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7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阀座位于阀腔底部的位置与介质流入通道的相接触,阀笼则套设在阀芯的外部,阀芯的顶端与阀杆相连接,阀杆上套设有密封导向套,所述密封导向套则嵌设在阀盖的内部,密封导向套的上设有活塞,活塞外缘套设波纹管,活塞的上表面与弹性部件底座的下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底座与弹性调节部件相接触,弹性部件的中央固定有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与介质接触的阀门部件材料均为防腐蚀材料,且由于控制压力的活塞也是用防腐蚀材料制成,采用波纹管结构代替现有技术的O型密封圈得以实现高密封,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承受高压腐蚀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
本技术涉及流体
,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
技术介绍
现有高压背压溢流阀,弹簧刚度、体积过大,导致调压活塞室过大,成本高,且影响压力设置精度,另普通活塞型无法耐高压腐蚀性液体,采用金属膜片,成本很高。为此,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包括上壳体、调节装置壳体、调节螺栓、阀盖、阀芯、阀体,上壳体固定在调节装置壳体的上方,调节装置壳体固定在阀盖的上方,阀盖固定在阀体的上方,阀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连通的介质流入通道、阀腔、介质流出通道,其特征在于:阀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阀座、阀笼,所述阀座位于阀腔底部的位置与介质流入通道的相接触,阀笼则套设在阀芯的外部,阀芯的顶端与阀杆相连接,阀杆上套设有密封导向套,所述密封导向套则嵌设在阀盖的内部,密封导向套的上设有活塞,活塞外缘套设波纹管,所述活塞也位于阀盖内部,所述活塞的上表面与弹性部件底座的下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底座的上表面与弹性调节部件的一端相接触,弹性调节部件的另一端则与弹性部件上座相接触,弹性部件上座的中央固定有调节螺栓,所述弹性部件上座、弹性调节部件均位于调节装置壳体内部的空腔中,调节螺栓的顶端则穿过调节装置壳体的顶面伸入上壳体内部;所述活塞的底面与密封导向套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形成取压腔室,所述取压腔室利用取压管线与介质流入通道相连通。所述取压管线位于阀体的外部。所述阀芯与阀笼之间设有平衡密封环。所述弹性调节部件为弹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与介质接触的阀门部件材料均为防腐蚀材料,且由于控制压力的活塞也是用防腐蚀材料制成,采用波纹管结构代替现有技术的O型密封圈得以实现高密封,使本技术可以承受高压腐蚀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包括上壳体1、调节装置壳体2、调节螺栓18、阀盖3、阀芯10、阀体4,上壳体1固定在调节装置壳体2的上方,调节装置壳体2固定在阀盖3的上方,阀盖3固定在阀体4的上方,阀体4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连通的介质流入通道5、阀腔6、介质流出通道7,阀腔6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阀座8、阀笼9,所述阀座8位于阀腔6底部的位置与介质流入通道5的相接触,阀笼9则套设在阀芯10的外部,阀芯10的顶端与阀杆11相连接,阀杆11上套设有密封导向套12,所述密封导向套12则嵌设在阀盖3的内部,密封导向套12的上设有活塞13,活塞13外缘套设波纹管14,所述活塞13也位于阀盖3内部,所述活塞13的上表面与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下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上表面与弹性调节部件16的一端相接触,弹性调节部件16的另一端则与弹性部件上座17相接触,弹性部件上座17的中央固定有调节螺栓18,所述弹性部件上座17、弹性调节部件16均位于调节装置壳体2内部的空腔中,调节螺栓18的顶端则穿过调节装置壳体2的顶面伸入上壳体1内部;所述活塞13的底面与密封导向套12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形成取压腔室19,所述取压腔室19利用取压管线20与介质流入通道5相连通。本技术中取压管线20位于阀体4的外部,请补充为何取压管线不设置在阀门内部。本技术中阀芯10与阀笼9之间设有平衡密封环,使得阀芯上下介质压力动作平缓。所述的平衡密封环上设有V型开口,用于密封阀芯与阀笼之间介质流通。本技术中弹性调节部件16为弹簧,具体实施中可采用INCONELX750材料的弹簧,本技术中利用弹簧压缩阀门关,当入口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阀门逐渐被打开。再具体实施中阀笼可采用上下阀笼,利用其快换结构,提升维护的速度。本技术用于缓解主阀上游的高压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压力。如果上游的压力超过阀门设定压力,作用在活塞底座的力将客服弹簧的压缩力,阀芯从阀门底座移开,超压将逐步释放。当上游压力回归正常时,阀芯将会归位到关闭位置。而波纹管的设计用于与活塞配合,替代膜片和O型圈,提高高压腐蚀液体的中活塞间隙的密封性,在材料上可使用耐介质腐蚀的波纹管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包括上壳体(1)、调节装置壳体(2)、调节螺栓(18)、阀盖(3)、阀芯(10)、阀体(4),上壳体(1)固定在调节装置壳体(2)的上方,调节装置壳体(2)固定在阀盖(3)的上方,阀盖(3)固定在阀体(4)的上方,阀体(4)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连通的介质流入通道(5)、阀腔(6)、介质流出通道(7),其特征在于:阀腔(6)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阀座(8)、阀笼(9),所述阀座(8)位于阀腔(6)底部的位置与介质流入通道(5)的相接触,阀笼(9)则套设在阀芯(10)的外部,阀芯(10)的顶端与阀杆(11)相连接,阀杆(11)上套设有密封导向套(12),所述密封导向套(12)则嵌设在阀盖(3)的内部,密封导向套(12)的上设有活塞(13),活塞(13)外缘套设波纹管(14),所述活塞(13)也位于阀盖(3)内部,所述活塞(13)的上表面与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下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上表面与弹性调节部件(16)的一端相接触,弹性调节部件(16)的另一端则与弹性部件上座(17)相接触,弹性部件上座(17)的中央固定有调节螺栓(18),所述弹性部件上座(17)、弹性调节部件(16)均位于调节装置壳体(2)内部的空腔中,调节螺栓(18)的顶端则穿过调节装置壳体(2)的顶面伸入上壳体(1)内部;/n所述活塞(13)的底面与密封导向套(12)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形成取压腔室(19),所述取压腔室(19)利用取压管线(20)与介质流入通道(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高压腐蚀液体用背压溢流阀,包括上壳体(1)、调节装置壳体(2)、调节螺栓(18)、阀盖(3)、阀芯(10)、阀体(4),上壳体(1)固定在调节装置壳体(2)的上方,调节装置壳体(2)固定在阀盖(3)的上方,阀盖(3)固定在阀体(4)的上方,阀体(4)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连通的介质流入通道(5)、阀腔(6)、介质流出通道(7),其特征在于:阀腔(6)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阀座(8)、阀笼(9),所述阀座(8)位于阀腔(6)底部的位置与介质流入通道(5)的相接触,阀笼(9)则套设在阀芯(10)的外部,阀芯(10)的顶端与阀杆(11)相连接,阀杆(11)上套设有密封导向套(12),所述密封导向套(12)则嵌设在阀盖(3)的内部,密封导向套(12)的上设有活塞(13),活塞(13)外缘套设波纹管(14),所述活塞(13)也位于阀盖(3)内部,所述活塞(13)的上表面与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下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底座(15)的上表面与弹性调节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姆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