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90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包括桶身、桶盖,桶身顶面设置有纵向母快接头,桶身底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纵向公快接头,桶身侧面底部位置设有三通装置,所述三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横向母快接头、横向公快接头,以及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深入油桶内部的三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桶具有纵向、横向快接装置,在地形不平整的油料补给端可进行快速连通,化零为整,连接抽油装置进行集中供油,大大提高了供油效率。油桶分散运输方式多样,可单人提运、单人搬运、单人背运、双人搬运,针对背运还设有背垫,油桶分散运输更加灵活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
本技术属于油桶
,具体涉及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
技术介绍
基于现代战争的全天候和地形复杂化,油料无法通过油罐运输车辆向前线进行大批量、高效率补给,只能以小型油桶通过飞机空投或者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当油桶被配送到前线后,受制于现有油桶的结构,无法实现多桶连通进行高效集中加注补给,只能单桶作业,作业效率低下,影响战斗能力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局部战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另外,现有油桶的结构设计,不便于单兵搬运,搬运效率低下、容易疲劳。战争中饮用水、液体药剂等物资的补给,以及自然灾害救援中油料、饮用水、液体药剂等物资的补给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亟待攻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包括桶身、桶盖,桶身顶面设置有纵向母快接头,桶身底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纵向公快接头,桶身侧面底部位置设有三通装置,所述三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横向母快接头、横向公快接头,以及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深入油桶内部的三通管;所述油桶纵向与横向均可扩充,纵向之间通过纵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横向之间通过横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所述桶身包括把手;所述桶身内部设有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油桶还包括背带、背垫,所述背带包绕桶身和三通装置,所述背垫位于油桶底面,背垫为可伸缩结构,展开时能将油桶底面覆盖,收缩时位于油桶底面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油桶底面具有避让槽,所述纵向公快接头置于避让槽中,并且所述避让槽还留有用于容置纵向母快接头的空间。进一步的,油桶纵向母接头上集成有呼吸阀,手动开启呼吸阀,当油泵启动后,空气进入油桶以防止管路中形成负压,进而油料被抽出。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母快接头包括纵向母快接头外壳、滑座、顶杆、纵向母快接头弹簧、固定板、封堵头;纵向母快接头外壳与桶身连接固定,固定板与纵向母快接头外壳下端连接固定,固定板上方放置纵向母快接头弹簧,纵向母快接头弹簧上端支撑有滑座,滑座下端外圆柱面与纵向母快接头外壳内圆柱面接触,顶杆上端外侧面为倒锥面与滑座上端内侧锥面接触,顶杆套入纵向母快接头弹簧后下端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滑座通过纵向母快接头弹簧的预紧力、顶杆上端外侧倒锥面的限位与顶杆紧密接触,顶杆上端内侧面为倒锥面与封堵头上端锥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公快接头包括纵向公快接头外壳、底板、芯轴、大弹簧;纵向公快接头外壳与桶身连接固定,纵向公快接头外壳下端与芯轴下端接触,芯轴套入大弹簧,芯轴下端套入底板内孔,底板与纵向公快接头外壳连接固定,芯轴通过大弹簧的预紧力、纵向公快接头外壳下端的限位与纵向公快接头外壳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母快接头的顶杆上设有限位槽,销钉插入顶杆上的限位槽与封堵头上的挡板连接固定,封堵头挡板下方的套柱套入呼吸阀弹簧后插入固定板上的孔,封堵头通过呼吸阀弹簧的预紧力、顶杆上端内侧倒锥面的限位与顶杆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三通装置还包括三通管、网罩;网罩内装有密度低于油料密度的浮球,所述网罩与三通管的管口连接,所述网罩插入桶身中,三通管管口与桶身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桶身上;三通管的第二管口通过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横向公快接头或横向母快接头连接,三通管的第三管口通过可周向转动及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横向母快接头或横向公快接头连接,同一个三通装置上应有1个母快接头和1个公快接头。进一步的,三通管第二管口与横向公快接头或横向母快接头之间的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是软管加螺纹接头,或是两端带有螺纹接头的金属或塑料波纹管。进一步的,三通管第三管口与内管套连接,内管套上套入外管套,内管套在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设有轴肩,外管套在靠近三通管的一端设有挡环,外管套可绕内管套周向旋转及轴向移动,内管套通过轴肩、挡环对外轴套进行轴向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油桶具有纵向、横向快接装置,在地势不平整的油料补给端可进行快速连通,化零为整,连接抽油装置进行集中供油,大大提高了供油效率。油桶分散运输方式多样,可单人提运、单人搬运、单人背运、双人搬运,针对背运还设有背垫,油桶分散运输更加灵活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桶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油桶的背垫展开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油桶横向与纵向扩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纵向母快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纵向公快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纵向母快接头与纵向公快接头相配合的示意图;图10为三通装置示意图;图11为三通装置剖面图Ⅰ;图12为三通装置剖面图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包括桶身1、桶盖2,桶身顶面设置有纵向母快接头3,桶身底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纵向公快接头4,桶身侧面底部位置设有三通装置5,所述三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横向母快接头6、横向公快接头7,以及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深入油桶内部的三通管26。