动杆(32)和阻挡片(33),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一端等距与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一角分别于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且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另一角分别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内部之间转动连接;/n出气口(4),所述出气口(4)设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n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设于所述柱体(1)的内部,且所述输气管(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4)连通;/n阻尼结构(7),所述阻尼结构(7)安装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部,所述阻尼结构(7)包括活塞管(71)、弹簧(72)和活塞(73),所述活塞管(71)设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部,所述弹簧(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柱体(1)的内部,所述活塞(73)的底面固定于所述弹簧(72)的另一端,且所述活塞(73)与所述活塞管(7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术后用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体(1);
进气结构(2),所述进气结构(2)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结构(2)包括进气垫(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气垫(21)的顶端与所述柱体(1)的底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口(22)贯穿所述进气垫(21);
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调节环(31)、连动杆(32)和阻挡片(33),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与所述柱体(1)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一端等距与所述调节环(3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一角分别于五个所述连动杆(32)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且五个所述阻挡片(33)的另一角分别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内部之间转动连接;
出气口(4),所述出气口(4)设于所述柱体(1)的顶端;
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设于所述柱体(1)的内部,且所述输气管(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4)连通;
阻尼结构(7),所述阻尼结构(7)安装于所述输气管(6)的内部,所述阻尼结构(7)包括活塞管(71)、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王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