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胜康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69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五分支人工血管,所述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主体人工血管、主体覆膜支架血管和3个分支支架血管,3分支支架血管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分别为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还包括排气分支血管和灌注分支血管,排气分支血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正前面,距离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血管约2cm。灌注分支血管设在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与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下方,人工血管正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将术后吻合口降低至2个,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
技术介绍
主动脉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其中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空难性疾病,发病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治疗24小时死亡率可达25%,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的治疗是当前达成的业内共识。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开胸手术主要以孙氏手术和杂交手术为主。孙氏手术在处理完主动脉根部以后,先于降主动脉释放支架血管,再用四分支人工血管与支架血管近端、主动脉弓部三分支血管吻合,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及弓部三个分支近端血管,术中需要游离和阻断头臂血管,并在深低温停循环和单侧脑灌注条件下,完成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壁的吻合。且术中吻合口较多(6个),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杂交手术仅需置换升主动脉,再将开窗支架置入覆盖主动脉弓部及降主动脉近段,手术简单,创伤小,但易发生内漏,适用范围较窄,仅用于老年、身体状况较差、弓部及分支无夹层破口的患者。本技术将人工血管与支架血管连为一体,简化手术过程,可大大减少术中吻合口数量(仅2个),减少术中停循环时间,从而可减少术中、术后相关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主动脉手术中的结构简单、构造合理、便于术中缝合,能缩短手术停循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将术后吻合口降低至2个,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的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五分支人工血管,所述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缝合;所述人工血管为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反折部分与主动脉根部缝合,反折部分长度为0.8-1.2cm。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主体人工血管、主体覆膜支架血管和3个分支支架血管,3分支支架血管采用释放模式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分别为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还包括排气分支血管,排气分支血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正前面,距离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血管约2cm,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还包括排气分支连接管,排气分支连接管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与排气分支血管连接,另一端为漏斗形,与主动脉根部连接管连接。还包括灌注分支血管部分,灌注分支血管设在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与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下方,人工血管正中间,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还包括灌注分支连接管,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与灌注分支血管连接,另一端为漏斗形与体外循环主动脉管道连接,近端还设有一小分支,可便于主动脉排气。所述主体人工血管部分采用涤纶材质,整体呈波浪形,具有伸缩性。所述主体覆膜支架血管前端距第三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约0.5cm-1cm,主体覆膜支架血管为外释放、自膨式血管,释放后自动张开支撑于降主动脉血管内。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人工血管与五分支人工血管在术中组合使用、并且连为一体,简化了手术过程,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术中吻合口的数量,减少术中停循环时间,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技术将人工血管设计为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并在缝合时将反折部分置入自体血管内,保证了反折部分与自体血管吻合,不仅使血管内面更加光滑,还起到加固自体血管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增加设计的排气分支血管,并通过排气分支连接管与体外循环主动脉管道连接,用于体外循环开放时排气,术毕于根部结扎并与自体血管缝合;本技术通过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增加设计的灌注分支血管,并通过灌注分支连接管与体外循环主动脉管道连接,术中用于顺行灌注,术毕于根部结扎并与自体血管缝合;同时还在其近端设有一小分支,进一步便于主动脉管道排气。保证了术中体外循环排气通顺、灌注顺行,术后根部结扎、缝合方便,快速。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构造合理、便于术中缝合,能缩短手术停循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将术后吻合口降低至2个,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五分支人工血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主视图。图3是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立体图。图4是排气分支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灌注分支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人工血管,2、主体覆膜支架血管,3、分支支架血管,4、灌注分支血管,5、排气分支血管,6、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7、反折部分,8、排气分支连接管,9、灌注分支连接管,10、排气分支,11、螺纹接头,12、漏斗形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组合式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人工血管、五分支人工血管,所述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缝合;所述人工血管为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6,反折部分7与主动脉根部缝合,反折部分7长度为0.8-1.2cm。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6,反折部分7高度约为1cm,缝合时将反折部分7置入自体血管内,将反折部分7与自体血管吻合,可使血管内面更加光滑,并起到加固自体血管的作用;缝合后的反折部还可与自体血管远端吻合,用于包埋人工血管。本技术的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主体人工血管1、主体覆膜支架血管2和3个分支支架血管3,3分支支架血管3采用释放模式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1上,分别为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还包括排气分支血管5,排气分支血管5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1正前面,距离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血管3约2cm,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用于体外循环开放时排气。术毕可于根部结扎并与自体血管缝合。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排气分支连接管8,排气分支连接管8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与排气分支血管5连接,另一端为漏斗形,与主动脉根部连接管连接。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还包括灌注分支血管4部分,灌注分支血管4设在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与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下方,人工血管正中间,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用于顺行灌注,术毕可于根部结扎并与自体血管缝合。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灌注分支连接管9,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与灌注分支血管4连接,另一端为漏斗形与体外循环主动脉管道连接,近端还设有一小分支,该小分支为排气分支10,可便于主动脉排气。本技术所述主体人工血管1部分采用涤纶材质,整体呈波浪形,具有伸缩性。本技术所述主体覆膜支架血管2前端距第三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约0.5cm-1cm,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血管、五分支人工血管,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缝合;所述人工血管为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反折部分长度为0.8-1.2cm,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主体人工血管、主体覆膜支架血管和3个分支支架血管,3分支支架血管采用释放模式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分别为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还包括排气分支血管,排气分支血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正前面,距离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血管约2cm,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还包括排气分支连接管、灌注分支血管部分和灌注分支连接管,排气分支连接管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另一端为漏斗形;灌注分支血管设在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与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下方,人工血管正中间,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灌注分支连接管为透明塑胶管,一端为螺旋接口,另一端为漏斗形,近端还设有一小分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血管、五分支人工血管,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缝合,五分支人工血管与人工血管缝合;所述人工血管为根部反折型人工血管,反折部分长度为0.8-1.2cm,五分支人工血管包括主体人工血管、主体覆膜支架血管和3个分支支架血管,3分支支架血管采用释放模式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上,分别为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还包括排气分支血管,排气分支血管设置在主体人工血管正前面,距离头臂干动脉分支支架血管约2cm,其末端带有螺旋接口,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还包括排气分支连接管、灌注分支血管部分和灌注分支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胜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