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及蔟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0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及蔟具,属于桑蚕养殖装备技术。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包括:蔟盘,所述蔟盘设置有蔟格、蔟肋、蔟框,位于所述蔟盘边缘的蔟格设有蔟框,所述蔟肋、蔟框的上分布有挂丝柱,所述挂丝柱的高度一致,所述挂丝柱分布于蔟肋和蔟框上,所述蔟盘一侧设有凸出的连接体,并在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契合有所述连接体尺寸的连接空槽,用以单向连接蔟盘构成一个整体;一种包括所述新型塑料方格蔟的蔟具,所述蔟具包括:蔟盘、网片,所述网片为矩形隔板,所述矩形隔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矩形格,所述网片可活动的套于蔟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规模区分化横向和竖向结茧,便于优化采茧,并且不会影响所用蔟具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及蔟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及蔟具,属于桑蚕养殖装备技术。
技术介绍
所述塑料方格蔟及蔟具,是供蚕儿结茧、采茧的器具。在蚕儿成熟结茧前,蚕儿就会从蚕床表面自行爬到蔟具上,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后再吐丝结茧。已有的所述蚕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承久远的用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稻麦秸秆)绞制的“蚕龙”,另一种是近代开始使用的用纸板或木板生产的呈格栅状结构的“方格蔟”。专利号为CN201410430208.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供蚕儿结茧的蔟具,它有单层蔟片、蔟片与蔟网复合、蔟片与蔟片复合三种结构形式,而蔟片和蔟网都是四周通透的,且在其结茧窝的四周有挂丝柱,在每一排结茧窝前都有栖蚕条,从而有效改善了蚕儿吐丝结茧的环境条件,提高了蚕茧的品质。具有结构合理先进,蚕儿结茧入窝率高、蚕茧解舒率高和无黄斑茧等特点,但并不能调控蚕儿所结的茧的横向和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采茧效率,因而合理的区分和集中横向和竖向所结茧,能够有所改善;另外,由于常用栅格板采用塑料制品,具有一定的弹性,取茧时栅格板往往会被茧所拉扯产生一定的形变,特别是机械采茧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道大,可能会对所结茧造成损坏,不利于收茧,也会影响塑料蔟具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对常见“方格蔟”进行改进,能够大规模区分化横向和竖向结茧,便于低损伤、快捷采茧,并且不会影响蔟具的耐久性。为了达到第一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包括:蔟盘,所述蔟盘设置有蔟格、蔟肋、蔟框,并且所述蔟盘中的蔟格尺寸一致,位于所述蔟盘边缘的蔟格至少一侧设有蔟框,所述蔟肋、蔟框的上分布有挂丝柱,所述挂丝柱的高度一致,所述挂丝柱分布于蔟肋和蔟框上,且其分布的疏密所得效果一致,所述蔟盘一侧设有凸出的连接体,并在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契合有所述连接体尺寸的连接空槽,用以单向连接蔟盘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蔟肋和蔟框间呈垂直或平行,若干条所述蔟肋与自身及蔟框相交构成多个所述蔟格,所述蔟肋的宽度为3~6mm,所述蔟肋底面为平面或弧形面;所述蔟肋可进行加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形状包括:柱型、锥型;所述挂丝柱的形状包括:柱型、锥型。进一步的,所述挂丝柱包括柱型或锥型体经挤压后形成的型体,即较扁的柱体或锥体。进一步的,所述蔟格为矩形,当所述蔟格为正方形时,控制边长为2~3.5cm,所结茧为竖向;当所述蔟格为长方形时,控制长为3.8~4.5cm,宽为1.5~3.5cm,所结茧为横向。进一步的,所述挂丝柱的长度为2.5~6.5cm,底面积为3.2~7.4cm2。进一步的,所述蔟盘的材料为塑料,所述蔟肋的厚度为蔟框的厚度的25~35%,所述蔟肋与蔟框垂直相接,两者上表面平行或平整接合。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的蔟具,可配合蔟盘进行便捷的进行手工采茧。一种包括新型塑料方格蔟的蔟具,所述蔟具包括:蔟盘、网片,所述网片为矩形隔板,所述矩形隔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矩形格,所述网片可活动的套于蔟盘上,用于手动集中取茧。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格的长度为1~3格所述蔟格的长和/或宽,所述矩形格的宽度一致。更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塑料方格蔟采用机械采茧或手工采茧;所述机械采茧所述蔟盘;所述手工采茧配套使用所述蔟盘和网片。