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1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护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两相对的第三拼接端、第四拼接端;所述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的至少第一拼接端的下部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使第一拼接端形成上部为压块、下部为压槽的结构,且当所述本体翻转180°后,所述压块正好填充所述压槽的空间。砖本体至少一侧设置有压块,通过压块与压槽的配合,实现至少相邻两排的砌砖形成压制机构,不会发生上翘或下陷,且砌砖整体结构易于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护坡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坡面防护
,具体来说是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护坡。
技术介绍
山体边坡、道路边坡,水体边坡,如果不进行坡面的防护,很容易造成边坡坍塌、滑坡、水土流失的灾害。在特殊环境下,像流速较大的河道床底、长期浸泡在水下的边坡、易冲刷边坡、软土流沙地质等边坡防护,很多采用传统的水泥、浆砌石、混泥土护坡,其硬性防护,隔离了土壤、水体、植物之间的物质交换,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来,用生态砌块代替传统护坡,较好地解决了透水、透气和植物生长的生态问题,但在护坡的稳定性方面,现有的生态砌块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解决护坡稳定性的问题,1、通过辅助材料,穿钢丝绳,让护坡砌块连成整体;2、通过砌块自带锁扣,防止砌块的滑移;3、在水下部分,采用加大砌块体积和重量,去掉砌块上的孔洞,防止坡土流失,形成重力式无孔洞的护坡;这三种方式都有不同的弊端,第1种施工麻烦;第2种通过锁扣虽然防止了砌块沿着坡面滑移,但不能防止砌块的上翘和下沉;第3种,虽然砌块本身以及砌块之间铺设时没有孔洞,但不能防止砌块的上翘和下沉。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护坡砌砖有空心和实体两大类产品,空心砌块生态效果好,可以生长植物,实体砌块防护性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上翘和下沉设计,便于制作的砌砖。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两相对的第三拼接端、第四拼接端;所述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的至少第一拼接端的下部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使第一拼接端形成上部为压块(11)、下部为压槽(12)的结构,且当所述本体(1)翻转180°后,所述压块(11)正好填充所述压槽(12)的空间。优选的,所述压块(11)的下表面朝向第二拼接端的部分还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有扣槽(13),使得所述压块(11)下表面剩余部分形成搭扣(14),与扣槽(13)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拼接端与第一拼接端为以本体(1)的第一拼接端与第二拼接端的两端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拼接端与第一拼接端为以本体(1)中心点为对称点的中心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本体(1)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有流通孔(15)。优选的,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构造有防滑槽(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应用上述的轴对称砌砖;所述护坡包括沿坡面长度方向铺设的多排砌砖以品字形排布,相邻排的砌砖第一拼接端相对并扣接或第二拼接端相对并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一种抗冲刷生态护坡,应用上述的中心对称砌砖;所述护坡包括沿坡面长度方向铺设的多排砌砖以品字形排布,相邻排依次扣接即可。优选的所述护坡包括水下护坡(21)和水上护坡(22);所述水下护坡(21)同排相邻两块砌砖抵接,水上护坡(22)同排相邻两块砌砖之间留有绿植种植间隙(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砖本体至少一侧设置有压块,通过压块与压槽的配合,实现至少相邻两排的砌砖形成压制机构,不会发生上翘或下陷,且砌砖整体结构易于制作;2.扣槽和搭扣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护坡的稳定性,不易下滑;3、在本体两侧设置对称的压块,采用正反交错铺设形成的护坡,稳定性好,不易上翘、下陷、下滑;4、采用中心对称结构的砌砖,铺设方便,依次搭接即可,且护坡整体性好,稳定性高,不易上翘、下陷、下滑;5、通过开设流通孔和防滑槽,便于护坡处于水下部分水体流通,及提高护坡上行人的安全性;同时还能降低砌砖自重,节约材料;6、护坡采用品字形铺设,形成连锁结构,且水下部分砌砖紧密抵接,避免土体流失,水上部分留有种植间隙,便于绿化环境。种植间隙可根据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来调整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砌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图1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砌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图2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砌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采用图5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砌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采用图7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砌砖双面开设防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采用图9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砌砖单面开设防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采用图11砌砖铺设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采用实施例2中砌砖的护坡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采用实施例3中砌砖的护坡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采用实施例4中砌砖的护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包括本体1;本实施例中本体1大体为长方体结构或正方体结构。本体1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两相对的第三拼接端、第四拼接端;其中第一拼接端的下部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使第一拼接端形成上部为压块11、下部为压槽12的结构,且当本体1翻转180°后,压块11正好填充压槽12的空间。第二拼接端为竖直面,或者斜面均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砌砖,在铺设时,为了使相邻排的砌砖形成相互压制配合关系,本实施的砌砖在实际应用时,沿坡面长度的多排砌砖采用正反面颠倒的方式品字形铺设,也就是一排砌砖正面朝上,下一排砌砖反面朝上。具体为第一排与第二排第一拼接端相对,这样压块11和压槽12正好配合,形成压制结构,第二排的第二拼接端与第三排的第二拼接相对,形成抵接结构,当第二拼接端为斜面时,同样可以形成压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拼接端为斜面,压块11的端面可以为与第二拼接端平行的斜面,也可以为与第二拼接端轴对称的斜面,相对于,压槽12的端面与压块11端面倾斜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三拼接端和第四拼接端平面配合面,弧面配合,也可以为异形配合面。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相邻排砌砖之间的牵制力度,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压块11的下表面朝向第二拼接端的部分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有扣槽13,使得压块11下表面剩余部分形成搭扣14,与扣槽13配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重力作用下,至少通过采用搭扣14与扣槽13配合的两排砌砖形成整体,无法脱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坡的稳定性。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两相对的第三拼接端、第四拼接端;所述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的至少第一拼接端的下部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使第一拼接端形成上部为压块(11)、下部为压槽(12)的结构,且当所述本体(1)翻转180°后,所述压块(11)正好填充所述压槽(12)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两相对的第三拼接端、第四拼接端;所述第一拼接端、第二拼接端的至少第一拼接端的下部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使第一拼接端形成上部为压块(11)、下部为压槽(12)的结构,且当所述本体(1)翻转180°后,所述压块(11)正好填充所述压槽(12)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1)的下表面朝向第二拼接端的部分还自第三拼接端至第四拼接端贯通有扣槽(13),使得所述压块(11)下表面剩余部分形成搭扣(14),与扣槽(13)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端与第一拼接端为以本体(1)的第一拼接端与第二拼接端的两端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端与第一拼接端为以本体(1)中心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晴航张玉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