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板体,板体的前端设有头枕和第一刻度,头枕的前侧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头枕上侧面设有第一放置槽;头枕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肢固定机构,上肢固定机构包括两条第一滑槽,每条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其中一个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其中一条滑槽的边缘设有第二刻度,第一滑块上固设有立板,两根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滑套和第三刻度,滑套的后侧固定有套筒,套筒内腔内设有立杆,套筒的上端面设有角度刻度,立杆上设有第四刻度,立杆的表面设有标记线,立杆的上端设有臂托,臂托上设有绑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放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肿瘤放射治疗中,胸部、腹部和盆腔部肿瘤占很大的比重,在对患有胸部、腹部、盆腔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为了防止对治疗射线造成遮挡和防止治疗射线对患者的手臂部位造成伤害,需要让患者将手臂抬起并环绕,手部放置在额头位置。但是在分次放射治疗中,每次患者上肢的姿势容易出现差异,上肢姿势重复性差,容易导致每次治疗时对胸部、腹部和盆腔位置的身体组织的拉伸程度出现差异,使每次放射治疗的位置出现差异,进而容易影响胸部、腹部或盆腔处放射位置的精度,影响放射治疗效果;且在放射治疗时,患者的手臂没有支撑,导致患者手臂很容易疲劳,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头枕和第一刻度,所述头枕可前后滑动式连接在板体的前端中部,所述第一刻度用于测量头枕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头枕的前侧设有用于固定头枕位置的第一定位装置,所述头枕上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患者的后脑勺的第一放置槽;所述头枕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肢固定机构,针对每个所述上肢固定机构,该上肢固定机构包括两条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于板体上的第一滑槽,每条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该第一滑块的第二定位装置,其中一条滑槽的边缘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用于测量第一滑块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块上固设有立板,两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横板上设有滑套和第三刻度,所述滑套可左右滑动式套设在横板上,所述滑套上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穿过滑套的套壁后抵触在横板上,所述第三刻度用于测量滑套在横板上左右滑动的距离,所述滑套的后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内设有立杆,所述套筒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角度刻度,所述立杆上沿上下方向设有第四刻度,所述立杆的表面沿竖向设有标记线,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穿过套筒的筒壁后抵触在立杆上,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弧形的臂托,所述臂托上设有绑带,所述板体的后端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患者臀部的第二放置槽。进一步,所述板体的前端中部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头枕的下侧面固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滑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凸板、螺杆和万向滚珠,所述凸板固定在板体上且位于头枕的前方,所述凸板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万向滚珠固定在头枕的前端面,所述螺杆的旋入端穿过第一螺孔后固定在万向滚珠上。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前侧下部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竖向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下端穿过第二螺孔后抵触在第一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三螺栓的上端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对患有胸部、腹部或盆腔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让患者躺在板体上,让患者的臀部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然后沿前后方向滑动调整头枕的位置,使患者的后脑勺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对头枕的位置进行固定;让患者的双臂抬起并环绕,让患者的双手放置在额头位置。此时,能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的前后滑动来前后移动横板,对臂托的位置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调节,能在横板上左右移动滑套,对臂托的位置进行左右方向上的调节,能在套筒内上下移动支杆,对臂托的位置进行高度的调节,能在套筒内转动立杆,对臂托的角度进行调节。在将臂托的位置调节至托住患者的臂弯位置的下侧时,停止对臂托的位置进行调节。然后能够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对第一滑块进行定位,使横板不能前后移动,进而对臂托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固定;能够转动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的旋入端抵紧在横板上,使滑套不能在横板上前后移动,进而对臂托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进行固定;能够转动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旋入端抵紧在立杆上,使立杆不能上下移动以及不能转动,进而对臂托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固定。然后将绑带绑在患者的手臂的臂弯位置,便能够对患者的手臂固定在臂托上。此时记录下头枕的后侧边缘对应的第一刻度的刻度值,记录下第一滑块的后侧边缘对应的第二刻度的刻度值,记录下滑套的远离头枕的一端的端面所对应的第三刻度的刻度值,记录下套筒的上端面所对应的第四刻度的刻度值,记录下标记线所对应的角度刻度的刻度值。