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843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除锈机构;其中,待除锈管道可转动地置于支撑装置;除锈机构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支撑装置移动,用于对待除锈管道除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除锈机构可相对于待除锈管道进行移动,从而对待除锈管道的不同位置进行除锈,并且,待除锈管道可相对于支撑装置转动,能够有效地对待除锈管道的各个部位进行除锈,便于施工,提高了除锈质量和除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除锈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道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安装是工业安装的一项常规的安装项目,一般来说,管道容易锈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对管道进行除锈施工。传统的施工方法是人工完成,但是由于管道内径和长度的限制,施工比较困难,效率低,除锈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管道除锈易导致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除锈机构;其中,待除锈管道可转动地置于支撑装置;除锈机构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支撑装置移动,用于对待除锈管道除锈。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除锈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杆、除锈刷和开关箱;其中,支架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支撑装置移动;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支架相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除锈刷;开关箱设置于支架且与除锈刷相连接,用于控制除锈刷的启动或者关闭。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除锈机构还包括:吸尘罩、吸尘管和设置于支架的吸尘器箱;其中,吸尘罩设置于连接杆且罩设于除锈刷的上方,吸尘罩通过吸尘管与吸尘器箱相连接,吸尘器箱与开关箱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除锈机构还包括:拉紧装置;其中,连接杆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拉紧装置设置于连接杆与支架之间,用于对连接杆进行拉紧,以使除锈刷与待除锈管道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架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立杆、多个横梁、一个竖梁和一个连接梁;其中,四个立杆均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支撑装置移动,四个立杆围设成四边形,任意相邻两个立杆之间均并列设置有两个横梁,并列设置的两个横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待除锈管道的径向上且远离支撑装置的两个立杆之间的两个横梁设置有竖梁,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竖梁通过销轴连接;在待除锈管道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连接梁,拉紧装置设置于连接杆与连接梁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拉紧装置为弹簧。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架还包括:驱动装置、两条并列设置的轨道和四个移动轮;其中,两条轨道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一侧;各移动轮与各立杆一一对应连接,并且,各移动轮均可滑动地连接于两条轨道;驱动装置与各移动轮相连接,用于驱动各移动轮沿轨道滑动,以带动连接杆相对于支撑装置移动。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组件;其中,各支撑组件沿待除锈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待除锈管道可转动地置于各支撑组件。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每个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两个滚动组件和四个并列设置的立柱;其中,四个立柱围设成四边形,支撑座设置于四个立柱的底部;置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一个滚动组件,待除锈管道置于两个滚动组件之间,两个滚动组件均用于驱动待除锈管道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每个滚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轴和滚筒;其中,连接轴横设于置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之间,滚筒可转动地穿设于连接轴;驱动电机设置于对应的两个立柱之间且与滚筒相连接,用于驱动滚筒转动,进而带动待除锈管道转动;待除锈管道置于两个滚动组件的滚筒之间,并且,两个滚动组件中滚筒的转动速度相同。本技术中,通过除锈机构可相对于待除锈管道进行移动,从而对待除锈管道的不同位置进行除锈,并且,待除锈管道可相对于支撑装置转动,能够有效地对待除锈管道的各个部位进行除锈,便于施工,提高了除锈质量和除锈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管道除锈易导致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中,除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管道除锈装置包括:支撑装置2和除锈机构3。其中,待除锈管道1可转动地置于支撑装置2,具体地,待除锈管道1仅仅是放置于支撑装置2,并且,待除锈管道1可相对于支撑装置2转动。除锈机构3设置于支撑装置2的一侧,并且,除锈机构3可相对于支撑装置2移动,则除锈机构3能够伸入至待除锈管道1的内部,进而对待除锈管道1的内壁进行除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除锈机构3可相对于待除锈管道1进行移动,从而对待除锈管道1的不同位置进行除锈,并且,待除锈管道1可相对于支撑装置2转动,能够有效地对待除锈管道1的各个部位进行除锈,便于施工,提高了除锈质量和除锈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管道除锈易导致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参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除锈机构3可以包括:支架31、连接杆32、除锈刷33和开关箱34。其中,支架31设置于支撑装置2的一侧,并且,支架31可相对于支撑装置2移动,即支架31可相对于待除锈管道1移动。连接杆32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右端)与支架31相连接,连接杆32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左端)设置除锈刷33。具体地,连接杆32与支架31相垂直,而连接杆32与待除锈管道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连接杆32部分置于待除锈管道1的内部,部分置于待除锈管道1的外部,其中,连接杆32的第二端和除锈刷33均置于待除锈管道1的内部,以便于对待除锈管道1的内壁进行除锈。优选的,连接杆32与支架3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杆32与除锈刷33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清洗和收纳。开关箱34设置于支架31,并且,开关箱34与除锈刷33相连接,开关箱34用于控制除锈刷33的启动或者关闭。具体地,除锈刷33为电动除锈刷,开关箱34控制除锈刷33启动后会自动对待除锈管道1进行除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架31带动连接杆32和除锈刷33相对于支撑装置2移动,使得除锈刷33可置于待除锈管道1内并可沿待除锈管道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对待除锈管道1进行除锈,开关箱34控制除锈刷33的启动和关闭,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工手动除锈,提高了除锈效率,还能避免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2)和除锈机构(3);其中,/n待除锈管道(1)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n所述除锈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装置(2)移动,用于对所述待除锈管道(1)除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2)和除锈机构(3);其中,
待除锈管道(1)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
所述除锈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装置(2)移动,用于对所述待除锈管道(1)除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机构(3)包括:支架(31)、连接杆(32)、除锈刷(33)和开关箱(34);其中,
所述支架(31)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装置(2)移动;
所述连接杆(3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31)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2)的第二端设置所述除锈刷(33);
所述开关箱(34)设置于所述支架(31)且与所述除锈刷(33)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除锈刷(33)的启动或者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机构(3)还包括:吸尘罩(35)、吸尘管(36)和设置于所述支架(31)的吸尘器箱(37);其中,
所述吸尘罩(35)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2)且罩设于所述除锈刷(33)的上方,所述吸尘罩(35)通过所述吸尘管(36)与所述吸尘器箱(37)相连接,所述吸尘器箱(37)与所述开关箱(3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机构(3)还包括:拉紧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杆(32)与所述支架(31)可拆卸连接;
所述拉紧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2)与所述支架(31)之间,用于对所述连接杆(32)进行拉紧,以使所述除锈刷(33)与所述待除锈管道(1)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立杆(311)、多个横梁(312)、一个竖梁(313)和一个连接梁;其中,
四个所述立杆(311)均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装置(2)移动,四个所述立杆(311)围设成四边形,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立杆(311)之间均并列设置有两个横梁(312),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横梁(3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待除锈管道(1)的径向上且远离支撑装置(2)的两个立杆(311)之间的两个所述横梁(312)设置有所述竖梁(313),所述连接杆(32)的第一端与所述竖梁(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