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91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包括三通管,还包括母快接头、公快接头、网罩;网罩内装有密度低于输送流体密度的浮球,所述网罩与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接,所述网罩插入容器中,三通管第一管口与容器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容器上;三通管第二管口通过具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公快接头或母快接头连接,三通管第三管口通过可周向旋转、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母快接头或公快接头连接,同一三通装置上应有1个公快接头和1个母快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实现了容器的横向快速连通,连接输送动力装置后,可进行集中、规模化流体输送,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
本技术属于流体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
技术介绍
三通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流体输送系统,在容器、管道之间安装使用,其主要作用是流体输送时的换向与分流。现有流体用的三通装置通常是一个独立的零件,或由多个零件固结组成的刚性装配体,其具有三个内部相互连通的出口。由于其自身不具备空间柔性,在与容器、管道连接时,或加装柔性组件,但操作复杂且占用的空间大大增加,或进行刚性连接,但当受到恶劣地势、环境温度及其他外力影响时,容器、管道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造成三通装置、容器和管道的损坏。另外,传统的三通装置与容器、管道之间是通过螺纹或者卡箍进行连接的,操作繁琐、连接效率低下,在军事补给、救援抢险等效率就是生命的紧急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与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三通装置与容器、管道之间可实现柔性、快速连接,避免了三通装置、容器和管道的损坏,并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包括三通管,还包括母快接头、公快接头、网罩;网罩内装有密度低于输送流体密度的浮球,所述网罩与三通管第一管口连接,所述网罩插入容器中,当网罩浸入流体中时,浮球浮起,流体可通过三通管第一管口进入三通装置,当网罩露出流体液面时,浮球随液面下降,直至落入三通管第一管口,浮球将第一管口封闭,阻止空气进入三通装置。三通管第一管口与容器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容器上;三通管第二管口通过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公快接头或母快接头连接,三通管第三管口通过可周向旋转、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母快接头或公快接头连接,同一个三通装置上应有1个母快接头和1个公快接头。进一步的,三通管第二管口与公快接头或母快接头之间的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是软管加螺纹接头或是两端带有螺纹接头的金属或塑料波纹管。进一步的,三通管第三管口与内管套连接,内管套上套入外管套,内管套在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设有轴肩,外管套在靠近三通管的一端设有挡环,外管套可绕内管套周向旋转及轴向移动,内管套通过轴肩、挡环对外轴套进行轴向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柔性快接三通装置两端口具有弯曲、轴向移动和周向旋转的能力,能够避免地势、环境等恶劣工况对三通装置、容器及管道的损坏,同时公、母快接头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另外,柔性三通快接装置具有通液阻气的功能,当多个容器并联进行输送作业时,避免由于输送进度不一致时空气从抽空容器进入输送系统影响输送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剖面图Ⅰ;图3为本本技术装置剖面图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柔性快接三通装置通过三通装置、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来实现。三通装置包括网罩3、浮球4、三通管5、软管6、管路接头7、内管套8、外管套9。网罩3内装入密度低于输送流体密度的浮球4后与三通管5固定连接,三通管5第二管口10与软管6一端连接固定,软管6另一端与管路接头7连接固定,软管具有弹性,三通装置这一端口可弯曲、轴向移动。三通管5第三管口11与内管套8连接,内管套8上套有外管套9,内管套8在远离三通管1的一端设有轴肩12,外管套9在靠近三通管的一端设有挡环13,外管套9可绕内管套8周向旋转及轴向移动,内管套8通过轴肩12、挡环13对外轴套9进行轴向限位。三通装置的通液阻气原理:浮球3密度低于液体密度,容器内有液体时,浮球3浮起,液体可进入管路,容器内无液体时,浮球3落下,空气不可进入管路。三通装置端口的管路接头7、外管套9与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连接,母快接头1和公快接头2都为市场上现有的快接头。三通装置网罩3与三通管第一管口14连接,将网罩3插入容器中,通过三通管第一管口14与容器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容器上。快接原理:将容器按同一方向摆成一排,母快接头1与公快接头2对齐,将相邻的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容器的联通。接入管路接头7的公快接头2可弯曲、轴向移动,接入外管套9的母快接头1可周向旋转及轴向移动,这主要是因为地势不平整会造成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无法对齐,进而造成它们无法连接,另外,当受到温度或外力冲击时,原有已连接的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可能会产生位移,进而引起三通装置、容器和管道的损坏,而三通装置具有一定的弯曲、轴向移动和周向旋转能力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三通装置的通液阻气功能,其作用为:当多个容器并联进行输送作业时,避免由于输送进度不一致时空气从抽空容器进入输送系统影响输送作业。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包括三通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网罩(3);网罩(3)内装有密度低于输送流体密度的浮球(4),所述网罩(3)与三通管(5)的第一管口(14)连接,所述网罩(3)插入容器中,三通管(5)第一管口(14)与容器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容器上;三通管(5)的第二管口(10)通过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公快接头(2)或母快接头(1)连接,三通管(5)的第三管口(11)通过可周向转动及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母快接头(1)或公快接头(2)连接,同一个三通装置上应有1个母快接头(1)和1个公快接头(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快接三通装置,包括三通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母快接头(1)、公快接头(2)、网罩(3);网罩(3)内装有密度低于输送流体密度的浮球(4),所述网罩(3)与三通管(5)的第一管口(14)连接,所述网罩(3)插入容器中,三通管(5)第一管口(14)与容器连接进而将三通装置固定到容器上;三通管(5)的第二管口(10)通过可弯曲、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公快接头(2)或母快接头(1)连接,三通管(5)的第三管口(11)通过可周向转动及轴向移动的管路结构与母快接头(1)或公快接头(2)连接,同一个三通装置上应有1个母快接头(1)和1个公快接头(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武岳猛超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平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