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涉及线路通断测试装置领域,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串联设置的两个连接器,串联设置于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指示灯和电阻器,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线测试设备在没有市电的状态下使用不方便,并且不能作为产品直接开发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
本技术涉及线路通断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线材测试设备主要为排线测试机,用于线路通断测试。排线测试机一般是通过单片机进行信号采集,从而判定线路的通断;是直接采用模拟信号替代数据信号进行逻辑判断。现有的线材测试设备具有以下缺点:1.需要AC220V电源供电,如果没有市电的状态,此设备则使用不便。2.只能作为一种单独工具使用,不能作为产品开发直接利用。3.制作成本较高,并且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排线测试设备在没有市电的状态下使用不方便,并且不能作为产品直接开发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串联设置的两个连接器,串联设置于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指示灯和电阻器,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T1,电阻R17、R18,电源接口Power1,电源开关S1,测试触点开关S2、S3,指示灯LED1;所述电源接口Power1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正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1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18和指示灯LED1接地,并且与测试触点开关S2、S3的一端连接;所述测试点开关S2、S3的另一端引出接线端口OUT1;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负极引出接线端口OUT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器的均有60个引脚。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连接器Pina,连接器Pinb,指示灯D1-D16,电阻R1-R16,所述连接器Pina、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与基数引脚连接,偶数引脚与偶数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Pina的偶数引脚与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连接,并且连接器Pina的偶数引脚与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之间分别串联设置有D1-D15,电阻D1-D15,所述连接器Pina的第1引脚与电源模块的接线端口OUT1连接,所述连接器Pinb的第2引脚与电源模块的接线端口OUT2连接;连接器Pina的第59引脚经过电阻R16、指示灯D16与连接器Pinb的第60引脚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BT1为纽扣电池,外部直流电源的电压值为5V-12V。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线路通断测试板采用纽扣电池供电或者外部直流电流供电,解决了现有排线测试设备在没有市电的状态下使用不方便的问题。2.本技术的线路通断测试板用逻辑判断替代传统的单片机数据信号采集判断,开发成本较低。3.本技术的线路通断测试板可以作为线路测试工具直接应用于相应的设备内部,并且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逻辑判断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串联设置的两个连接器,串联设置于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指示灯和电阻器,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的外形尺寸为120×120mm;工作电源为直流5V-12V;工作电流≤18mA。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T1,电阻R17、R18,电源接口Power1,电源开关S1,测试触点开关S2、S3,指示灯LED1;所述电源接口Power1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正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1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18和指示灯LED1接地,并且与测试触点开关S2、S3的一端连接;所述测试点开关S2、S3的另一端引出接线端口OUT1;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负极引出接线端口OUT2;所述电池BT1为纽扣电池,外部直流电源的电压值为5V-12V。因此,本技术的线路通断测试板可以选择纽扣电池BT1或者通过电源接口Power1接入的外部直流电源为逻辑判断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的输出路径为两条:(1)电池BT1-电阻R17-电源开关S1-测试点开关S2-排线;(2)电池BT1-电阻R17-电源开关S1-测试点开关S3-排线;其中,指示灯LED1为电源供给指示灯,指示灯LED1亮为供电正常,指示灯LED1灭为供电异常(或者电量不足)。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连接器Pina,连接器Pinb,指示灯D1-D16,电阻R1-R16,所述连接器Pina、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与基数引脚连接,偶数引脚与偶数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Pina的偶数引脚与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连接,并且连接器Pina的偶数引脚与连接器Pinb的基数引脚之间分别串联设置有D1-D15,电阻D1-D15,所述连接器Pina和连接器Pinb均有60个引脚。具体的,所述连接器Pina的基数引脚:第3引脚与第5引脚连接,第7引脚与第9引脚连接,第11引脚与第13引脚连接,第15引脚与第17引脚连接,第19引脚与第21引脚连接,第23引脚与第25引脚连接,第27引脚与第29引脚连接,第31引脚与第33引脚连接,第35引脚与第37引脚连接,第39引脚与第41引脚连接,第43引脚与第45引脚连接,第47引脚与第49引脚连接,第51引脚与第53引脚连接,第55引脚与第57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pina的偶数引脚:第2引脚与第4引脚连接,第6引脚与第8引脚连接,第10引脚与第12引脚连接,第14引脚与第16引脚连接,第18引脚与第20引脚连接,第22引脚与第24引脚连接,第26引脚与第28引脚连接,第30引脚与第32引脚连接,第34引脚与第36引脚连接,第38引脚与第40引脚连接,第42引脚与第44引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串联设置的两个连接器,串联设置于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指示灯和电阻器,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所述逻辑判断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串联设置的两个连接器,串联设置于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指示灯和电阻器,所述两个连接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通断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T1,电阻R17、R18,电源接口Power1,电源开关S1,测试触点开关S2、S3,指示灯LED1;所述电源接口Power1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正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S1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18和指示灯LED1接地,并且与测试触点开关S2、S3的一端连接;所述测试触点开关S2、S3的另一端引出接线端口OUT1;所述电池BT1和电源接口Power1的负极引出接线端口OUT2。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赫,
申请(专利权)人:利尔富苏州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