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假体装置和视觉假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视觉假体
,尤其涉及一种视觉假体装置及一种视觉假体系统。
技术介绍
视觉假体技术属于功能电刺激的一种。它利用大多数盲人往往只有视觉通路的一部分发生病变,而其余部分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尚完好的特点,对视觉通路的完好部位施加特定的人工电刺激,来兴奋神经细胞,模拟自然光刺激的效果,使盲人产生视觉感受。单个电极的定点电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叫做光幻视。视觉假体系统包括一个位于人体外的视频采集设备(通常为小型摄像机),视频处理模块,电刺激编码模块和植入到体内视觉通路特定部位的多电极阵列,后两者构成了视觉假体在体芯片。视觉假体的工作原理为:由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实时视频图像经过处理,转化为驱动多电极阵列的信号。多电极阵列对视觉神经组织施加一定幅度、波形和频率的电流刺激,兴奋视觉神经元,从而使病人产生视觉感受。由于多电极阵列中不同子电极和视觉神经元之间的距离不同,不同子电极的阻抗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子电极激活其邻近视觉神经元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个子电极的刺激参数进行单独优化。现有技术中,视觉假体的电极的电刺激参数优化过程大致为以下过程:医护人员将一组不断增强的刺激参数传输给视觉假体在体芯片,测试电极阵列中哪些电极在哪些参数下可使被试者有50%的概率感知到光幻视。医护从这些参数中进行选择,分别为电极阵列中的各个子电极设定最优刺激参数。然而,依靠病人的口头描述来进行电极刺激参数优化,由于视觉假体芯片包含大量电极,将会耗费医疗工作者和病人的大量时间精力。此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主控模块、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电极阵列以及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阵列中的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极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n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电极控制指令和传输数字神经元信号;/n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产生刺激脉冲信号;/n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极控制指令生成所述刺激脉冲信号;/n所述电极阵列中的电极用于接收所述刺激脉冲信号,向视觉神经组织释放电刺激以产生光幻视,并接收所述视觉神经组织产生的模拟神经元信号;/n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用于放大所述模拟神经元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得到所述数字神经元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主控模块、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电极阵列以及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阵列中的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极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电极控制指令和传输数字神经元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产生刺激脉冲信号;
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极控制指令生成所述刺激脉冲信号;
所述电极阵列中的电极用于接收所述刺激脉冲信号,向视觉神经组织释放电刺激以产生光幻视,并接收所述视觉神经组织产生的模拟神经元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用于放大所述模拟神经元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得到所述数字神经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包括多个数据寄存器的数据寄存器模块,所述信号放大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寄存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寄存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将存储在所述数据寄存器中的所述数字神经元信号取出后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新的所述数字神经元信号存储在空出的所述数据寄存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假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三处理器、参数寄存器模块、第四处理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参数寄存器模块连接,所述参数寄存器模块与所述第三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与所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连接,所述电极阵列的电极与所述第四处理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准,徐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