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1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以靠近创面为内层,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离层、中药载体层,弹性夹心层和背衬层,弹性夹心层包括靠近背衬层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弹性层、聚酰胺弹性层、远红外辐射层,聚氨酯弹性层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嵌合部,聚酰胺弹性层设有和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在聚酰胺弹性层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三嵌合部,远红外辐射层设有和第三嵌合部嵌合的第四嵌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设置有弹性夹心层,采用聚酰胺弹性层、聚氨酯弹性层、远红外辐射层相嵌合的方式,使压力分散均匀,弹性效果发挥到最佳,起到协同缓压的作用,从而预防压疮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敷料,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
技术介绍
远红外泡沫敷料主要是将远红外辐射物质和聚氨酯弹性体结合在一起,利用远红外物质的辐射波长和人体的吸收波长产生共振,使患部发热。现有的远红外泡沫敷料存在弹性较差,而且在使用时皮肤的受力会不均匀,中药高分子薄膜与创面距离太远,药性吸收不好,远红外泡沫敷料与创面之间的缓冲层较薄,发热量会使人体不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具有弹性好,可以有效防止压疮,更好的作用于创面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以靠近创面为内层,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离层、中药载体层,弹性夹心层和背衬层,所述弹性夹心层包括靠近背衬层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弹性层、聚酰胺弹性层、远红外辐射层,所述聚氨酯弹性层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设有和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在和第二嵌合部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三嵌合部,所述远红外辐射层设有和第三嵌合部嵌合的第四嵌合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均匀设在所述聚氨酯弹性层侧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和第三嵌合部为设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的第一凸起,所述第四嵌合部为设在所述远红外辐射层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辐射层为含有远红外辐射物质的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地,所述中药载体层为弹性微孔硅橡胶层,所述弹性微孔硅橡胶层均匀设有容纳中药成分的泡孔。进一步地,所述背衬层为聚氨酯薄膜。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离型纸、PET薄膜中的一种。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设置有弹性夹心层,该弹性夹心层采用聚酰胺弹性层与聚氨酯弹性层相嵌合,使压力分散均匀,弹性效果发挥到最佳,而且起到协同缓压的作用;下层的远红外辐射层发出的波长与人体的波长产生共振,继而使患处发热,由于发热可促进血液循环,与弹性夹心层的聚酰胺弹性层及聚氨酯弹性层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缓解受压,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预防压疮产生。载药层采用弹性微孔硅橡胶,一方面使敷料自粘在受压部位,另一方面协助弹性夹心层缓压,且其材料表面泡孔中可以放入中药浓缩粉,在发热的同时使中药的药性作用到患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进一步有效预防压疮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弹性远红外敷料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弹性远红外敷料各层的侧面视图;图中:1、隔离层;2、中药载体层;21、泡孔;3、背衬层;4、聚氨酯弹性层;41、第一凹槽;5、聚酰胺弹性层;51、第一凸起;6、远红外辐射层;61、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以靠近创面为内层,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离层1、中药载体层2,弹性夹心层和背衬层3,优选的,背衬层3为聚氨酯薄膜,隔离层1为离型纸、PET薄膜中的一种。弹性夹心层包括靠近背衬层3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弹性层4、聚酰胺弹性层5、远红外辐射层6,聚氨酯弹性层4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嵌合部,聚酰胺弹性层5设有和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第二嵌合部在聚酰胺弹性层5的相对侧面形成第三嵌合部,远红外辐射层6设有和第三嵌合部嵌合的第四嵌合部。优选的,第一嵌合部为均匀设在聚氨酯弹性层4侧面的第一凹槽41,第二嵌合部和第三嵌合部为设在聚酰胺弹性层5的第一凸起51,第一凹槽41和第一凸起51嵌合。第一凸起51在聚酰胺弹性层5相对侧面形成第三嵌合部,第四嵌合部为设在远红外辐射层6的第二凹槽61,第一凸起51和第二凹槽61相互嵌合。弹性夹心层之间采用嵌合的方式结合,使压力分散均匀,缓解创面的压力,优选的,远红外辐射层6为含有远红外辐射物质的聚氨酯弹性体,该聚氨酯弹性体发出的波长与人体的波长产生共振,继而使患处发热,由于发热可促进血液循环,与弹性夹心层的聚酰胺弹性层5和聚氨酯弹性层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缓解受压,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预防压疮产生。中药载体层2为弹性微孔硅橡胶层,弹性微孔硅橡胶层均匀设有容纳中药成分的泡孔21。一方面使敷料自粘在受压部位,另一方面协助弹性夹心层缓压,且其材料表面泡孔21中可以加入中药浓缩粉,在发热的同时使中药的药性作用到患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进一步有效预防压疮产生。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以靠近创面为内层,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离层、中药载体层,弹性夹心层和背衬层,所述弹性夹心层包括靠近背衬层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弹性层、聚酰胺弹性层、远红外辐射层,所述聚氨酯弹性层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设有和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在和第二嵌合部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三嵌合部,所述远红外辐射层设有和第三嵌合部嵌合的第四嵌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以靠近创面为内层,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离层、中药载体层,弹性夹心层和背衬层,所述弹性夹心层包括靠近背衬层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弹性层、聚酰胺弹性层、远红外辐射层,所述聚氨酯弹性层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设有和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在和第二嵌合部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三嵌合部,所述远红外辐射层设有和第三嵌合部嵌合的第四嵌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弹性远红外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均匀设在所述聚氨酯弹性层侧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和第三嵌合部为设在所述聚酰胺弹性层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锐刘津梦周新钦曹晶晶张明杨帅张建鑫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