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94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包括:烘箱,其设置在手套箱内部;真空泵,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烘箱连通,用于对所述烘箱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线缆与所述烘箱连接,用于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抽真空后的烘箱,以控制所述烘箱进行加热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将烘箱置于手套箱内部,而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置于手套箱外部,实现了烘箱与真空泵、控制系统分隔布置,极大地减小了手套箱内烘干装置的体积;而且,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隔离于手套箱外,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设备检修维护,还避免将过多部件放入手套箱内,实现了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核燃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在核燃料领域,燃料芯块对水分含量要求极为严格,在燃料芯块装入燃料棒前,需要对芯块进行烘干操作。由于部分燃料芯块具有高放射性及高毒性,烘干操作需要在手套箱内进行。然而,现有普通烘干装置体积较大,放入手套箱内不方便操作,在手套箱内也不利于设备检修。而且,过多的部件放入手套箱内会增加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为了适应芯块烘干操作,本领域亟需设计一种体积小巧,方便操作,且易于检修维护的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技术。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包括:烘箱,其设置在手套箱内部;真空泵,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烘箱连通,用于对所述烘箱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线缆与所述烘箱连接,用于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抽真空后的烘箱,以控制所述烘箱进行加热操作。可选地,所述烘箱包括:加热体和密封门;所述加热体的端部开口,并在开口处向内凹陷以形成内腔体;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加热体的开口处;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缆与所述加热体连接。可选地,所述抽气管穿过手套箱的部分设有接头;所述抽气管位于手套箱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可选地,所述抽气管位于手套箱内的部分设有手动阀。可选地,所述真空泵还通过排气管与手套箱内部连通。可选地,所述排气管穿过手套箱的部分设有接头;所述排气管位于手套箱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可选地,所述线缆穿过手套箱的部分设有航空插头。可选地,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惰性气体气瓶,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气瓶管路与所述烘箱连通,用于在烘干完成后向所述烘箱输入惰性气体。可选地,所述气瓶管路穿过手套箱的部分设有接头;所述气瓶管路位于手套箱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可选地,所述气瓶管路位于手套箱内的部分设有手动阀。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只将烘箱置于手套箱内部,而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置于手套箱外部,实现了烘箱与真空泵、控制系统分隔布置,极大地减小了手套箱内烘干装置的体积;而且,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隔离于手套箱外,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设备检修维护,还避免将过多部件放入手套箱内,实现了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烘箱的剖视图。图中:1-惰性气体气瓶;2-气瓶管路;3-抽气管;4-排气管;5-自动阀;6-接头;7-手动阀;8-手套箱;9-烘箱;10-线缆;11-航空插头;12-控制系统;13-计算机;14-真空泵;15-密封门;16-加热体;17-内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针对现有烘干装置体积较大而导致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用于物料在手套箱内的烘干操作,特别适用于放射性物料(如芯块)在手套箱内的烘干操作。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箱9、真空泵14和控制系统12。其中,烘箱9设置在手套箱8内部。真空泵14设置在手套箱8外部,并通过抽气管3与烘箱9连通,用于对烘箱9进行抽真空处理。控制系统12设置在手套箱8外部,并通过线缆10与烘箱9连接,用于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抽真空后的烘箱9,以控制烘箱9进行加热操作,从而烘干烘箱9内的物料(如芯块)。所述预设加热控制信号包含烘箱9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参数,用以控制烘箱9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但本技术不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预设加热控制信号中加入其它控制参量,以更好地完成芯块烘干。本实施例中,只将烘箱置于手套箱内部,而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置于手套箱外部,实现了烘箱与真空泵、控制系统分隔布置,极大地减小了手套箱内烘干装置的体积;而且,真空泵和控制系统均隔离于手套箱外,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设备检修维护,还避免将过多部件放入手套箱内,实现了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如图2和图3所示,烘箱9包括:加热体16和密封门15。其中,加热体16的端部开口,并在开口处向内凹陷以形成内腔体17。密封门15设置在加热体16的开口处。真空泵14通过抽气管3与内腔体17连通,以将内腔体17内抽至真空状态。控制系统12通过线缆10与加热体16连接,并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加热体16,以控制抽真空后的加热体16进行相应加热操作。如图1所示,抽气管3穿过手套箱8的部分设有接头6,以便于抽气管的安装;抽气管3位于手套箱8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5,以便于自动控制抽气管的通断。当自动阀5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进一步地,抽气管3位于手套箱8内的部分设有手动阀7,可通过手动阀7手动切断气路,再更换自动阀5。如图1所示,真空泵14还通过排气管4与手套箱8内部连通,以使得真空泵14的尾气通过排气管4排回手套箱8内,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如图1所示,排气管4穿过手套箱8的部分设有接头6,以便于排气管的安装;排气管4位于手套箱8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5,以便于自动控制排气管的通断。如图1所示,线缆10穿过手套箱8的部分设有航空插头11。航空插头是一种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线缆10穿过手套箱8时通过航空插头11断开,可保证手套箱密封,且方便设备检修维护。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惰性气体气瓶1,其设置在手套箱8外部,并通过气瓶管路2与烘箱9的内腔体17连通,用于在烘干完成后向内腔体17内输入惰性气体,从而为烘箱9提供惰性气体保护。至于惰性气体的种类,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技术对其种类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气瓶管路2穿过手套箱8的部分设有接头6,以便于气瓶管路的安装;气瓶管路2位于手套箱8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5,以便于自动控制气瓶管路的通断。当自动阀5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进一步地,气瓶管路2位于手套箱8内的部分设有手动阀7,可通过手动阀7手动切断气路,再更换自动阀5。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2还可与计算机13连接,以通过计算机13向控制系统12写入或者改写预设加热控制信号。当然,预设加热控制信号也可直接设置在控制系统12内。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技术所述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正常工况下,人工将需要烘干的物料放入烘箱9的内腔体17内,并将密封门15关闭,之后开启真空泵14将内腔体17内抽至真空状态,再通过控制系统12启动加热体16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开启惰性气体气瓶1向内腔体17内注入惰性气体,让物料随烘箱9冷却至室温,最后打开密封门15,取出物料完成烘干操作。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烘箱,其设置在手套箱内部;/n真空泵,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烘箱连通,用于对所述烘箱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n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线缆与所述烘箱连接,用于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抽真空后的烘箱,以控制所述烘箱进行加热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箱,其设置在手套箱内部;
真空泵,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烘箱连通,用于对所述烘箱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
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手套箱外部,并通过线缆与所述烘箱连接,用于输出预设加热控制信号至抽真空后的烘箱,以控制所述烘箱进行加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包括:加热体和密封门;所述加热体的端部开口,并在开口处向内凹陷以形成内腔体;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加热体的开口处;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缆与所述加热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穿过手套箱的部分设有接头;所述抽气管位于手套箱外的部分设有自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箱内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位于手套箱内的部分设有手动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军岭江保军张昌杰魏定池贾守亚聂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