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49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2
提供一种阀装置,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对阀芯施加适当的力。压力调整阀(1)在调整螺纹部件(32)及引导件(36)设置有关节机构以能够调整调整螺纹部件(32)相对于引导件(36)及杆(37)的伸缩方向的姿势,该关节机构由作为圆环锥面的引导件承受面(35a)及作为环状的凸球面的抵接面(36e)构成。由此,能够使引导件(36)的轴与轴线(L)方向平行,并使调整螺纹部件(32)相对于轴线(L)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车辆空调等所使用的压力调整用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作为以往的阀装置的一例的压力调整阀901具有主体壳体910和对主体壳体910内的流体流路915进行开闭的阀芯920。此外,压力调整阀901具有:在流体流路915配置于阀芯920的下游的波纹管931;配置于波纹管931的内侧的引导件936及杆937;以及对阀芯920施加朝向关闭流体流路915的方向的力的螺旋弹簧939。阀芯920通过在流体流路915内、在主体壳体910的轴线L方向上移动来对流体流路915进行开闭。轴线L方向也是在流体流路915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波纹管931的上游端的底板部931b与阀芯920连结。在波纹管931的下游端安装有调节螺纹部件932。调节螺纹部件932安装于固定于主体壳体910的垫圈917,并与垫圈917一起构成支承波纹管931的下游端的支承机构。通过使调节螺纹部件932转动能够调节波纹管931的下游端的位置。引导件936和杆937构成了伸缩机构,引导阀芯920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杆937固定于配置为与波纹管931的底板部931b连接的弹簧支架部件938。螺旋弹簧939配置于引导件936与弹簧支架部件938之间。引导件936的下游侧的端部与调节螺纹部件932的平面状的引导件承受面935a抵接。由此,调节螺纹部件932经由引导件936承受螺旋弹簧939的力,螺旋弹簧939经由弹簧支架部件938及底板部931b对阀芯920施加力。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像这样的以往的压力调整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2137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压力调整阀901中,通过使调节螺纹部件932的引导件承受面935a配置为与轴线L方向正交,从而引导件936的轴及杆937的轴与轴线L平行。由此,阀芯920被引导为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在轴线L方向上对阀芯920施加适当的力。但是,在调节螺纹部件932因加工、安装的公差的影响而相对于轴线L方向倾斜的情况下,无法使上述引导件承受面935a配置为与轴线L方向正交,引导件936的轴及杆937的轴可能相对于轴线L方向倾斜。在该情况下,引导件936及杆937的伸缩方向相对于轴线L方向倾斜,从而不能对阀芯920施加适当的力。因此,必须要缩小公差来抑制调节螺纹部件932的倾斜,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对阀芯施加适当的力的阀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具有: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设置于流体流路;阀芯,该阀芯配置于所述流体流路并能够移动,对于所述流体流路进行开闭;波纹管,该波纹管在所述流体流路配置于所述阀芯的下游侧,该波纹管的上游端与所述阀芯连结;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所述波纹管的下游端,并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支承该下游端;以及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配置于所述波纹管内,包含杆和将该杆支承为能够滑动的筒状的引导,其中,在所述支承机构内、或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关节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支承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的姿势。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所述关节机构具有圆环锥面和环状的凸球面,该圆环锥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一方,该环状的凸球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的另一方,且能够与所述圆环锥面遍及整周地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所述关节机构具有环状的凹球面和环状的凸球面,该环状的凹球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一方,该环状的凸球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方,且该环状的凸球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环状的凹球面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承机构内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具有:固定部、安装部及球,该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主体壳体,该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波纹管,该球夹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关节机构具有所述球和圆环锥面,该圆环锥面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方,且能够与所述球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支承机构内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具有:固定部、安装部及球,该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主体壳体,该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波纹管,该球夹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关节机构具有所述球和环状的凹球面,该环状的凹球面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方,且该环状的凹球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球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波纹管的上游端安装有圆板状的连结板,所述连结板被保持于所述阀芯,且能够在径向上移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支承机构内、或支承机构与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关节机构,以调整支承机构相对于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的姿势。由此,通过关节机构,能够调整支承机构的姿势,使支承机构相对于伸缩方向倾斜。因此,即使在支承机构因加工、安装的公差的影响而相对于阀芯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阀芯的移动方向平行。由此,变得不需要缩小公差,从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对阀芯施加适当的力。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阀装置的压力调整阀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压力调整阀的垫圈的图。图3是图1的压力调整阀的调整螺纹部件及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1的压力调整阀的阀芯及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阀装置的压力调整阀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压力调整阀的调整螺纹部件及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以往的阀装置的剖视图。符号说明(第一实施例)1…压力调整阀、10…主体壳体、11…壳体主体部、11a、11b…台阶部、12…入口侧端部、12a入口流路、13…中间部、13a…中间流路、14…出口侧端部、15…阀座、16…壳体出口部、16a…出口流路、17…垫圈、18…环状部、18a…内螺纹、19…脚部、20…阀芯、21…小径部、21a…流通孔、21b…内侧流路、22…大径部、23…突部、24…爪部、30…波纹管组件、31…波纹管、31a…侧壁部、31b…底板部、32…调整螺纹部件、33…螺纹部、33a…外螺纹、34…盖部、35…引导件承受凹部、35a…引导件承受面、36…引导件、36a…引导件主体部、36b…底壁部、36c…抵接部、36d…贯通孔、36e…抵接面、37…杆、37a…主体部、37b…轴部、38…弹簧支架部件、38a…圆筒部、38b…环状凸缘部、39…螺旋弹簧、40…连结板、41…螺母(第二实施例)2…压力调整阀、132…调整螺纹部件、133…螺纹部、133a…外螺纹、133b…收容孔、133c…底面、134…盖部、134a…球承受面、135…引导件承受凹部、135a…引导件承受面、136…引导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装置,具有:/n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设置于流体流路;/n阀芯,该阀芯配置于所述流体流路并能够移动,对所述流体流路进行开闭;/n波纹管,该波纹管在所述流体流路配置于所述阀芯的下游侧,该波纹管的上游端与所述阀芯连结;/n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所述波纹管的下游端,并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支承该下游端;以及/n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配置于所述波纹管内,包含杆和将该杆支承为能够滑动的筒状的引导件,该阀装置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支承机构内、或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关节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支承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的姿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3 JP 2019-0713741.一种阀装置,具有:
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设置于流体流路;
阀芯,该阀芯配置于所述流体流路并能够移动,对所述流体流路进行开闭;
波纹管,该波纹管在所述流体流路配置于所述阀芯的下游侧,该波纹管的上游端与所述阀芯连结;
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安装于所述波纹管的下游端,并相对于所述主体壳体支承该下游端;以及
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配置于所述波纹管内,包含杆和将该杆支承为能够滑动的筒状的引导件,该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机构内、或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关节机构,以能够调整所述支承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的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
所述关节机构具有圆环锥面和环状的凸球面,该圆环锥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一方,该环状的凸球面设置于所述支承机构及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方,且能够与所述圆环锥面遍及整周地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结部设置有所述关节机构,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恒片山俊治浅野裕贵庄田光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