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1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带、橡胶柱和泡沫敷料,固定带顶部且靠近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环,橡胶柱正面的中央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壁胶合固定有气垫,气垫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气垫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充气管,橡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弹簧片固定卡接于定位圆环的表面,泡沫敷料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粘接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橡胶柱上开设的通槽,使得该橡胶柱能够将输氧管卡住,配合通槽内壁设置的气垫,以及气垫右侧设置的充气管和气垫表面设置的球形气囊,使得气垫充气后能够对输氧管进行挤压,进一步增加了橡胶柱对输氧管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护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及呼吸肌麻痹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神经外科昏迷病人来说,气管切开是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气管切开仅仅为了排痰吸痰更加方便,利于治疗肺部感染,防止病人脑缺氧,如果病人逐渐好转清醒,可以拔除气管导管,伤口会自然愈合,病人也会说话、会进食,不影响患者生活目前,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抢救及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的患者不能够进行自主呼吸,需要通过设备为患者进行辅助呼吸,通常将输氧管与患者颈部的套管进行对接,这种连接方式起不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容易使输氧管从套管中脱落,如果输氧管脱落后不能及时重连上,容易使患者陷入危险,同时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容易使枕后区形成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具备固定牢靠等优点,解决了输氧管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的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橡胶柱和泡沫敷料,固定带顶部且靠近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包括固定带(1)、橡胶柱(6)和泡沫敷料(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顶部且靠近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环(2),所述固定带(1)顶部且靠近中央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粘(4),所述固定带(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粘(5),所述橡胶柱(6)正面的中央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内壁胶合固定有气垫(8),所述气垫(8)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匀一体成型有球形气囊(81),所述气垫(8)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气垫(8)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充气管(10),该充气管(10)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枕后压疮气管切开固定带,包括固定带(1)、橡胶柱(6)和泡沫敷料(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顶部且靠近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环(2),所述固定带(1)顶部且靠近中央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粘(4),所述固定带(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粘(5),所述橡胶柱(6)正面的中央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内壁胶合固定有气垫(8),所述气垫(8)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匀一体成型有球形气囊(81),所述气垫(8)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气垫(8)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充气管(10),该充气管(10)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气管(9)和充气管(10)分别贯穿橡胶柱(6)的左侧和右侧并延伸至橡胶柱(6)的外部,所述橡胶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1),所述弹簧片(11)固定卡接于定位圆环(2)的表面,所述泡沫敷料(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粘接条(14),两个所述粘接条(14)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一魔术粘(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粘接条(14)与第一魔术粘(4)相贴合。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朕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