一种包括新型塑料方格蔟的蔟具为组合式新型多功能塑料方格蔟(既能结好茧,又能取茧),优选为蔟盘和网片的组合,也可单独使用蔟盘进行养蚕结茧取茧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便于采茧的进行,不易损伤收集的茧,并且不易缠结蔟盘致使在采茧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蔟盘的耐久性;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蔟格的蔟盘分别驱使蚕宝宝进行横向和竖向的结茧,方便使用,并适于推广,另外,能够灵活调整蔟格数量和将多个蔟盘连于一起,能够达到便捷适配生产规模的效果,便于养蚕取茧工作,本技术公布的蔟盘、网片,能够适用于机械化产茧和采茧,保障取茧的便捷性和效率,并适用于大规模的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格蔟能够给蚕儿适宜的产茧环境,并且空间大,透气通风,适合产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蔟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蔟肋、挂丝柱用细线表示);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网片的俯视图;图3是所示图1的后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蔟盘;2、网片;3、蔟格;4、蔟肋;5、蔟框;6、挂丝柱;7、连接体;8、连接空槽;9、矩形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包括:蔟盘1,所述蔟盘1设置有蔟格3、蔟肋4、蔟框5,并且所述蔟盘1中的蔟格3尺寸一致,位于所述蔟盘1边缘的蔟格3至少一侧设有蔟框5,所述蔟格3的大小可因蚕的种类进行调整,所述蔟肋4、蔟框5的上分布有挂丝柱6,所述挂丝柱6的高度一致,所述挂丝柱6分布于蔟肋4和蔟框5上,且其分布的疏密所得效果一致,所述蔟盘1一侧设有凸出的连接体7,并在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契合有所述连接体7尺寸的连接空槽8,用以单向连接蔟盘1构成一个整体,可通过对蔟格3数量的确定及蔟盘1的个数,适用于相应的生产规模,能够便于调整,并且给蚕儿很好的结茧环境,适宜于优化结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蔟肋4和蔟框5间呈垂直或平行,若干条所述蔟肋4与自身及蔟框5相交构成多个所述蔟格3,所述蔟肋4的宽度为5mm,所述蔟肋4底面为平面;所述蔟肋(4)进行加粗,适用于机械采茧;不加粗适用于手动采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体7的形状为柱型;所述挂丝柱6的形状为柱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挂丝柱6包括柱型或锥型体经挤压后形成的型体,即较扁的柱体或锥体。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蔟格3为矩形,当所述蔟格3为正方形时,控制边长为2cm,所结茧为竖向;当所述蔟格3为长方形时,控制长为3.8cm,宽为1.5cm,所结茧为横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挂丝柱6的长度为2.5cm,底面积为3.2cm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蔟盘1的材料为塑料,所述蔟肋4的厚度为蔟框5的厚度的25%,所述蔟肋4与蔟框5垂直相接,两者上表面平行。一种包括新型塑料方格蔟的蔟具,所述蔟具包括:蔟盘1、网片2,所述网片2为矩形隔板,所述矩形隔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矩形格9,所述网片2可活动的套于蔟盘1上,用于手动集中取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包括:蔟盘(1),所述蔟盘(1)设置有蔟格(3)、蔟肋(4)、蔟框(5),位于所述蔟盘(1)边缘的蔟格(3)至少一侧设有蔟框(5),所述蔟肋(4)、蔟框(5)的上分布有挂丝柱(6),所述挂丝柱(6)的高度一致,所述挂丝柱(6)分布于蔟肋(4)和蔟框(5)上,且其分布的疏密所得效果一致,所述蔟盘(1)一侧设有凸出的连接体(7),并在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契合有所述连接体(7)尺寸的连接空槽(8),用以单向连接蔟盘(1)构成一个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包括:蔟盘(1),所述蔟盘(1)设置有蔟格(3)、蔟肋(4)、蔟框(5),位于所述蔟盘(1)边缘的蔟格(3)至少一侧设有蔟框(5),所述蔟肋(4)、蔟框(5)的上分布有挂丝柱(6),所述挂丝柱(6)的高度一致,所述挂丝柱(6)分布于蔟肋(4)和蔟框(5)上,且其分布的疏密所得效果一致,所述蔟盘(1)一侧设有凸出的连接体(7),并在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契合有所述连接体(7)尺寸的连接空槽(8),用以单向连接蔟盘(1)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所述蔟肋(4)和蔟框(5)间呈垂直或平行,若干条所述蔟肋(4)与自身及蔟框(5)相交构成多个所述蔟格(3),所述蔟肋(4)的宽度为3~6mm,所述蔟肋(4)底面为平面或弧形面;所述蔟肋(4)包括加粗型蔟肋(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7)的形状包括:柱型、锥型;所述挂丝柱(6)的形状包括:柱型、锥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丝柱(6)包括柱型或锥型体经挤压后形成的型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方格蔟,其特征在于,所述蔟格(3)为矩形,当所述蔟格(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川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三新蚕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