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875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该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包括:可调光玻璃、光照强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慧型电源;光照传感器设置于可调光玻璃中,光照传感器用于获取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可调光玻璃包括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和渐变区;控制器用于分别根据主视区、旁视区和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主视区、旁视区和遮阳区的透光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照强度自行调节透光率,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调节可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透光率,提高用户使用感,提升汽车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车窗是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用户车内采光和通风,同时保证驾驶员拥有广阔的视野。现有技术中,汽车的车窗玻璃通常是采用透明度较大的玻璃制作,或者采用单面透光的玻璃制作;为了保证玻璃的透光率,同时防止光照强度过高,还会在车窗玻璃上贴附一层反光膜。无论是采用透明度较大的玻璃,还是采用单面透光的玻璃制作车窗,使得车窗的玻璃均无法改变透明度,不能依照用户的需求改变自身的透明度,更不能进行车窗局部透明度的调整,适用范围有限,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要求,无法提升用户驾驶体验感,无法提高车辆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方法及汽车,其目的在于实现用户自由调节汽车挡风玻璃不同区域的透光率,同时使得汽车挡风玻璃的不同区域能够根据各个区域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透光率。为达此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该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包括:可调光玻璃、光照强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慧型电源;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调光玻璃中,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可调光玻璃与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所述可调光玻璃包括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和渐变区;所述主视区位于所述驾驶区域,所述旁视区位于所述副驾驶区域,所述遮阳区位于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靠近车顶的一侧,所述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交界处;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包括: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和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主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旁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根据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主视区光照强度;获取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旁视区光照强度;获取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遮阳区光照强度;并将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以及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以及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光照强度阈值时,降低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单独调节关闭指令,并根据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中较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的透光率。可选的,所述渐变区包括第一渐变区、第二渐变区和第三渐变区;所述第一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与所述旁视区的交界处,所述第二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与所述遮阳区的交界处,所述第三渐变区位于所述旁视区与所述遮阳区的交界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第一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主视区至所述旁视区渐变;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第二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主视区与所述遮阳区渐变;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第三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旁视区与所述遮阳区渐变。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车载触控屏发送的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连续的调节所述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可选的,控制器与CAN总线电连接,还用于获取车速信号,并根据所述车速信号,限定所述主视区的透光率;在车速大于0时,所述主视区的透光率不低于80%;和/或,在车速大于车速阈值时,提高述主视区的透光率。可选的,所述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可调节范围为:70%-10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方法,该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可调光玻璃主视区的光照强度、旁视区的光照强度和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根据所述主视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主视区的透光率;根据所述旁视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旁视区的透光率;根据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可选的,该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主视区的透光率和所述旁视区的透光率,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第一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主视区至所述旁视区渐变;根据所述主视区的透光率和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第二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主视区与所述遮阳区渐变;根据所述旁视区的透光率和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第三渐变区的透光率由所述旁视区与所述遮阳区渐变。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汽车,该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汽车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通过将光照传感器设置于调光玻璃中,可以根据光照传感器获取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提升车辆智能化。通过将可调光玻璃划分为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并分别将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和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内置于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使得可调光玻璃的不同区域能够根据自身的光照强度独立进行透明度的调节,增强可调光玻璃的可控制性。通过在可调光玻璃的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的交界处设置渐变区,使得可调光玻璃的不同区域透光率过渡平稳,提高美感。通过利用控制器分别独立的控制智慧型电源,使得智慧型电源向可调光玻璃的各个区域输出不同电流,从而控制可调光玻璃的各个区域改变透光率,简化控制方式,提高控制操作性,提升驾驶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光玻璃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光玻璃、光照强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慧型电源;/n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调光玻璃中,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n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可调光玻璃与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n所述可调光玻璃包括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和渐变区;/n所述主视区位于所述驾驶区域,所述旁视区位于所述副驾驶区域,所述遮阳区位于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靠近车顶的一侧,所述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交界处;/n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包括: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和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主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旁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n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分别根据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光玻璃、光照强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慧型电源;
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调光玻璃中,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可调光玻璃与所述智慧型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玻璃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调节所述可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所述可调光玻璃包括主视区、旁视区、遮阳区和渐变区;
所述主视区位于所述驾驶区域,所述旁视区位于所述副驾驶区域,所述遮阳区位于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靠近车顶的一侧,所述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交界处;
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包括: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和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主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旁视区的光照强度;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分别根据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智慧型电源对应调节所述主视区、所述旁视区和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主视区光照强度;获取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旁视区光照强度;获取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传感器传输的遮阳区光照强度;并将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以及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与预设的光照强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主视区光照强度、所述旁视区光照强度以及所述遮阳区光照强度任意一个大于所述光照强度阈值时,降低所述遮阳区的透光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单独调节关闭指令,并根据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中较强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主视区和所述旁视区的透光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挡风玻璃透明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区包括第一渐变区、第二渐变区和第三渐变区;
所述第一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与所述旁视区的交界处,所述第二渐变区位于所述主视区与所述遮阳区的交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任明星王彦维侯坤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