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萌专利>正文

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0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附墙构件由附墙底板及附墙底板中部的U型槽构成,U型槽顶部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下拉器组件,U型槽底部通过第二螺栓安装有压缩杆组件,下拉器组件由第一折杆、第二折杆、手杆依次连接而成,第一折杆上还设有连续且均匀的调节孔,压缩杆组件包括压缩筒、固定筒、压缩杆、压板、弹簧、U型固定构件、限位结构、卡件、卡销、第三螺栓,压缩筒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筒,压缩筒另一端插入有压缩杆,压缩杆于压缩筒内的一端与压板的一侧连接,压板的另一侧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激活背部肌肉,从而起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大幅度减少了老年人弯腰驼背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人进入老年时期后,由于背部的肌力下降导致弯腰驼背,因此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方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的背部康复训练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该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有效激活背部肌肉,从而起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大幅度减少了老年人弯腰驼背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附墙构件、下拉器组件、压缩杆组件、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柔性手套;所述附墙构件由附墙底板及附墙底板中部的U型槽构成;所述U型槽顶部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下拉器组件,该下拉器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一螺栓活动;所述U型槽底部通过第二螺栓安装有压缩杆组件,该压缩杆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二螺栓活动;所述下拉器组件由第一折杆、第二折杆、手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折杆一端通过第一螺栓安装与U型槽上,第一折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折杆连接有手杆;所述第一折杆上还设有连续且均匀的调节孔;所述压缩杆组件包括压缩筒、固定筒、压缩杆、压板、弹簧、U型固定构件、限位结构、卡件、卡销、第三螺栓;所述压缩筒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筒,压缩筒另一端插入有压缩杆;所述第二螺栓于U型槽内贯穿固定筒;所述压缩杆于压缩筒内的一端与压板的一侧连接,压板的另一侧设有弹簧,且压缩杆的另一端通过U型固定构件及第三螺栓实现与卡件相连;所述限位结构旋入压缩筒端部,该限位结构于压缩杆的插入端旋入从而限制压缩杆弹出;所述卡件套在第一折杆上且通过卡销与调节孔卡固;所述U型槽中边设有固定孔;所述附墙构件可通过贯穿固定孔的膨胀螺栓实现与墙体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附墙构件竖向设置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手杆两端套有柔性手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可安装于墙体上,使用者反复下拉过程中,在弹簧的作用下可有效激活背部肌肉,从而起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大幅度减少了老年人弯腰驼背的现象;通过将卡件与不同的调节孔连接,可调节训练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示意图。其中:1为附墙构件,11为附墙底板,12为U型槽,2为下拉器组件,21为第一折杆,211为调节孔,22为第二折杆,23为手杆,3为压缩杆组件,31为压缩筒,32为固定筒,33为压缩杆,34为压板,35为弹簧,36为U型固定构件,37为限位结构,38为卡件,39为卡销,310为第三螺栓,4为第一螺栓,5为第二螺栓,6为柔性手套,A处为局部剖开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附墙构件1、下拉器组件2、压缩杆组件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柔性手套6;所述附墙构件1由附墙底板11及附墙底板11中部的U型槽12构成;所述U型槽12顶部通过第一螺栓4安装有下拉器组件2,该下拉器组件2可于U型槽12内绕第一螺栓4活动;所述U型槽12底部通过第二螺栓5安装有压缩杆组件3,该压缩杆组件3可于U型槽12内绕第二螺栓5活动;所述下拉器组件2由第一折杆21、第二折杆22、手杆23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折杆21一端通过第一螺栓4安装与U型槽12上,第一折杆21另一端通过第二折杆22连接有手杆23;所述第一折杆21上还设有连续且均匀的调节孔211;所述压缩杆组件3包括压缩筒31、固定筒32、压缩杆33、压板34、弹簧35、U型固定构件36、限位结构37、卡件38、卡销39、第三螺栓310;所述压缩筒3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筒32,压缩筒31另一端插入有压缩杆33;所述第二螺栓5于U型槽12内贯穿固定筒32;所述压缩杆33于压缩筒31内的一端与压板34的一侧连接,压板34的另一侧设有弹簧35,且压缩杆33的另一端通过U型固定构件36及第三螺栓310实现与卡件38相连;所述限位结构37旋入压缩筒31端部,该限位构件37于压缩杆33的插入端旋入从而限制压缩杆33弹出;所述卡件38套在第一折杆21上且通过卡销39与调节孔211卡固;所述U型槽12中边设有固定孔(未示出);所述附墙构件1可通过贯穿固定孔(未示出)的膨胀螺栓(未示出)实现与墙体(未示出)的固定。具体实施时,所述附墙构件1竖向设置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杆23两端套有柔性手套6。工作原理:通过贯穿固定孔(未示出)的膨胀螺栓(未示出)将附墙构件1固定在墙体(未示出)上,使用者手握住手杆23上的柔性手套6然后下拉,反复下拉过程中,在弹簧35的作用下,使用者的背部肌肉受到有效的刺激,从而对背部肌肉起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且对手部也有增强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附墙构件、下拉器组件、压缩杆组件、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柔性手套;所述附墙构件由附墙底板及附墙底板中部的U型槽构成;所述U型槽顶部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下拉器组件,该下拉器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一螺栓活动;所述U型槽底部通过第二螺栓安装有压缩杆组件,该压缩杆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二螺栓活动;所述下拉器组件由第一折杆、第二折杆、手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折杆一端通过第一螺栓安装与U型槽上,第一折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折杆连接有手杆;所述第一折杆上还设有连续且均匀的调节孔;所述压缩杆组件包括压缩筒、固定筒、压缩杆、压板、弹簧、U型固定构件、限位结构、卡件、卡销、第三螺栓;所述压缩筒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筒,压缩筒另一端插入有压缩杆;所述第二螺栓于U型槽内贯穿固定筒;所述压缩杆于压缩筒内的一端与压板的一侧连接,压板的另一侧设有弹簧,且压缩杆的另一端通过U型固定构件及第三螺栓实现与卡件相连;所述限位结构旋入压缩筒端部,该限位结构于压缩杆的插入端旋入从而限制压缩杆弹出;所述卡件套在第一折杆上且通过卡销与调节孔卡固;所述U型槽中边设有固定孔;所述附墙构件可通过贯穿固定孔的膨胀螺栓实现与墙体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墙背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附墙构件、下拉器组件、压缩杆组件、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柔性手套;所述附墙构件由附墙底板及附墙底板中部的U型槽构成;所述U型槽顶部通过第一螺栓安装有下拉器组件,该下拉器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一螺栓活动;所述U型槽底部通过第二螺栓安装有压缩杆组件,该压缩杆组件可于U型槽内绕第二螺栓活动;所述下拉器组件由第一折杆、第二折杆、手杆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折杆一端通过第一螺栓安装与U型槽上,第一折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折杆连接有手杆;所述第一折杆上还设有连续且均匀的调节孔;所述压缩杆组件包括压缩筒、固定筒、压缩杆、压板、弹簧、U型固定构件、限位结构、卡件、卡销、第三螺栓;所述压缩筒的一端连接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萌
申请(专利权)人:杨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