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轨式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01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轨式运动机构,主要涉及机器人智能巡检领域。包括轨道、机器人本体,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单角钢轨道,两条所述单角钢轨道中的其中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左端,另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右端,所述单角钢轨道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与水平部的底面抵接的纵向抱紧轮、与竖直部的内侧面抵接的横向抱紧轮、与水平部的顶面抵接的主动轮,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带式输送机,体积小,运输方便,受安装空间的影响较小,便于安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轨式运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智能巡检领域,具体是卧轨式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带式输送机技术发展迅速,意见应用到了诸多领域,为了保证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作业,需要沿途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定时巡检,但巡检路程一般较长,且沿途环境复杂,无法保障巡检工人的人身安全,所以,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巡检机器人通过固定轨道,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往复式巡检,用以代替人工,实现安全作业。但是,现有的巡检机器人的体积较大,只适用于一些较大的带式输送机,而一些小的带式输送机受安装空间的影响,导致机器人无法布置,而且巡检机器人体积太大,使得运输困难,安装操作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煤矿、冶金、钢铁、化工、粮食、水泥、电力、建材、港口等带式输送机设备的全天候24小时智能巡检的卧轨式运动机构,能够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带式输送机,体积小,运输方便,受安装空间的影响较小,便于安装操作。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卧轨式运动机构,包括轨道、机器人本体,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单角钢轨道,两条所述单角钢轨道中的其中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左端,另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右端,所述单角钢轨道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与水平部的底面抵接的纵向抱紧轮、与竖直部的内侧面抵接的横向抱紧轮、与水平部的顶面抵接的主动轮,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纵向抱紧轮包括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内安装有与水平部的底面抵接的第一轮子,所述U型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螺丝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螺丝相适应的螺纹孔,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与第一螺丝相适应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横向抱紧轮为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优选的,所述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与机器人本体铰接,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与竖直部的内侧面抵接的第二轮子,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螺丝,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第二螺丝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螺丝的头部抵接,另一端与机器人本体的内壁抵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两条单角钢轨道之间的距离固定,将水平部限定在纵向抱紧轮与主动轮之间,电机通过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到主动轮上,主动轮通过机器人本体的重力和纵向抱紧轮的弹力与轨道产生的摩擦力向前(或后)运动,利用横向抱紧轮夹紧轨道,使机器人本体保持平稳。同时,当横向抱紧轮采用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时,可以使机器人本体在通过轨道连接处的凸起部分时轮子弹起,越过障碍,根据带式输送机的长度,架设不同长度的轨道,能够适用于各种长度的带式输送机,受安装空间的影响较小,便于安装操作,且机器人本体的体积小,便于运输。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纵向可压缩式抱紧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机器人本体;2、单角钢轨道;21、水平部;22、竖直部;3、纵向抱紧轮;31、U型支撑架;32、第一轮子;33、连接板;34、第一螺丝;4、横向抱紧轮;41、支架;42、第二轮子;43、连接块;44、第二螺丝;45、弹簧;5、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是卧轨式运动机构,包括轨道、机器人本体1,轨道沿着带式输送机的长度方向架设,机器人本体1上搭载有用于巡检的监控设备。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单角钢轨道2,单角钢轨道2由若干条角钢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而成。两条所述单角钢轨道2中的其中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左端,另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右端,两条单角钢轨道2以机器人本体1的中心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两条单角钢轨道2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单角钢轨道2包括水平部21、竖直部22,单角钢轨道2的水平部21均位于竖直部22靠近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将竖直部22靠近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定义为竖直部22的内侧,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与水平部21的底面抵接的纵向抱紧轮3、与竖直部22的内侧面抵接的横向抱紧轮4、与水平部21的顶面抵接的主动轮5,每一条单角钢轨道2所对应的主动轮5、横向抱紧轮4、纵向抱紧轮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每一条单角钢轨道2所对应的两个横向抱紧轮4中的一个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另外一个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后端,两个纵向抱紧轮3中的一个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另外一个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的后端,两个主动轮5位于两个横向抱紧轮4之间,水平部21被限定在纵向抱紧轮3与主动轮5之间。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5传动连接,电机通过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到主动轮5上,主动轮5通过机器人本体1的重力和纵向抱紧轮3的弹力与轨道产生的摩擦力向前(或后)运动,利用横向抱紧轮4夹紧轨道,使机器人本体1移动时保持平稳,根据带式输送机的长度,架设不同长度的轨道,能够适用于各种长度的带式输送机,受安装空间的影响较小,便于安装操作,且机器人本体的体积小,便于运输。优选的,为了保证机器人本体的稳定运行,防止打滑,如附图2,所述纵向抱紧轮3包括U型支撑架31,机器人本体1中设有用于安装U型支撑架31的腔体,所述U型支撑架31内安装有与水平部21的底面抵接的第一轮子32,第一轮子32采用具有弹性的轮子,机器人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供第一轮子32伸出的窗口,所述U型支撑架3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通过第一螺丝34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上,所述连接板33上设有与第一螺丝34相适应的螺纹孔,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螺丝34相适应的安装孔,在将机器人本体1安装至轨道上时,调整第一螺丝34,可以调整第一轮子32与水平部21之间的距离,拧紧第一螺丝34,可使第一轮子32与水平部21的底面紧密接触、主动轮5与水平部21的顶面紧密接触,为机器人本体1的移动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优选的,为了保证机器人本体越过轨道连接处的凸起时的稳定性,所述横向抱紧轮4为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可以使机器人本体1在通过轨道连接处的凸起部分时轮子弹起,越过障碍。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横向抱紧轮始终与竖直部22的内侧面紧密抵接,保证运动的平稳性,如附图3,所述横向可压缩式抱紧轮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的中部与机器人本体1铰接,形成一个跷跷板结构,所述支架41的一端安装有与竖直部22的内侧面抵接的第二轮子42,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43,所述连接块43上设有第二螺丝44,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44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第二螺丝44上套设有弹簧45,弹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轨式运动机构,包括轨道、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单角钢轨道(2),两条所述单角钢轨道(2)中的其中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左端,另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右端,所述单角钢轨道(2)包括水平部(21)、竖直部(22),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与水平部(21)的底面抵接的纵向抱紧轮(3)、与竖直部(22)的内侧面抵接的横向抱紧轮(4)、与水平部(21)的顶面抵接的主动轮(5),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5)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卧轨式运动机构,包括轨道、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轨道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单角钢轨道(2),两条所述单角钢轨道(2)中的其中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左端,另一条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右端,所述单角钢轨道(2)包括水平部(21)、竖直部(22),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与水平部(21)的底面抵接的纵向抱紧轮(3)、与竖直部(22)的内侧面抵接的横向抱紧轮(4)、与水平部(21)的顶面抵接的主动轮(5),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轨式运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抱紧轮(3)包括U型支撑架(31),所述U型支撑架(31)内安装有与水平部(21)的底面抵接的第一轮子(32),所述U型支撑架(3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方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