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79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包括抵接机构、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抵接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底盘上;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弹性件、防撞件和连接件,所述防撞件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防撞件的凹槽中,所述防撞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防撞击装置不能有效的吸收撞击能量而导致的车身内部的构件和人员受到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造成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人类带来很多阴影,司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渴望人车得到更多保护。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是轿车的部件之一,但是现有的防撞梁大多采用结构简单,蓄能量较小,因此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易导致车辆变形,甚至使得发动机等部件出现位移对驾驶室内部空间进行挤压导致车内人员受伤害加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的防撞装置,以对车身内重要的构件及人员进行更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防撞击装置不能有效的吸收撞击能量而导致的车身内部的构件和人员受到损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包括抵接机构、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抵接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底盘上;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弹性件、防撞件和连接件,所述防撞件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防撞件的凹槽中,所述防撞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机构相连;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弹力组件和支撑梁,所述防撞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梁相连,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铰接,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抵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弹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弹力组件数量不少于两组。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套筒、伸缩部和减震弹簧,所述伸缩部滑动安装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减震弹簧安装于所述套筒与所述伸缩部之间,所述套筒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部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墩头,所述套筒靠近所述伸缩部的一端设置有挡圈,所述墩头与所述挡圈相互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撞件形状为日字形管,所述防撞件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方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支撑梁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安装于底盘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件磁性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防撞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磁性孔。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采用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靠近所述防撞件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凸块粘合于所述凹槽中。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通过设置弹性件初次吸收撞击能量的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进行二次撞击能量的吸收起到二次缓冲的作用;防撞件采用日字形的稳定性更强,避免撞击变形;所述防撞件与连接件采用磁性连接,拆卸维修更换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1、弹性件;111、凸块;12、防撞件;121、凹槽;122、连接部;13、连接件;131、磁性孔;21、连杆;22、支撑梁;23、套筒;231、挡圈;24、伸缩部;241、墩头;25、减震弹簧;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包括抵接机构、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抵接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底盘上;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弹性件11、防撞件12和连接件13,所述防撞件12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121,所述弹性件11安装于所述防撞件12的凹槽121中,所述防撞件12通过所述连接件13与所述缓冲机构相连;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杆21、弹力组件和支撑梁22,所述防撞件1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杆21与所述支撑梁22相连,所述连杆21分别与所述连接件13和所述支撑梁22铰接,所述支撑梁22远离所述抵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弹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3和所述支撑梁22之间,所述弹力组件数量不少于两组。通过设置弹性件11初次吸收撞击能量的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机构进行二次撞击能量的吸收起到二次缓冲的作用。弹力组件包括套筒23、伸缩部24和减震弹簧25,所述伸缩部24滑动安装于所述套筒23中,所述减震弹簧25安装于所述套筒23与所述伸缩部24之间,所述套筒23远离所述伸缩部2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2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部24远离所述套筒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3固定连接。伸缩部24靠近所述套筒23的一端设置有墩头241,所述套筒23靠近所述伸缩部24的一端设置有挡圈231,所述墩头241与所述挡圈231相互抵接。防撞件12形状为日字形管,所述防撞件12靠近所述弹性件11的一端设置有方形凹槽121,防撞件12采用日字形的稳定性更强,避免撞击变形。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3,所述支撑梁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固定板3可拆卸安装于底盘上。防撞件12磁性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3上,所述防撞件12上设置有连接部122,所述连接件13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22相适配的磁性孔131,防撞件12与连接件13采用磁性连接,拆卸维修更换方便。弹性件11采用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靠近所述防撞件12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11,所述凸块111的形状与所述凹槽121相适配,所述凸块111粘合于所述凹槽121中。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防撞击装置不能有效的吸收撞击能量而导致的车身内部的构件和人员受到损伤的问题。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抵接机构、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抵接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底盘上;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弹性件、防撞件和连接件,所述防撞件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防撞件的凹槽中,所述防撞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机构相连;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弹力组件和支撑梁,所述防撞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梁相连,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铰接,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抵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弹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弹力组件数量不少于两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抵接机构、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抵接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底盘上;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弹性件、防撞件和连接件,所述防撞件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防撞件的凹槽中,所述防撞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机构相连;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弹力组件和支撑梁,所述防撞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梁相连,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铰接,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抵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弹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弹力组件数量不少于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套筒、伸缩部和减震弹簧,所述伸缩部滑动安装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减震弹簧安装于所述套筒与所述伸缩部之间,所述套筒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