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和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尤其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触控显示屏(也称“触摸屏”、“触控显示面板”或“触控显示装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手指的操作具有其局限性,具体的,由于手指末端角度限定,导致利用手指较难在尺寸较小的屏幕上进行精确的书写和快速书写,从而应用于触摸屏的手写笔(也称“触控笔”)应运而生。触控笔包括主动式触控笔(简称为“主动笔”),主动笔是一种采用自发射信号的结构,其笔尖可以做得很细,笔尖的尺寸和通常签字笔的笔尖的尺寸相近。通常,根据工作原理不同,主动笔主要包括电容式主动笔(例如Wacom的AES系列笔、微软的MPP系列笔)和电磁式主动笔(例如wacom的EMR系列笔)。其中,电容式主动笔是利用电容感测原理设计,参见图1,电容式主动笔通过不断发出1.8MHz射频信号(图1中以方波示出该信号),触摸屏的感应传感器(即Sensor)来接受信号(该模式下,触控发射电极Tx和触控感测电极Rx均用作触控感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防窥面板,所述防窥面板能够调整由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角度,以切换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触控电极层和电磁触控电极层;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防窥面板侧,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防窥面板,所述防窥面板能够调整由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角度,以切换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触控电极层和电磁触控电极层;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防窥面板侧,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置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
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或者所述电容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三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设置驱动电路电极层,所述第四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设置公共电极层;
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三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四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极层之间;
或者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四基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电极层包括图案化的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栅极金属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层叠电绝缘设置;
所述电磁触控电极层包括图案化的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和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层叠电绝缘设置;
所述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所述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或者
所述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所述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重叠;
或者
所述第一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第二子电磁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基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还设置黑矩阵层;
所述黑矩阵层包括多个镂空区以及包围所述镂空区的遮光区;所述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峰青,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