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0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包括前端下料结构,前端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弹性复位结构、转动部以及固定部,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承载部连接,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固定部连接,转动部与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相连接,还包括连杆、摆动件以及传动结构,连杆的一端与转动部连接,传动结构设置在连杆的另一端与摆动件的一端连接,摆动件的一端与餐具卡接,摆动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结构啮合,拉动餐具时,摆动件升起使与之啮合的传动结构转动,从而使连杆带动前端下料结构的转动部转动,然后使弹性复位结构牵动承载部,承载部偏离餐具,以此下料,这样能防止餐具卡在料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摆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餐具自动取用器,但这种餐具取用器是通过电运行的,倘若出现暂时性的停电,餐具的供应将会出现问题。以往的餐具取用器中的下料结构是通过在餐具取用器中设置一个推动件,通过推动件推动最底层的餐具使最底层的餐具偏离承接餐具的托块,以此下料。但是由于一次性餐具大部分都是热塑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容易发生形变,而由于托块的位置是固定的,有些变形的餐具则容易卡在料仓内部难以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摆动下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包括前端下料结构,所述前端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弹性复位结构、转动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相连接,还包括连杆、摆动件以及传动结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传动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托件、第二托件、第三托件以及第四托件,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以及第四弹片,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块以及第二转块,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联动杆以及第二联动杆,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部以及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块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托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第二托件位于未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未下落的餐具。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托件连接,所述第四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托件连接,所述第三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托件与所述第四托件位于已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已下落的餐具。所述第三托件与所述第四托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第二托件下方。所述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为齿轮,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齿纹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能分别与所述齿纹结构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摆动下料装置,摆动件的一端与餐具卡接,摆动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结构啮合,拉动餐具时,摆动件升起使与之啮合的传动结构转动,从而使连杆带动前端下料结构的转动部转动,然后使弹性复位结构牵动承载部,承载部偏离餐具,以此下料,这样能防止餐具卡在料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端下料结构的载料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端下料结构的下料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小摆块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小摆块的偏转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包括前端下料结构,前端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1、弹性复位结构2、转动部3以及固定部4,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端与承载部1连接,弹性复位结构2的另一端与固定部4连接,转动部3与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侧相连接,还包括连杆5、摆动件6以及传动结构7,连杆5的一端与转动部3连接,传动结构7设置在连杆5的另一端与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摆动件6的一端与餐具卡接,摆动件6的另一端与传动结构7啮合,拉动餐具时,摆动件6升起使与之啮合的传动结构7转动,从而使连杆5带动前端下料结构的转动部3转动,然后使弹性复位结构2牵动承载部1,承载部1偏离餐具,以此下料,这样能防止餐具卡在料仓。承载部1包括第一托件11、第二托件12、第三托件13以及第四托件14,弹性复位结构2包括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转动部3包括第一转块31以及第二转块32,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块41与第二固定块42,连杆5包括第一联动杆51以及第二联动杆52,传动结构7包括第一传动部71以及第二传动部72。第一传动部71设置在第一联动杆51的一端与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第一联动杆51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块31连接,第二传动部72设置在第二联动杆52的一端与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第二联动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块32连接,第一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的一侧,第二弹片2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42的一侧,第一弹片21的另一端与第一托件11连接,第二弹片22的另一端与第二托件12连接,第一弹片21抵接于第一转块31的一侧,第二弹片22抵接于第二转块32的一侧,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位于未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未下落的餐具。如图2、图3所示,将餐具从摆动件6处拉出时,摆动件6上移,且使与之啮合的第一传动部71、第二传动部72转动,然后通过第一联动杆51与第二联动杆52传动分别使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朝逆时针、顺时针转动,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将第一弹片21与第二弹片22向外顶出,使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之间的距离拉大,以致无法承托餐具,使餐具下落。这样就算是已经变形的餐具,也能落下,不会卡在料仓内。第三弹片2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的另一侧,第四弹片2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42的另一侧,第三弹片23的另一端与第三托件13连接,第四弹片24的另一端与第四托件14连接,第三弹片23抵接于第一转块31的另一侧,第四弹片24抵接于第二转块32的另一侧,第三托件13与第四托件14位于已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已下落的餐具。第三托件13与第四托件14分别位于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下方。如图2、图3所示,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朝逆时针、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弹片23、第四弹片24分别带动第三托件13、第四托件14向内靠拢,以此接住从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掉落的餐具。接着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复位使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承托了未下落的餐具的同时完成了下料。这样能避免多个餐具落下,从而卡在料仓的情况。第一传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包括前端下料结构,所述前端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1)、弹性复位结构(2)、转动部(3)以及固定部(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4)连接,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5)、摆动件(6)以及传动结构(7),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3)连接,所述传动结构(7)设置在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包括前端下料结构,所述前端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1)、弹性复位结构(2)、转动部(3)以及固定部(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4)连接,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5)、摆动件(6)以及传动结构(7),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3)连接,所述传动结构(7)设置在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包括第一托件(11)、第二托件(12)、第三托件(13)以及第四托件(1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包括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所述转动部(3)包括第一转块(31)以及第二转块(32),所述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块(41)与第二固定块(42),所述连杆(5)包括第一联动杆(51)以及第二联动杆(52),所述传动结构(7)包括第一传动部(71)以及第二传动部(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71)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杆(51)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块(3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72)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杆(52)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块(32)连接,所述第一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茂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歌乐电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