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743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文光纤瞄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异型微透镜阵列和光纤束两部分。其中,所述的异型微透镜阵列由一块中心圆形平板和周围多块扇形微透镜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心为圆形平板结构周围为多个扇形微透镜的异型微透镜阵列,在不改变科学主光纤入射光焦比的同时,实现光场能量100%覆盖,即偏离科学主光纤的光将被扇形微透镜耦合到侧光纤中,不存在探测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文光纤瞄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
技术介绍
天文光谱的获取和分析,是天文学中研究天体的重要手段。利用天体的光谱,天文学家可以得到天体化学组成、天体密度、压力、温度、磁场和运动速度等特征参数,对人类探索太空,认识未知天体,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具有重大意义。自1981年光纤首次被应用于望远镜的光信号传输网络以来,因其可远距离传输光、灵活轻便、抗电磁干扰等特性引起天文观测
的革命性发展,尤其是多目标光纤光谱技术、光纤积分视场光谱技术和恒星干涉测量技术。多目标光纤光谱技术是指通过在天文望远镜焦面上布置大量光纤,将望远镜焦面上的星像传输到后端光谱仪,即可同时获取大量天体目标的光谱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天文光谱获取效率,使得大规模天文光谱巡天技术得到高速发展。我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TheLargeSkyAreaMulti-ObjectFiberSpectroscopicTelescope,LAMOST)是一架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和研制的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SOT在5°视场的焦面上部署了4000根光纤,连接到16台光谱仪上,可以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的光谱,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在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观测中,焦面板处的科学主光纤需要精确的瞄准目标星体,同时由于大气湍流和望远镜机械振动等外界因素,目标星体像斑也会发生微小位移。偏离光纤纤芯的像斑会造成传输效率大大下降,进入光纤包层的光线还会造成出射环形光斑等降低光谱分辨率的负面影响。因此,保证光纤快速瞄准目标天体,并实时监测像斑与科学主光纤纤芯的相对位置,根据获取的相对位置信息反馈调整光纤位置,确保像斑精确耦合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对观测效率和光谱分辨率有重大意义。目前光纤瞄准定位技术主要有三种:星虫结构、倾斜脊柱结构和双转轴结构。我国LAMOST望远镜目前采用的是双转轴结构定位法,每根光纤定位单元包含两个非同轴电机,拥有两个自由度。每个单元可以将光纤定位在33毫米直径的圆形巡逻区域内的任何位置。该定位系统利用前向照明,对光纤端进行成像、定位的技术。定位单元的测量系统由一个CCD传感器、一个图像采集卡和一个镜头组成。光源从前向照射到光纤上,焦板上的光纤的末端通过透镜成像在区域CCD传感器上。通过对CCD传感器采集到的光纤端面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像斑与光纤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光纤位置完成瞄准。但这种定位方法需要多次位置迭代,在定位的同时不能进行观测,也无法实时监测像斑与光纤纤芯的相对位置,跟踪精度无法保证,观测效率较低。中国专利CN104898214A所述的嵌入式多芯光纤瞄准器及定位装置,利用多芯光纤进行光斑与科学主光纤纤芯相对位置的实时监测和光纤瞄准,该装置直接用光纤接收星体像斑,光纤耦合效率不高,同时当像斑落在科学主光纤和侧光纤之间时,无法探测出信号响应,存在探测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天文光纤瞄准定位装置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在无需中断天文观测的情况下,实现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中光纤的快速定位、无盲区探测和目标星像的精准跟踪。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包括异型微透镜阵列和光纤束两部分。其中,所述的异型微透镜阵列由一块中心圆形平板和周围多块扇形微透镜构成。所述光纤束的中心为科学主光纤,科学主光纤周围排列着侧光纤。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与光纤束一端连接,科学主光纤一端对准异型微透镜阵列的中心圆形平板,中心圆形平板实现前端入射光线无焦比变化耦合进入科学主光纤,另一端连接光谱仪,侧光纤一端与扇形微透镜一一对准,扇形微透镜收集了全部偏离科学主光纤的光线,耦合到侧光纤中,另一端各连接一个光电探测器。通过分析各光电探测器光信号,确定科学主光纤与星体像斑的相对位置,实时调整像切分装置位置,使像斑通过中心圆形平板全部耦合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从而实现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中光纤的快速定位、无盲区探测和目标星像的精准跟踪。