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所述绕线机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护框的端部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螺孔,所述防护框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绕线机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内部的贯穿槽,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内部的螺栓,所述螺栓与螺孔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装置,使得绕线机在进行丙纶线收线时,收线设备会被防护框与防护网隔离,避免了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不小心会被缠绕轴绞住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丙纶丝高强度、低伸度的特点,丙纶丝都要进过拉丝加工过程后进入最后的收线过程。现有的绕线机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绕线机在对高强丙纶线进行收线时,缠绕设备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的,没有设置任何防护装置,当工作人员在进行收线时,很有可能绞到手,导致危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绕线机在对高强丙纶线进行收线时,缠绕设备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的,没有设置任何防护装置,当工作人员在进行收线时,很有可能绞到手,导致危险的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所述绕线机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护框的端部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螺孔,所述防护框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绕线机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内部的贯穿槽,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内部的螺栓,所述螺栓与螺孔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侧设置有取线门,所述取线门与防护框之间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取线门的表面固定有限位件,所述防护框的表面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固定件的内部与限位件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杆与固定件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限位件与取线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PVC材质构件,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一厘米。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的底部设置有轴承。优选的,所述绕线机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操作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装置,使得绕线机在进行丙纶线收线时,收线设备会被防护框与防护网隔离,避免了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不小心会被缠绕轴绞住的危险。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取线门,使得高强丙纶线在完成收线后,可以通过设计的固定轴、限位件、固定件和限位杆打开取线门,然后取出缠绕好的高强丙纶线,不需要再把防护框拆卸下来取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取线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绕线机;2、防护框;3、防护网;4、凹槽;5、螺孔;6、贯穿孔;7、贯穿槽;8、螺栓;9、取线门;10、固定轴;11、限位件;12、固定件;13、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1,绕线机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2,防护框2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3,绕线机1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4,防护框2的端部与凹槽4卡合连接,凹槽4的内壁开设有螺孔5,防护框2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6,绕线机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4内部的贯穿槽7,贯穿孔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7内部的螺栓8,螺栓8与螺孔5卡合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装置,使得绕线机在进行丙纶线收线时,收线设备会被防护框2与防护网3隔离,避免了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不小心会被缠绕轴绞住的危险。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1,绕线机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2,防护框2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3,绕线机1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4,防护框2的端部与凹槽4卡合连接,凹槽4的内壁开设有螺孔5,防护框2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6,绕线机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4内部的贯穿槽7,贯穿孔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7内部的螺栓8,螺栓8与螺孔5卡合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装置,使得绕线机在进行丙纶线收线时,收线设备会被防护框2与防护网3隔离,避免了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不小心会被缠绕轴绞住的危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框2的内侧设置有取线门9,取线门9与防护框2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0,取线门9的表面固定有限位件11,防护框2的表面固定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贯穿固定件12的内部与限位件11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取线门9,使得高强丙纶线在完成收线后,可以通过设计的固定轴10、限位件11、固定件12和限位杆13打开取线门9,然后取出缠绕好的高强丙纶线,不需要再把防护框2拆卸下来取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13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限位杆13与固定件12的内壁贴合,便于限位杆13在固定件12内部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件11为金属材质构件,限位件11与取线门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便于打开取线门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网3为PVC材质构件,防护网3的孔径为一厘米,通过防护网3对绕线机1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框2的内部设置有收线轮,收线轮的底部设置有轴承,通过收线轮收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绕线机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操作箱,通过操作箱操作绕线机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安装防护框2时,先把防护框2贴合在绕线机1的表面上,使得防护框2的端部卡入凹槽4的内部,接着把螺栓8依次贯穿贯穿槽7和贯穿孔6的内部与螺孔5贴合,然后拧紧螺栓8,使其与螺孔5进行卡合,即可把防护框2安装到绕线机1上,在需要拆卸防护框2时,先拧松螺栓8,使其与螺孔5分离,接着把螺栓8从贯穿孔6和贯穿槽7的内部依次拉出,然后拉动防护框2,使其端部与凹槽4分离,即可把防护框2从绕线机1上拆卸下来,在需要取出缠绕好的高强丙纶线时,先提起限位杆13,使其从限位件11的内部退出,缩入固定件12的内部并解除对取线门9的限位,接着拨动限位件11,使其带动取线门9以固定轴10为圆心旋转打开防护框2,然后把缠绕好的高强丙纶线从绕线机1上取下,再然后取线门9与固定轴10为圆心旋转闭合防护框2,随后在松开限位杆13,使其卡入限位件11的内部对取线门9进行限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2),所述防护框(2)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3),所述绕线机(1)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4),所述防护框(2)的端部与凹槽(4)卡合连接,所述凹槽(4)的内壁开设有螺孔(5),所述防护框(2)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6),所述绕线机(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4)内部的贯穿槽(7),所述贯穿孔(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7)内部的螺栓(8),所述螺栓(8)与螺孔(5)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绕线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2),所述防护框(2)的内侧固定有防护网(3),所述绕线机(1)的侧面对称开设有凹槽(4),所述防护框(2)的端部与凹槽(4)卡合连接,所述凹槽(4)的内壁开设有螺孔(5),所述防护框(2)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孔(6),所述绕线机(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至凹槽(4)内部的贯穿槽(7),所述贯穿孔(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贯穿槽(7)内部的螺栓(8),所述螺栓(8)与螺孔(5)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丙纶线加工用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2)的内侧设置有取线门(9),所述取线门(9)与防护框(2)之间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取线门(9)的表面固定有限位件(11),所述防护框(2)的表面固定有固定件(12),所述固定件(1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贯穿固定件(12)的内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兆和,李咏虎,祁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禹水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