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动脉弓部置换术中使用的人造血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属于医疗器械设计
技术介绍
主动脉外科涉及到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时,需要较长的深低温停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温度降至18~25℃,此时脑部大多进行单侧脑灌注,其余脏器都处于停止血液灌注的缺血状态。此项手术术中存在脑部灌注不足的可能性,这会导致术后神经系统一系列并发症如昏迷、谵妄等。而目前大多数脑部灌注都是通过腋动脉插管进行单侧脑灌注。腋动脉插管本身增加了手术时间,且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人造血管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深低温停循环时最大限度的保证术中的双侧全脑灌注,同时不需要腋动脉插管进行全身灌注、降温,进而实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手术时间以及降低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申请号为“CN20092027806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弓分支人工血管,其包括主体、一级分支和两个二级分支,一级分支为所述主体的分支,二级分支为所述一级分支的分支。此主动脉弓 ...
【技术保护点】
1.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包括主体人造血管(1)和与所述主体人造血管(1)连接相通的头臂动脉分支人造血管(2)、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和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和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的远端分别设置有反扣式连接器(6);所述反扣式连接器(6)包括连接环(6.1),所述连接环(6.1)一端一体连接在两个二级分支人造血管的远端,所述连接环(6.1)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入支架管(6.6),所述连接环(6.1)朝向二级分支人造血管的一端设有弹性反扣圈(6.2),所述弹性反扣圈(6.2)位于二级分支人 ...
【技术特征摘要】
1.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包括主体人造血管(1)和与所述主体人造血管(1)连接相通的头臂动脉分支人造血管(2)、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和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和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的远端分别设置有反扣式连接器(6);所述反扣式连接器(6)包括连接环(6.1),所述连接环(6.1)一端一体连接在两个二级分支人造血管的远端,所述连接环(6.1)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入支架管(6.6),所述连接环(6.1)朝向二级分支人造血管的一端设有弹性反扣圈(6.2),所述弹性反扣圈(6.2)位于二级分支人造血管的外围,弹性反扣圈(6.2)外周面邻接连接环(6.1)的部位设有弧形凹槽(6.2a),所述弹性反扣圈(6.2)设有快速束紧结构;所述主体人造血管(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体外循环连通的动脉灌注分支人造血管(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和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的近端共同连接在一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的远端,所述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的近端与所述主体人造血管(1)连接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臂动脉分支人造血管(2)连接在主体人造血管(1)端部且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设置在主体人造血管(1)的一侧,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与主体人造血管(1)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左颈总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4)与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锁骨下动脉二级分支人造血管(5)与共干分支人造血管(3)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动脉灌注分支人造血管(7)连接在主体人造血管(1)的另一侧,动脉灌注分支人造血管(7)与主体人造血管(1)之间的夹角为60~7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接式灌注用四分支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人造血管(1)的直径为12~14mm,长度为10~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路遥,石子莹,孙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