油桶纵向与横向均可扩充,纵向之间通过纵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横向之间通过横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油桶上配有便于单人背运的背带9、背垫10,背带9为位于桶身左右端的两根条状带,其包绕桶身1和三通装置5,背运时用作肩带,不背运时对三通装置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背带可通过锁扣调整长短;所述背垫位于油桶底面,背垫为可伸缩结构,展开时能将油桶底面覆盖,置于油桶和背部之间以提高背负舒适性,收缩时位于油桶底面一侧,所述背垫为硬质的针织布料或皮革。油桶底面具有避让槽11,纵向公快接头置于避让槽中。桶身内部设有滤网13,用于过滤油料中的杂质,进而提高供油、用油系统的使用寿命。桶身包括把手12,所述把手便于单人提运、单人搬运或双人搬运。油桶纵向母接头上集成有呼吸阀,手动开启呼吸阀,当油泵启动后,空气进入油桶以防止管路中形成负压,进而油料被抽出。当油桶被运送到补给端,将油桶摆放整齐,纵向之间通过纵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最底层油桶横向之间通过横向公、母快接头连接,油桶横向与纵向的连接数量均可扩充。将顶层油桶的呼吸阀打开,外界空气进入油桶系统;底层最外侧的油桶剩有1个未进行连接的横向公快接头和1个未进行连接的横向母快接头,选择其中一个与抽油装置连接,启动油料加注,实现集中供油。油桶堆码时,将油桶交错180°上下码放,油桶的纵向公快接头、纵向母快接头均凹陷于桶身表面,堆码空间不受影响。所述纵向母快接头3包括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滑座15、顶杆16、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固定板18、封堵头19;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与桶身1连接固定,固定板18与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下端连接固定,固定板18上方放置纵向母快接头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包括桶身(1)、桶盖(2),其特征在于,桶身顶面设置有纵向母快接头(3),桶身底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纵向公快接头(4),桶身(1)侧面底部位置设有三通装置(5),所述三通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横向母快接头(6)、横向公快接头(7),以及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深入油桶内部的三通管(26);所述油桶纵向与横向均可扩充,纵向之间通过纵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横向之间通过横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所述桶身(1)还包括把手(12),所述桶身(1)内部设有滤网(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积木式堆叠、连通的油桶,包括桶身(1)、桶盖(2),其特征在于,桶身顶面设置有纵向母快接头(3),桶身底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纵向公快接头(4),桶身(1)侧面底部位置设有三通装置(5),所述三通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横向母快接头(6)、横向公快接头(7),以及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深入油桶内部的三通管(26);所述油桶纵向与横向均可扩充,纵向之间通过纵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横向之间通过横向公、母快接头连通;所述桶身(1)还包括把手(12),所述桶身(1)内部设有滤网(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带(9)、背垫(10),所述背带(9)包绕桶身(1)和三通装置(5),所述背垫(10)位于油桶底面,背垫(10)为可伸缩结构,展开时能将油桶底面覆盖,收缩时位于油桶底面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底面具有避让槽(11),所述纵向公快接头(4)置于避让槽(11)中,并且所述避让槽(11)还留有用于容置纵向母快接头(3)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油桶纵向母快接头(3)上集成有呼吸阀,手动开启呼吸阀,当油泵启动后,空气进入油桶以防止管路中形成负压,进而油料被抽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母快接头(3)包括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滑座(15)、顶杆(16)、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固定板(18)、封堵头(19);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与桶身(1)连接固定,固定板(18)与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下端连接固定,固定板(18)上方放置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上端支撑有滑座(15),滑座(15)下端外圆柱面与纵向母快接头外壳(14)内圆柱面接触,顶杆(16)上端外侧面为倒锥面与滑座(15)上端内侧锥面接触,顶杆(16)套入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后下端与固定板(18)连接固定,滑座(15)通过纵向母快接头弹簧(17)的预紧力、顶杆(16)上端外侧倒锥面的限位与顶杆(16)紧密接触,顶杆(16)上端内侧面为倒锥面与封堵头(19)上端锥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公快接头(4)包括纵向公快接头外壳(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武岳猛超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平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