在为该患者进行下一次放射治疗前,前后移动头枕,将头枕的后侧边缘移动至记录的刻度值对应的第一刻度位置,并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对头枕的位置进行固定;前后移动横板,使第一滑块的后侧边缘移动至记录的刻度值对应的第二刻度位置,并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对凸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横板上左右移动滑套,使滑套的远离头枕的一端的端面移动至记录的刻度值对应的第三刻度位置,并旋转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抵紧在横板上,对滑套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套筒内上下移动并转动立杆,使套筒的上端面对准记录的刻度值对应的第四刻度位置,使标记线对准记录的刻度值对应的角度刻度位置,并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旋入端抵紧在立杆上,对立杆的高度位置和水平角度位置进行固定,此时便将臂托固定在第一次对该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的位置和角度,只要患者躺在板体上,臀部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后脑勺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双臂抬起并环绕,双手放置在额头上,臂弯位置放置在臂托上,然后将绑带捆绑在患者的臂弯位置,将患者的手臂固定在臂托上,此时患者的上肢姿势便能达到和第一次放射治疗时的姿势非常接近的姿势,本技术能提高分次放射治疗时患者上肢姿势的重复性,提高胸部、腹部或盆腔处放射位置的精度,提高放射治疗效果。臂托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使患者的手臂不容易疲劳,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2、板体的前端中部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前后方向设置,头枕的下侧面固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配合在两条滑槽内。通过第二滑块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的方式便能实现头枕可前后滑动式连接在板体上。3、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凸板、螺杆和万向滚珠,凸板固定在板体上且位于头枕的前方,凸板上设有第一螺孔,万向滚珠固定在头枕的前端面,螺杆的旋入端穿过第一螺孔后固定在万向滚珠上。转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便能在第一螺孔内前后移动,以带动头枕前后移动。在头枕被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螺杆,此时头枕便能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4、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前侧下部的凸块,凸块上设有竖向的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下端穿过第二螺孔后抵触在第一滑槽的底壁上,第三螺栓的上端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在转动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下端抵紧在第一滑槽内时,此时滑块的位置便能够被固定。5、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适配,将第一滑槽的横截面设置成倒“T”形,能使第一滑块不容易从第一滑槽内脱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头枕和第一刻度,所述头枕可前后滑动式连接在板体的前端中部,所述第一刻度用于测量头枕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头枕的前侧设有用于固定头枕位置的第一定位装置,所述头枕上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患者的后脑勺的第一放置槽;所述头枕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肢固定机构,针对每个所述上肢固定机构,该上肢固定机构包括两条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于板体上的第一滑槽,每条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该第一滑块的第二定位装置,其中一条滑槽的边缘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用于测量第一滑块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块上固设有立板,两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横板上设有滑套和第三刻度,所述滑套可左右滑动式套设在横板上,所述滑套上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穿过滑套的套壁后抵触在横板上,所述第三刻度用于测量滑套在横板上左右滑动的距离,所述滑套的后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内设有立杆,所述套筒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角度刻度,所述立杆上沿上下方向设有第四刻度,所述立杆的表面沿竖向设有标记线,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穿过套筒的筒壁后抵触在立杆上,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弧形的臂托,所述臂托上设有绑带,所述板体的后端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患者臀部的第二放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上肢定位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头枕和第一刻度,所述头枕可前后滑动式连接在板体的前端中部,所述第一刻度用于测量头枕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头枕的前侧设有用于固定头枕位置的第一定位装置,所述头枕上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患者的后脑勺的第一放置槽;所述头枕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肢固定机构,针对每个所述上肢固定机构,该上肢固定机构包括两条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于板体上的第一滑槽,每条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该第一滑块的第二定位装置,其中一条滑槽的边缘设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用于测量第一滑块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块上固设有立板,两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横板上设有滑套和第三刻度,所述滑套可左右滑动式套设在横板上,所述滑套上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穿过滑套的套壁后抵触在横板上,所述第三刻度用于测量滑套在横板上左右滑动的距离,所述滑套的后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内设有立杆,所述套筒的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角度刻度,所述立杆上沿上下方向设有第四刻度,所述立杆的表面沿竖向设有标记线,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穿过套筒的筒壁后抵触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祖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