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80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包括:基座、底梁、交叉框架、驱动件和顶梁;底梁平行间隔设置在基座上;交叉框架包括两个矩形框,两矩形框架的侧边铰接,两矩形框架的连杆始终保持平行,其中两连杆的两端连接在两底梁上,另外两连杆的两端与两顶梁连接;与底梁和顶梁连接的连杆中,一根连杆与底梁和顶梁转动连接,另外一根连杆的两端在底梁和顶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底梁和顶梁上设置有供一根连杆的两端滑动的一字孔,一字孔与底梁和顶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驱动件固定在基座上,并且与设置在底梁的一字孔内的连杆连接,驱动连杆在一字孔内移动,以改变顶梁的高度,提高了支架高度调整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
技术介绍
支架即支撑物体的架子,本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建筑楼房时搭起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会随着楼房的建成而被撤掉。但如今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如照相机的三脚架,医学领域用到的心脏支架等。对于支架高度调整,现有技术中设有多种方式,例如采用螺纹管螺纹杆配合的调节方式,将螺纹管或者螺纹杆可转动设置,然后通过螺纹管或者螺纹杆的转动实现对高度的调整,然而这种高度调整方式当支撑面的面积较大时,需要使用多个点同时进行调整才能够保证支撑面的高度稳定调整,而且大都为手动调整,调整速度慢,而且精度差。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实现高度的平稳调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包括:基座、底梁、交叉框架、驱动件和顶梁;所述底梁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条,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交叉框架包括两个矩形框,两所述矩形框均包括两侧边和与两侧边转动连接的连杆,两所述矩形框架的侧边铰接,两所述矩形框架的连杆始终保持平行,其中两连杆的两端连接在两所述底梁上,所述顶梁设置有两条,另外两连杆的两端与两所述顶梁连接;与所述底梁和顶梁连接的连杆中,一根连杆与所述底梁和顶梁转动连接,另外一根连杆的两端在所述底梁和顶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底梁和顶梁上设置有供所述一根连杆的两端滑动的一字孔,所述一字孔与所述底梁和顶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且至少与设置在所述底梁的所述一字孔内的连杆连接,驱动所述连杆在所述一字孔内移动,以改变所述顶梁的高度;所述顶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孔。优选地,设置在所述一字孔内的连杆的两端固定有滚珠轴承。优选地,所述一字孔包括轴承一字孔和转轴一字孔,所述轴承一字孔设置在所述底梁和顶梁的内侧,其尺寸大于所述转轴一字孔的尺寸。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和转轴支撑座,所述转轴转动固定在所述转轴支撑座上,所述转轴与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一字孔内的所述连杆垂直连接,且连接在所述连杆的中心处,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通过与所述连杆上设置的螺纹的啮合,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连杆在所述一字孔内移动。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在所述顶梁上。优选地,所述底梁的两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螺接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朝向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置,用于辅助支撑所述固定板。优选地,所述支撑螺杆上还套设有螺母。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导向槽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对应的孔位。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两端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驱动件固定在基座上,以及通过交叉框架连接底梁和顶梁,通过驱动件对交叉框架的驱动,带动整个顶梁高度的调整,由于顶梁设置有两条,两条顶梁同步动作,对固定在顶梁上的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纹管螺纹杆调节不稳定不精准的问题,提高了支架高度调整的效率和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机高度调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固定板);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机高度调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基座、20-底梁、21-一字孔、22-凸起部、23-支撑螺杆、30-交叉框架、31-侧边、32-连杆、40-驱动件、41-转轴、42-转轴支撑座、50-顶梁、51-连接孔、60-固定板、61-导向槽、62-滑块、63-限位块、211-轴承一字孔、212-转轴一字孔、231-套设有螺母、321-滚珠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包括:基座10、底梁20、交叉框架30、驱动件40和顶梁50;底梁20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条,固定在基座10上;交叉框架30包括两个矩形框,两矩形框均包括两侧边31和与两侧边转动连接的连杆32,两矩形框架的侧边31铰接,两矩形框架的连杆32始终保持平行,其中两连杆32的两端连接在两底梁20上,顶梁50设置有两条,另外两连杆32的两端与两顶梁50连接;这里两铰接的矩形框通过角度的改变从而改变底梁20与顶梁50之间的高度距离。