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19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脉冲电容器,涉及电容器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的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壳体内灌注有绝缘填充料,还包括有设置于壳体的安装口处的散热盖,所述壳体上且位于安装口处设置有供散热盖穿设的安装环槽,所述散热盖靠近壳体内空腔的一侧与绝缘填充料相抵接,所述散热盖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脉冲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脉冲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储存电量和电能(电势能)的元件,其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开号为CN20269513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外壳、硬质绝缘内胆、绝缘填充料和电容元件,硬质绝缘内胆配装在外壳内侧,电容元件处在硬质绝缘内胆内,绝缘填充料处在外壳内并且填充在硬质绝缘内胆和电容元件之间;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电容素子、放电电阻、卷芯、上下两组电极端面和两根引出导线,电容素子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组电极端面,上下两组电极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卷芯配装在电容素子的环形内侧面上,放电电阻与电容素子并联。其中绝缘填充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绝缘胶,常用的有AB胶、硅胶等胶水,一方面对壳体(等同于外壳)内的电容元件提供一定程度的冲击保护、密封、固定以及防水防潮,另一方面通过绝缘填充料的导热性将电容元件上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带离电容元件,避免电容元件由于温度过高而容易被击穿或不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导致电容寿命极大的缩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高脉冲电容器的发热量会大于普通电容器的发热量,仅仅通过绝缘填充料往往难以满足该种电容器的散热要求,因此急需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电容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高脉冲电容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的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壳体内灌注有绝缘填充料,还包括有设置于壳体的安装口处的散热盖,所述壳体上且位于安装口处设置有供散热盖穿设的安装环槽,所述散热盖靠近壳体内空腔的一侧与绝缘填充料相抵接,所述散热盖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元件产生的部分热量通过接触的绝缘填充料而被导离,并通过散热盖的设置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盖处,而散热鳍片与散热盖相互配合增大了与外界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提高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有效地对电容器的温度进行控制,以避免电容元件温度过高而影响使用,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散热鳍片呈平行设置,若干所述散热鳍片伸出于壳体的安装口且相互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出于安装口的散热鳍片以及相互平行的设置,使电容器在焊接至电路板上时,即散热鳍片与电路板相互抵接时,伸出于安装口的散热鳍片之间会形成一个可供空气流动的通道,当有空气从该通道流过时可以带走散热鳍片上更多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鳍片伸出于壳体的安装口的部分且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朝向散热盖的一侧与壳体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的设置对散热盖以及散热鳍片的安装起到了预定位的作用,同时通过增大散热鳍片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散热盖以及散热鳍片的固定强度以及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盖上设置有供引出导线穿设的穿线孔,所述散热盖上且位于穿线孔处设置有套设于引出导线外的护线套,所述护线套远离散热盖的一端与散热鳍片远离散热盖的一端相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散热鳍片以及散热盖的设置增大了电路板与绝缘填充料之间的距离,使引线裸露在外的距离增加,从而使引线更容易发生形变,影响电容器焊接至电路板上时与电路板之间的固定强度,护线套的设置使电容器在与电路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护线套会承受大多数的力,进而提高了引线的结构强度,避免断裂等情况的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盖包括由中心向外依次相互连接的凸出部、倾斜部以及抵接部,所述倾斜部沿凸出部至抵接部的方向向靠近壳体的空腔的一侧倾斜,所述倾斜部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绝缘填充料大都采用点胶机进行灌注,会使得刚注胶后的绝缘填充料的中部会略高于四周,而若在此时将散热盖进行安装,由于绝缘填充料的表面不平整而容易产生空鼓,而空鼓处会减小绝缘填充料与散热盖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空气的热传导效率较低,会影响散热效率,这种中间突出的凸出部更贴合于这种刚注胶后的绝缘填充料的形状,同时通过排气孔可以有效地将散热盖与绝缘填充料之间的空气排出,提高了散热盖与绝缘填充料之间接触的效果,保证二者间充分接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盖朝向壳体的空腔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散热盖一体连接且与壳体相互抵接的连接块以及一体设置于连接块上的卡接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供卡接块穿设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绝缘填充料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若长时间对散热盖进行外界辅助固定会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而这种卡接块穿设于卡接槽中的设置以及连接块与壳体相互抵接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散热盖与壳体之间进行固定,而无需再使用外界辅助设备在绝缘填充料凝固之前进行辅助固定,有效地提高了电容器的生产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与散热盖的装配方向相对的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方便了散热盖与壳体之间进行装配,提高了二者的装配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鳍片与散热盖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贯穿散热鳍片的透胶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胶孔的设置使溢出散热盖的绝缘填充料可以充分地流动至散热盖的各个部分,避免绝缘填充料在一侧进行堆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盖的周向设置有若干溢胶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胶槽的设置一方面增大了散热盖与绝缘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盖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方便使绝缘填充料从溢胶槽中溢出,方便对散热盖进行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盖以及散热鳍片采用铜或铝合金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具有更好的导热性,使用铜制成的散热盖以及散热鳍片具有更好的散热效率,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盖以及散热鳍片重量更轻,同时成本较低。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提高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有效地对电容器的温度进行控制,以避免电容元件温度过高而影响使用,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2.伸出于安装口的散热鳍片之间会形成一个可供空气流动的通道,当有空气从该通道流过时可以带走散热鳍片上更多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3.散热盖与绝缘填充料之间接触的效果好,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高脉冲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散热盖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高脉冲电容器的主视图。图4是高脉冲电容器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1)的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壳体(1)内灌注有绝缘填充料(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壳体(1)的安装口处的散热盖(3),所述壳体(1)上且位于安装口处设置有供散热盖(3)穿设的安装环槽(11),所述散热盖(3)靠近壳体(1)内空腔的一侧与绝缘填充料(4)相抵接,所述散热盖(3)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1)的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壳体(1)内灌注有绝缘填充料(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壳体(1)的安装口处的散热盖(3),所述壳体(1)上且位于安装口处设置有供散热盖(3)穿设的安装环槽(11),所述散热盖(3)靠近壳体(1)内空腔的一侧与绝缘填充料(4)相抵接,所述散热盖(3)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鳍片(5)呈平行设置,若干所述散热鳍片(5)伸出于壳体(1)的安装口且相互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5)伸出于壳体(1)的安装口的部分且位于厚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部(51),所述限位部(51)朝向散热盖(3)的一侧与壳体(1)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脉冲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3)上设置有供引出导线(2)穿设的穿线孔(31),所述散热盖(3)上且位于穿线孔(31)处设置有套设于引出导线(2)外的护线套(6),所述护线套(6)远离散热盖(3)的一端与散热鳍片(5)远离散热盖(3)的一端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宁电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