进一步地,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表面镀有超宽带增透膜,降低表面光反射损耗。其中心圆形平板部分的直径与其厚度、折射率、入射光线锥角、光纤束科学主光纤纤芯直径成一定数学关系,保证像斑全部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内时,对应光线全部进入中心圆形平板区域。其扇形微透镜部分按照其外接圆对应的圆形透镜加工,以实现最小像差,保证微透镜各个区域集光能力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束中,科学主光纤参数的选取与科学研究目标、望远镜整体参数设计有关。侧光纤纤芯直径大于扇形微透镜对望远镜孔径光阑成像大小,侧光纤数值孔径大于扇形微透镜对望远镜孔径光阑成像的像方数值孔径,以确保侧光纤可以接收全部的偏离科学主光纤的光线。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束与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连接的一端采用微孔板定位法定位,在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同时,防止因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光纤受应力作用,影响传输特性。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在所述光纤束部署用于监控光纤状态的传感器件,确保光纤状态良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采用中心为圆形平板结构周围为多个扇形微透镜的异型微透镜阵列,在不改变科学主光纤入射光焦比的同时,实现光场能量100%覆盖,即偏离科学主光纤的光将被扇形微透镜耦合到侧光纤中,不存在探测盲区。(2)利用侧光纤出射光信号变化实时判断星体像斑与科学主光纤相对位置,并进行反馈调整,无需中断天文观测,无需多次位置迭代,实现光纤快速瞄准、实时相对位置判断和精准目标跟踪。(3)微透镜阵列表面镀有工作波段增透膜,最大程度减小元件表面反射带来的光损耗。(4)光纤束中可加入传感装置,实时监控光纤束中光纤的状态,确保光纤不会因受较大应力引起透过率降低和焦比退化现象影响科学观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异型微透镜阵列结构示意图;图3为科学主光纤瞄准目标星像时像切分装置剖面光线传播示意图;图4为目标星像偏离科学主光纤芯时像切分装置剖面光线传播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号含义为:1—异型微透镜阵列的中心圆形平板,2—异型微透镜阵列的多个扇形微透镜,3—光纤束的多根侧光纤,4—光纤束的科学主光纤,5—石英微孔板,6—工作波段增透膜,7—望远镜孔径光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包括由中心圆形平板1和多个扇形微透镜2构成的异型微透镜阵列,和由中心科学主光纤4和周围多根侧光纤3构成的光纤束。石英微孔板5按照科学主光纤4的轴线中心圆形平板1的轴线、多根侧光纤3按照一定半径大小圆形分布在科学主光纤4周围,每根侧光纤3的轴心均与一块扇形微透镜2的光轴对准,侧光纤3应完全被扇形微透镜2覆盖。参见图2和图3,中心圆形平板1和多个扇形微透镜2的厚度h相等。为了保证目标星体像斑全部落入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包括异型微透镜阵列和光纤束,其特征在于:异型微透镜阵列由一块中心圆形平板和周围多块扇形微透镜构成,光纤束中心为用于接收星体像斑的科学主光纤,科学主光纤周围排列着侧光纤;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与光纤束一端连接,科学主光纤一端对准异型微透镜阵列的中心圆形平板,另一端连接光谱仪,侧光纤一端与扇形微透镜一一对准,另一端各连接一个光电探测器;通过分析各光电探测器光信号,确定科学主光纤与星体像斑的相对位置,作为调整像切分装置位置的反馈信号,使像斑通过中心圆形平板全部耦合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包括异型微透镜阵列和光纤束,其特征在于:异型微透镜阵列由一块中心圆形平板和周围多块扇形微透镜构成,光纤束中心为用于接收星体像斑的科学主光纤,科学主光纤周围排列着侧光纤;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与光纤束一端连接,科学主光纤一端对准异型微透镜阵列的中心圆形平板,另一端连接光谱仪,侧光纤一端与扇形微透镜一一对准,另一端各连接一个光电探测器;通过分析各光电探测器光信号,确定科学主光纤与星体像斑的相对位置,作为调整像切分装置位置的反馈信号,使像斑通过中心圆形平板全部耦合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的中心圆形平板的直径与其厚度、折射率、入射光线锥角、光纤束科学主光纤纤芯直径成一定数学关系,保证像斑全部进入科学主光纤纤芯内时,则对应光线全部进入中心圆形平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瞄准的像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微透镜阵列的扇形微透镜部分按照其外接圆对应的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民王佳斌耿涛王安之闫奇金夕人陈旭东朱清柱陈龙震张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