与底梁20和顶梁50连接的连杆32中,一根连杆32与底梁20和顶梁50转动连接,另外一根连杆32的两端在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底梁20和顶梁50上设置有供一根连杆32的两端滑动的一字孔21,一字孔21与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驱动件40固定在基座10上,并且至少与设置在底梁20的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连接,驱动连杆32在一字孔21内移动,以改变顶梁50的高度;顶梁5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孔51。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件40固定在基座10上,以及通过交叉框架连接底梁20和顶梁50,通过驱动件40对交叉框架的驱动,带动整个顶梁50高度的调整,由于顶梁50设置有两条,两条顶梁50同步动作,对固定在顶梁上的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纹管螺纹杆调节不稳定不精准的问题,提高了支架高度调整的效率和精度。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请继续参照图1,设置在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的两端固定有滚珠轴承321。滚珠轴承321的设置降低了连杆32在一字孔21内移动的摩擦力,降低了驱动件40的驱动力,减少了一字孔21的磨损,提高了高度调整支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一字孔21包括轴承一字孔211和转轴一字孔212,轴承一字孔211设置在底梁20和顶梁50的内侧,其尺寸大于转轴一字孔212的尺寸。这里的尺寸大于转轴一字孔212的尺寸是指轴承一字孔211的圆孔直径大于转轴一字孔212,这种设置可以限制连杆32的轴向移动,提高连杆32移动时的稳定性。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驱动件40包括转轴41和转轴支撑座42,转轴41转动固定在转轴支撑座42上,转轴41与固定在底梁20上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垂直连接,且连接在连杆32的中心处,转轴4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底梁(20)、交叉框架(30)、驱动件(40)和顶梁(50);/n所述底梁(20)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条,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交叉框架(30)包括两个矩形框架,两所述矩形框架均包括两侧边(31)和与两侧边转动连接的连杆(32),两所述矩形框架的侧边(31)铰接,两所述矩形框架的连杆(32)始终保持平行,其中两连杆(32)的两端连接在两所述底梁(20)上,所述顶梁(50)设置有两条,另外两连杆(32)的两端与两所述顶梁(50)连接;/n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连接的连杆(32)中,一根连杆(32)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转动连接,另外一根连杆(32)的两端在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上设置有供所述一根连杆(32)的两端滑动的一字孔(21),所述一字孔(21)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n所述驱动件(40)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并且至少与设置在所述底梁(20)的所述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连接,驱动所述连杆(32)在所述一字孔(21)内移动,以改变所述顶梁(50)的高度;所述顶梁(5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孔(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底梁(20)、交叉框架(30)、驱动件(40)和顶梁(50);
所述底梁(20)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条,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交叉框架(30)包括两个矩形框架,两所述矩形框架均包括两侧边(31)和与两侧边转动连接的连杆(32),两所述矩形框架的侧边(31)铰接,两所述矩形框架的连杆(32)始终保持平行,其中两连杆(32)的两端连接在两所述底梁(20)上,所述顶梁(50)设置有两条,另外两连杆(32)的两端与两所述顶梁(50)连接;
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连接的连杆(32)中,一根连杆(32)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转动连接,另外一根连杆(32)的两端在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上设置有供所述一根连杆(32)的两端滑动的一字孔(21),所述一字孔(21)与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驱动件(40)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并且至少与设置在所述底梁(20)的所述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连接,驱动所述连杆(32)在所述一字孔(21)内移动,以改变所述顶梁(50)的高度;所述顶梁(5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一字孔(21)内的连杆(32)的两端固定有滚珠轴承(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机高度调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孔(21)包括轴承一字孔(211)和转轴一字孔(212),所述轴承一字孔(211)设置在所述底梁(20)和顶梁(50)的内侧,其尺寸大于所述转轴一字孔(212)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向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