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08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固定柱和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外部缠绕有丙纶倍捻丝主体,所述收线架上设置有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和L型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腔体和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嵌入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卡紧机构,便于固定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的线头,避免了传统的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线头一般会直接系在收线架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将系在收线架上的线头进行松开,如此往复使用操作麻烦,而且还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误将线头系成死结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了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收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丙纶倍捻丝,因其具有强度高、质轻、热收缩均匀、阻燃、抗老化、导热性低、耐磨、耐海水腐蚀等特点,丙纶倍捻丝具有色差小、色牢度好、强度高等优点,因此丙纶倍捻丝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绳、工业吊带、工业用布、缆绳、集装袋、抗裂工程纤维、高压消防水带、输送带、工业缝纫线、聚丙烯抗裂纤维等领域,是替代涤纶、锦纶、乙纶、尼龙的新型理想化纤材料,丙纶倍捻丝在生产加工的时候,需要用专门的收线装置来对丙纶倍捻丝进行缠绕收线。现有的收线盘上缠绕有丙纶倍捻丝,在缠绕完毕后,丙纶倍捻丝的线头一般会直接系在收线架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将系在收线架上的线头进行松开,然后才能使用,如此往复使用操作麻烦,降低了操作效率,不利于生产进度,而且有时候操作人员还会误将线头系成死结,导致更不方便打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收线盘上缠绕有丙纶倍捻丝,在缠绕完毕后,丙纶倍捻丝的线头一般会直接系在收线架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将系在收线架上的线头进行松开,然后才能使用,如此往复使用操作麻烦,降低了操作效率,不利于生产进度,而且有时候操作人员还会误将线头系成死结,导致更不方便打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固定柱和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外部缠绕有丙纶倍捻丝主体,所述收线架上设置有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和L型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腔体和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嵌入的凹槽,所述L型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端部穿过所述腔体并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T型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T型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T型杆的外部还设置有两组挡块,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夹板。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还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嵌入杆,所述T型杆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嵌入杆的端部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杆的顶部设置有手环。优选的,所述收线盘的一侧设置有摇把。优选的,所述收线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橡胶把手和摩擦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收线架的表面设置有两组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多组螺栓,所述螺栓的工作端穿过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收线盘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卡紧机构,便于固定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端部的线头,避免了传统的丙纶倍捻丝主体的线头一般会直接系在收线架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将系在收线架上的线头进行松开,如此往复使用操作麻烦,而且还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误将线头系成死结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了生产进度。(2)本技术嵌入杆、手环、活动槽和嵌入槽相结合,便于在将T型杆向左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嵌入杆可以固定T型杆,避免了要用手一直要拉住T型杆的情况,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L型块、T型杆和嵌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L型块、T型杆和固定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橡胶块;2、收线盘;3、挡板;4、摇把;5、橡胶把手;6、固定柱;7、收线架;8、丙纶倍捻丝主体;9、支脚;10、滚轮;11、固定块;12、T型杆;13、L型块;14、弹簧;15、挡块;16、手环;17、嵌入杆;18、第一夹板;19、第二夹板;20、滑槽;21、活动槽;22、腔体;23、嵌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7、固定柱6和收线盘2,收线盘2的外部缠绕有丙纶倍捻丝主体8,收线架7上设置有供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固定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11和L型块13,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22和供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嵌入的凹槽,L型块1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T型杆12,T型杆12的端部穿过腔体22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T型杆1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4,T型杆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板18,T型杆12的外部还设置有两组挡块15,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夹板19,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卡紧机构,便于固定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的线头,避免了传统的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线头一般会直接系在收线架7上,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将系在收线架7上的线头进行松开,如此往复使用操作麻烦,而且还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误将线头系成死结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了生产进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11的内部还开设有活动槽21,活动槽21的内部设置有嵌入杆17,T型杆12的内部开设有供嵌入杆17的端部嵌入的嵌入槽23,嵌入杆17的顶部设置有手环16,本技术嵌入杆17、手环16、活动槽21和嵌入槽23相结合,便于在将T型杆12向左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嵌入杆17可以固定T型杆12,避免了要用手一直要拉住T型杆12的情况,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线盘2的一侧设置有摇把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线架7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橡胶把手5和摩擦橡胶块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线架7的表面设置有两组支脚9,支脚9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柱6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表面设置有多组螺栓,螺栓的工作端穿过挡板3并延伸至收线盘2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先握住手环16向上提,带动嵌入杆17跟着向上移动,随后握住T型杆12向左移动,T型杆12带动第一夹板18和两组挡块15跟着向左移动,这时弹簧14受到两组挡块15的挤压开始压缩,当T型杆12向左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这时向下移动手环16,带动嵌入杆17的端部跟着向下移动并嵌入嵌入槽23内,嵌入杆17的端部便固定T型杆12;随后将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线头放置在固定块11中的凹槽内,并处于第二夹板19的左侧,再向上移动手环16,带动嵌入杆17的端部向上移动并脱离嵌入槽23,这时弹簧14回伸,推动两组挡块15向右移动,带动T型杆12向右移动,T型杆12带动第一夹板18向右移动,接着第一夹板18接触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线头并将其夹紧,即可固定,便于固定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的线头,避免了传统的丙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7)、固定柱(6)和收线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2)的外部缠绕有丙纶倍捻丝主体(8),所述收线架(7)上设置有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11)和L型块(13),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22)和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嵌入的凹槽,所述L型块(1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T型杆(12),所述T型杆(12)的端部穿过所述腔体(22)并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T型杆(1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4),所述T型杆(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板(18),所述T型杆(12)的外部还设置有两组挡块(15),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夹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7)、固定柱(6)和收线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2)的外部缠绕有丙纶倍捻丝主体(8),所述收线架(7)上设置有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块(11)和L型块(13),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22)和供所述丙纶倍捻丝主体(8)的端部嵌入的凹槽,所述L型块(1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T型杆(12),所述T型杆(12)的端部穿过所述腔体(22)并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T型杆(1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4),所述T型杆(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板(18),所述T型杆(12)的外部还设置有两组挡块(15),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夹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丙纶倍捻丝生产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还开设有活动槽(21),所述活动槽(2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兆和李咏虎祁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禹水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