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57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数据总线,所述一号数据总线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探测器,所述一号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探测器,所述二号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探测器,所述二号探测器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源、第一输出端口、一号输入端口、二号数据总线、一号缓冲器、第一下拉电阻,所述一号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输入端口,所述一号输入端口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数据总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通过添加一个简单的数字芯片,实现总线链路中的最后一个模块可以自动端接,无需手动配置,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射线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X射线成像系统中,一般是若干块X射线探测器模块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协同工作。为了实现低成本解决方案,通常这些探测器模块上都不会配备诸如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等复杂逻辑芯片。而大多数总线结构,都需要在总线的末端,即最后一个模块处放置用于保证信号完整性的端接匹配电阻。目前普遍的实现方式,是采用额外的端接电路板(在每个链路最后一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器上再插接一个装有端接电阻的小电路板),拨码开关(通过手动拨动开关的方式控制端接电阻是否接入总线,每个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的拨码开关的状态与其他模块不同),或者跳线帽的形式(预留用于选通的插座,在最后一个模块的插座装上跳线帽,将端接电阻接入总线)(如图2),将每个总线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手动配置端接电阻。这种做法导致每个总线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在硬件上总会与其他模块有细微的差异,无法做到每个模块无差别安装和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具备实现端接电阻自动在每个总线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上接入,不需要手动配置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数据总线,所述一号数据总线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探测器,所述一号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探测器,所述二号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探测器,所述二号探测器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源、第一输出端口、一号输入端口、二号数据总线、一号缓冲器、第一下拉电阻,所述一号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输入端口,所述一号输入端口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数据总线,所述二号数据总线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缓冲器,所述一号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拉电阻与二号输入端口,所述二号输入端口的输入端连接有二号电源,所述二号输入端口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缓冲器,所述二号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端接电阻与第二下拉电阻。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源的输出端与一号输入端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号电源的输出端与二号输入端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数据总线与一号缓冲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数据总线与二号缓冲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一号数据总线与一号探测器、二号探测器、末端探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一号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下拉电阻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二号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下拉电阻、端接电阻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缓冲器和端接电阻的成本比FPGA等复杂逻辑芯片低很多,通过在每一个模块上添加缓冲器端接电阻不会使系统总成本有显著变化;同时还可以实现端接电阻自动在每个总线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上接入,不需要手动配置每一个模块的输入端上,都把该模块上产生的3.3V电源连接到其中一个引脚上,传给其上一级的模块;在输出端添加一个低电平有效的缓冲器,将总线接在缓冲器输入端,端接电阻接在缓冲器的输出端。缓冲器使能端用下拉电阻拉低,使缓冲器的默认状态是导通的,即端接电阻会连接到总线上;如果该模块不是最后一个模块,那么其下一级的3.3V信号会通过输出端的连接器接到缓冲器的使能端,将使能端拉高,缓冲器不使能,则该模块上的端接电阻就不会接入总线;这样,只有链路的最后一个模块的缓冲器可以导通,将端接电阻接入总线,实现自动端接的功能,整个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的X射线成像系统架构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中本专利采用的实现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中一号常见的实现端接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中二号常见的实现端接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中三号常见的实现端接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控模块;2、一号探测器;3、二号探测器;4、末端探测器;5、一号数据总线;6、端接电阻;7、一号电源;8、二号缓冲器;9、第一输出端口;10、二号输入端口;11、二号电源;12、一号输入端口;13、二号数据总线;14、第一下拉电阻;15、一号缓冲器;16、第二输出端口;17、第二下拉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数据总线5,一号数据总线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探测器2,一号探测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探测器3,二号探测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探测器4,二号探测器3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源7、第一输出端口9、一号输入端口12、二号数据总线13、一号缓冲器15、第一下拉电阻14,一号电源7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输入端口12,一号输入端口1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数据总线13,二号数据总线1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口9,第一输出端口9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缓冲器15,一号缓冲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拉电阻14与二号输入端口10,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入端连接有二号电源11,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口16,第二输出端口16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缓冲器8,二号缓冲器8的输出端连接有端接电阻6与第二下拉电阻17。优选的,一号电源7的输出端与一号输入端口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二号电源11的输出端与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传输,提供电源。优选的,第一输出端口9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数据总线13与一号缓冲器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输出端口16的输出端通过二号数据总线13与二号缓冲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将使能端拉高,缓冲器不使能。优选的,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一号数据总线5与一号探测器2、二号探测器3、末端探测器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系统架构连接。优选的,一号缓冲器15的输出端与第一下拉电阻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实现自动端接的功能。优选的,二号缓冲器8的输出端与第二下拉电阻17、端接电阻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以自动识别,简单方便。工作原理:本技术包括主控模块1、一号探测器2、二号探测器3、末端探测器4、末端探测器4、一号数据总线5、端接电阻6、一号电源7、二号缓冲器8、第一输出端口9、二号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包括主控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数据总线(5),所述一号数据总线(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探测器(2),所述一号探测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探测器(3),所述二号探测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探测器(4),所述二号探测器(3)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源(7)、第一输出端口(9)、一号输入端口(12)、二号数据总线(13)、一号缓冲器(15)、第一下拉电阻(14),所述一号电源(7)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输入端口(12),所述一号输入端口(1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数据总线(13),所述二号数据总线(1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口(9),所述第一输出端口(9)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缓冲器(15),所述一号缓冲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拉电阻(14)与二号输入端口(10),所述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入端连接有二号电源(11),所述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口(16),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6)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缓冲器(8),所述二号缓冲器(8)的输出端连接有端接电阻(6)与第二下拉电阻(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式射线成像系统自动端接的设备,包括主控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数据总线(5),所述一号数据总线(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探测器(2),所述一号探测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探测器(3),所述二号探测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探测器(4),所述二号探测器(3)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电源(7)、第一输出端口(9)、一号输入端口(12)、二号数据总线(13)、一号缓冲器(15)、第一下拉电阻(14),所述一号电源(7)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输入端口(12),所述一号输入端口(1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数据总线(13),所述二号数据总线(1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口(9),所述第一输出端口(9)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缓冲器(15),所述一号缓冲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下拉电阻(14)与二号输入端口(10),所述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入端连接有二号电源(11),所述二号输入端口(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端口(16),所述第二输出端口(16)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缓冲器(8),所述二号缓冲器(8)的输出端连接有端接电阻(6)与第二下拉电阻(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海明李超穆亚泉王伟张鲁
申请(专利权)人:芯晟捷创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