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41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捕获器,所述捕获器包括筒体、筒盖、引诱灯和储液器,所述筒体上端通过支撑柱连接筒盖,筒盖和筒体之间形成引诱口,引诱口外侧连接有扩口罩,筒盖底端中部安装有引诱灯,引诱灯外部设有透明灯罩,透明灯罩与筒体之间设为捕获腔,捕获腔与引诱口相连通;所述筒盖上安装有喷淋盘,喷淋盘上设有若干喷淋孔,筒体底部连接有储液器,通过在筒体和筒盖之间设置扩口罩,利用引诱灯将昆虫引诱至捕获腔内,采用间隔喷淋的方式将昆虫夹带冲入储液器内,以此将昆虫杀灭、去除,去除效果好,昆虫不易逃脱,清理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捕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诱捕器
,具体是涉及一种昆虫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对植物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范围的喷洒农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需求,昆虫的引诱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昆虫引诱就是利用昆虫对食物、气味、颜色、光源等物质的趋性配合特定的诱捕装置来实现昆虫的捕获。昆虫引诱是替代传统的用化学喷雾剂去除蛾之类的有害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其解决了食用农作物受化学药剂污染的问题,但是其在诱捕的过程中,容易使昆虫逃走,难以将昆虫捕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昆虫捕获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包括捕获器,所述捕获器包括筒体、筒盖、引诱灯和储液器,所述筒体上端通过支撑柱连接筒盖,筒盖和筒体之间形成引诱口,引诱口外侧连接有扩口罩,筒盖底端中部安装有引诱灯,引诱灯外部设有透明灯罩,透明灯罩与筒体之间设为捕获腔,捕获腔与引诱口相连通;所述筒盖上安装有喷淋盘,喷淋盘上设有若干喷淋孔,筒体底部连接有储液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三根且沿筒体周向等间距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口罩呈喇叭状且固定在筒盖和筒体外壁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顶部连接有防雨罩。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盘呈环状结构且设置在透明灯罩外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盘连接取液泵,取液泵连接取液管,取液管设置在储液器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器顶部设有螺旋口,螺旋口螺纹连接在筒体底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上安装有导流漏斗,导流漏斗底部连接有螺旋盖,螺旋盖上安装有滤虫网。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昆虫捕获装置,通过在筒体和筒盖之间设置扩口罩,利用引诱灯将昆虫引诱至捕获腔内,采用间隔喷淋的方式将昆虫夹带冲入储液器内,以此将昆虫杀灭、去除,去除效果好,昆虫不易逃脱,清理方便快捷。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中筒盖底部喷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中喷淋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捕获器、2-筒体、3-筒盖、4-防雨罩、5-支撑柱、6-引诱口、7-扩口罩、8-捕获口、9-捕获腔、10-引诱灯、11-透明灯罩、12-喷淋盘、13-喷淋孔、14-导流漏斗、15-螺旋盖、16-滤虫网、17-储液器、18-螺旋口、19-取液泵、20-取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包括捕获器1,所述捕获器1包括筒体2、筒盖3、引诱灯10和储液器17,所述筒体2上端通过支撑柱5连接筒盖3,所述支撑柱5的数量至少为三根且沿筒体2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筒盖3和筒体2之间形成引诱口6,引诱口6外侧连接有扩口罩7,扩口罩7呈喇叭状且固定在筒盖3和筒体2外壁上,扩口罩7的捕获口8与引诱口6相连通;所述筒盖3顶部连接有防雨罩4,用于对雨水进行遮挡,防止雨水进入捕获器1内;所述筒盖3底端中部安装有引诱灯10,引诱灯10外部设有透明灯罩11,透明灯罩11与筒体2之间设为捕获腔9,捕获腔9与引诱口6相连通,方便在引诱灯10亮起时,引诱昆虫由扩口罩7进入引诱口6并飞入捕获腔9内。所述筒盖3上安装有喷淋盘12,喷淋盘12呈环状结构且设置在透明灯罩11外侧,喷淋盘12上设有若干喷淋孔13,所述喷淋盘12连接取液泵19,取液泵19连接取液管20,取液管20设置在储液器17内,储液器17顶部设有螺旋口18,螺旋口18螺纹连接在筒体2底部,当取液泵19启动后,其通过取液管20将储液器17内水抽出并泵入喷淋盘12,从喷淋盘12的喷淋孔13喷出,形成水幕,将捕获腔9内的昆虫夹带向下冲入储液器17内。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3,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包括捕获器1,所述捕获器1包括筒体2、筒盖3、引诱灯10和储液器1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上安装有导流漏斗14,导流漏斗14底部连接有螺旋盖15,螺旋盖15上安装有滤虫网16,经过水流充入导流漏斗14内的昆虫进入滤虫网16内,昆虫截留在滤虫网16内,水流进入储液器17继续被利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取液泵19为脉冲间歇工作,即喷水工作3秒钟,间歇5-10秒中,间歇期间方便昆虫受引诱灯10引诱飞入捕获腔9内,喷水时形成水幕,将捕获腔9内昆虫夹带向下冲入导流漏斗14内,并将昆虫冲入储液器17的滤虫网16内,以将昆虫杀灭、去除。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包括捕获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器(1)包括筒体(2)、筒盖(3)、引诱灯(10)和储液器(17),所述筒体(2)上端通过支撑柱(5)连接筒盖(3),筒盖(3)和筒体(2)之间形成引诱口(6),引诱口(6)外侧连接有扩口罩(7),筒盖(3)底端中部安装有引诱灯(10),引诱灯(10)外部设有透明灯罩(11),透明灯罩(11)与筒体(2)之间设为捕获腔(9),捕获腔(9)与引诱口(6)相连通;所述筒盖(3)上安装有喷淋盘(12),喷淋盘(12)上设有若干喷淋孔(13),筒体(2)底部连接有储液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包括捕获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器(1)包括筒体(2)、筒盖(3)、引诱灯(10)和储液器(17),所述筒体(2)上端通过支撑柱(5)连接筒盖(3),筒盖(3)和筒体(2)之间形成引诱口(6),引诱口(6)外侧连接有扩口罩(7),筒盖(3)底端中部安装有引诱灯(10),引诱灯(10)外部设有透明灯罩(11),透明灯罩(11)与筒体(2)之间设为捕获腔(9),捕获腔(9)与引诱口(6)相连通;所述筒盖(3)上安装有喷淋盘(12),喷淋盘(12)上设有若干喷淋孔(13),筒体(2)底部连接有储液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数量至少为三根且沿筒体(2)周向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罩(7)呈喇叭状且固定在筒盖(3)和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进军王颖李卫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