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930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恰当地维持线圈的沿间距方向相邻的扁线的节段的距离。通过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制造电抗器,上述电抗器具备:线圈,通过被绝缘膜被覆的扁线卷绕而形成,并具有平坦面;和冷却器,与平坦面对置,并在平坦面中线圈外周侧的扁线的绝缘膜被除去。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所述的形成工序:将棒按压于在平坦面中沿间距方向排列的扁线的多个节段的线圈内周侧的短边,来将在间距方向增厚了的增厚部形成于节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冷却器与扁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的平坦面对置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冷却器与将扁线卷绕为棱柱形状的线圈的平坦面对置的电抗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电抗器中,构成线圈的扁线被绝缘膜遮盖,以便不与在间距方向相邻的扁线短路。另一方面,若在扁线被覆有绝缘膜,则从线圈向冷却器的导热效率降低。因此,在线圈的与冷却器对置的平坦面线圈外周侧的扁线的绝缘膜被除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92313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电抗器中,为了提高从线圈向冷却器的导热效率,在扁线中的与冷却器对置的平坦面的线圈外周侧除去了绝缘膜。然而,若扁线在间距方向紧密地卷绕,则相邻的节段(扁线的节段)接触,被除去了绝缘膜的部分有可能短路。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将在线圈的间距方向相邻的扁线的节段的距离恰当地维持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电抗器具备线圈和冷却器。线圈是被绝缘膜被覆的扁线卷绕而成的部件。线圈具有平坦面。冷却器与平坦面对置。在线圈的平坦面中,线圈外周侧的扁线的绝缘膜被除去。在本说明书中,将线圈的扁线的一部分称为“节段”。在线圈的平坦面,扁线的多个节段沿间距(pitch)方向排列。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具备将棒按压于在平坦面中沿间距方向排列的扁线的多个节段的线圈内周侧的短边来将沿间距方向增厚了的增厚部形成于节段的形成工序。在上述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将沿间距方向增厚了的增厚部形成于节段,使得增厚部与在间距方向相邻的节段接触。由于将棒按压于节段的线圈内周侧的短边,所以增厚部形成于线圈内周侧。在线圈内周侧,由于节段被绝缘膜被覆,所以即使相邻的节段接触,也能确保绝缘性。另一方面,除了增厚部以外,在间距方向相邻的节段分离。在线圈外周侧相邻的节段之间可确保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在被除去了绝缘膜的线圈外周侧相邻的节段接触这一情况,能够抑制短路。附图说明图1是通过实施例1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图2是通过实施例1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并且表示除去了铁心(core)和树脂罩的状态。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用于对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沿着图9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通过实施例4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抗器所具备的线圈的立体图。图12是通过实施例5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抗器所具备的线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预先列举将要说明的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其中,以下记载的技术要素是分别独立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有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组合。(特征1)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中,可以至少在一个节段形成有多个增厚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间距方向上相邻的节段在多个部位接触。因此,能够大致平行地保持相邻的节段。(特征2)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中,分别设置于在间距方向上相邻的节段的增厚部可以在从轴线方向上观察线圈时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间距方向上相邻的节段,设置于每一个节段的增厚部彼此不会接触。在增厚部,存在伴随着节段的变形绝缘膜也变形从而绝缘膜变薄的情况。通过设置于相邻的节段的增厚部彼此不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因变形而绝缘膜变薄的部分彼此接触,可靠地确保在间距方向上相邻的节段间的绝缘性。(特征3)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卷绕扁线时形成增厚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卷绕扁线时同时形成增厚部,从而能够抑制电抗器的制造工序中的工序数的增加。【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抗器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在本实施例中制造的电抗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电抗器2的立体图。电抗器2是在铁心20卷绕有线圈5的无源元件。在图1中,铁心20和线圈5被树脂罩3覆盖而看不到。电抗器2例如被用在搭载于电动汽车的斩波式的升压转换器。电动汽车的行驶用马达能够进行数十千瓦的输出,在电抗器2的线圈5流动数十千瓦的电力。供大电力流动的线圈5的发热量大。因此,电抗器2具备冷却器6。在图2中示出除去了树脂罩3和铁心20的电抗器2的立体图。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在图2中,用虚拟线描绘了铁心20。参照图2、图3对电抗器2的构造进行说明。通过将扁线4卷绕为棱柱形状而形成线圈5。线圈5是将扁线4沿边(Edgewise)卷绕而成的。沿边是指使扁平矩形的宽幅面朝向线圈轴线方向来卷绕的缠绕方法。线圈轴线方向是指线圈轴线的延伸方向,是图中的坐标系的X方向。线圈5具有四棱柱形状,具有四个平侧面。“线圈5的平侧面”是指与线圈5的轴线Ca平行的平坦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朝向图中的坐标系的+Z方向的平侧面称为上表面5a,将朝向-Z方向的平侧面称为下表面5d。另外,将朝向+Y方向的平侧面称为右侧面5b,将朝向-Y方向的平侧面称为左侧面5c。在线圈5形成有增厚部32。对于增厚部32将在后面进行详述。冷却器6隔着绝缘散热层12与线圈5的下表面5d对置。换言之,线圈5的下表面5d隔着绝缘散热层12与冷却器6热接触。另外,铁心20的下表面隔着绝缘散热层13与冷却器6热接触。在冷却器6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7。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冷却器6的下表面面向制冷剂流路,翅片7暴露于液体制冷剂。绝缘散热层12、13由具有耐热性和柔软性的硅橡胶制作。由于线圈5和冷却器6都是金属制,所以即使直接触碰也产生缝隙。鉴于此,在线圈5与冷却器6之间夹有柔软的绝缘散热层12,对从线圈5向冷却器6的导热进行辅助。绝缘散热层13也具有相同的目的。但是,由于线圈5发热,所以从线圈5的下表面5d向冷却器6的导热效率特别影响线圈5的冷却性能。因此,希望从线圈5向绝缘散热层12的导热效率高。在图4中示出了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的一部分。图3的轴线Ca与图中的坐标系的X轴平行地延伸。图4是构成线圈5的下表面5d的部位的局部剖视图,仅表示了线圈5的轴线Ca的方向的一部分。另外,图4是将线圈5在未形成后述的增厚部32的部分切开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构成线圈5的扁线4的片断部分称为“节段30”。换言之,为了便于说明,构成线圈5的扁线4能够分割为多个节段30。以下,线圈5的下表面5d由在轴线Ca的方向(线圈5的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节段30构成。线圈5的扁线4被绝缘膜41被覆,可确保在间距方向相邻的节段30之间的绝缘。在图4中,仅对最右侧的节段标注了附图标记30,对其他节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抗器具备:/n线圈,通过被绝缘膜被覆的扁线卷绕而形成,并具有平坦面;和/n冷却器,与所述平坦面对置,/n并在所述平坦面中线圈外周侧的所述扁线的所述绝缘膜被除去,/n其中,/n所述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所述的形成工序:将棒按压于在所述平坦面中沿间距方向排列的所述扁线的多个节段的线圈内周侧的短边,来将在所述间距方向增厚了的增厚部形成于所述节段。/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8 JP 2019-0737551.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抗器具备:
线圈,通过被绝缘膜被覆的扁线卷绕而形成,并具有平坦面;和
冷却器,与所述平坦面对置,
并在所述平坦面中线圈外周侧的所述扁线的所述绝缘膜被除去,
其中,
所述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所述的形成工序:将棒按压于在所述平坦面中沿间距方向排列的所述扁线的多个节段的线圈内周侧的短边,来将在所述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芹泽和实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