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4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6
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中,包括壳体以及对称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两端均伸出到壳体的外部,壳体的第一端面上与第一导电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导电体通/断路的可自动复位的第一感温开关,壳体的第一端面上与第二导电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导电体通/断路的不可复位的第二感温开关,或者壳体的第一端面上与第二导电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导电体通/断路的可手动复位的第三感温开关,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低于第二感温开关/第三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简化容器底部的布线,使得安装操作方便,且能减少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危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电热开水瓶、养生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上述这些液体加热容器都是在容器底部设置加热组件,然后通过电控组件来控制加热组件对容器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为了符合安规的要求,在容器底部还必须设置多道感温安全开关,以保证在电控组件控制失效且容器底部的加热组件温度异常时能够断开加热组件与电控组件之间的电路连接,避免发生危险。现有的这些液体加热容器,电控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道感温安全开关都是分开布置在容器底部的,且它们之间都是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这就使得容器底部的布线比较复杂、安装操作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液体加热容器其底部的布线比较复杂、安装操作不方便,且容易出现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简化容器底部的布线,使得安装操作方便,且能够减少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所述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一导电体(2)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体(2)通/断路的可自动复位的第一感温开关(4),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3)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3)通/断路的不可复位的第二感温开关(5),或者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3)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3)通/断路的可手动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所述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一导电体(2)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体(2)通/断路的可自动复位的第一感温开关(4),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3)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3)通/断路的不可复位的第二感温开关(5),或者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3)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3)通/断路的可手动复位的第三感温开关(6),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的感温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感温开关(5)/第三感温开关(6)的感温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2)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第一导电金属片(21)和第一导电弹片(22),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1)和第一导电弹片(22)的一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1)和第一导电弹片(22)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1)和第一导电弹片(22)的另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7)和第二触点(8),所述第一触点(7)和第二触点(8)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片(22)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22)靠近所述第二触点(8)的位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包括第一连接柱(41)和可自复位感温片(42),所述第一连接柱(41)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22)靠近所述第二触点(8)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可自复位感温片(42)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1)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端面(11)上与所述可自复位感温片(42)的第一变形端(421)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变形端(421)弯折变形的第一凹位(111),所述第一连接柱(41)另一端伸出到所述第一端面(11)的第一凹位(111)中并与所述可自复位感温片(42)的第一变形端(421)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成化感温安全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3)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31)和第二导电弹片(32),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31)和第二导电弹片(32)的一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31)和第二导电弹片(32)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31)和第二导电弹片(32)的另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三触点(9)和第四触点(10),所述第二感温开关(5)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32)靠近所述第四触点(10)的位置连接,并将所述第二导电弹片(32)挤压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智淘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