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30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9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冠梁顶面设置底座模板支架,浇筑形成底座;S2:在冠梁顶面设置立柱模板支架,立柱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上连接第一连接板,浇筑,在底座顶面形成立柱;S3:在冠梁顶面设置加固梁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之间形成加固梁;S4:在冠梁顶面设置横梁模板支架,浇筑,在相邻的两条立柱顶部形成横梁;S5:在冠梁顶面设置承台模板支架,浇筑,在横梁的顶面形成承台;S6:从立柱伸出的第一连接板与地下室墙体预埋的第二连接板连接;S7:地下室墙体预埋的若干第六钢筋插设承台。本申请具有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施工升降机作为一种载人载货的机械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使用方便和升降快捷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施工升降机是工程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求升降机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较高,因此,施工升降机的基础施工关键点在于保证基础的牢固及安全。对于一些边坡高、基坑深、高差大的施工环境,升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通常是挖基坑,然后对基坑进行回填的处理,最后对回填区域进行压实。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于一些边坡高、基坑深、高差大的施工环境,需要回填土时土方回填量较大,当环境因素多变,如果施工期间正遇雨季,其回填具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升降机基础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冠梁顶面设置底座模板支架,底座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形成底座,底座的数量大于等于2;S2:在冠梁顶面设置立柱模板支架,立柱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上连接第一连接板,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底座顶面形成立柱;S3:在冠梁顶面设置加固梁模板支架,加固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三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之间形成加固梁;S4:在冠梁顶面设置横梁模板支架,横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四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顶部形成横梁;S5:在冠梁顶面设置承台模板支架,承台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五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横梁的顶面形成承台;S6:从立柱伸出的第一连接板与地下室墙体预埋的第二连接板连接;S7:地下室墙体预埋的若干第六钢筋插设承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立了两条立柱,解决了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的传递,该结构替换了回填的处理,减少回填土坍塌的情况,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在步骤S1中,冠梁的顶面进行打毛的处理,预埋在底座的第一钢筋插设冠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冠梁和底座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在步骤S2中,预埋在立柱的第二钢筋顶部插设横梁、底部插设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的第二钢筋能增强横梁和立柱、立柱和底座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在步骤S5中,搭建承台模板支架时,在冠梁顶面设置若干钢管立杆,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对应各设一道纵向水平拉杆和横向水平拉杆,纵向水平拉杆、横向水平拉杆连接于对应的钢管立杆,且横向水平拉杆与对应的纵向水平拉杆连接;位于横梁下方的若干钢管立杆顶端连接水平的第一层龙骨,第一层龙骨顶面与横梁模板支架底面抵接,第一层龙骨顶面与横梁模板侧面之间连接斜支撑,第一层龙骨顶面与横梁模板侧面之间连接木挤压脚,木挤压脚位于对应的斜支撑下方;在第一层龙骨和对应的若干钢管立杆顶端之间连接第二层龙骨;相邻于横梁的若干钢管立杆顶端连接承台模板,承台模板与横梁模板支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台除了与横梁连接外,其余部分均呈悬空设置,因此设置承台模板支架,保证承台能稳定浇筑。优选的,在步骤S5中,当横向水平拉杆、纵向水平拉杆的端部相邻于周围建筑物时,横向水平拉杆、纵向水平拉杆的端部与周围建筑物顶紧;当横向水平拉杆、纵向水平拉杆的端部远离周围建筑物时,纵向水平拉杆、横向水平拉杆的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连续式剪刀撑有助于增强承台模板支架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在步骤S5中,连续式剪刀撑在若干钢管立杆的最外圈由下至上竖向等距排布;连续式剪刀撑在若干钢管立杆的内圈在纵横向每隔10m由下至上竖向等距排布;连续式剪刀撑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至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连续式剪刀撑的位置有助于增强承台模板支架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在步骤S1之前,地下室墙体连接若干位于第六钢筋上方的第七钢筋,若干伸出地下室墙体第七钢筋上连接槽钢,槽钢和第一钢筋之间连接柔性防水层,第七钢筋连接用于压紧槽钢和防水层的紧固件,槽钢顶部插设若干用于限定防水层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对养护中的基础进行防护,而地下室墙体上连接的槽钢为后续搭建的支架提供支点,起到一定的安全效果。优选的,支撑杆呈弯曲设置,支撑杆凹陷处远离承台,防水层的面积大于承台顶面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能充分覆盖承台的面积,有助于提高防水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立了两条立柱,解决了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的传递,该结构替换了回填的处理,减少回填土坍塌的情况,保证整体的稳定性;2.设置承台模板支架,保证承台能稳定浇筑;3.防水层对养护中的基础进行防护,而地下室墙体上连接的槽钢为后续搭建的支架提供支点,起到一定的安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中升降机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立柱和加固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承台模板支架的立面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限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冠梁;11、地下室墙体;111、第六钢筋;12、第二连接板;13、钢管立杆;14、纵向水平拉杆;15、横向水平拉杆;16、第一层龙骨;17、第二层龙骨;18、木挤压脚;19、斜支撑;2、底座;3、立柱;4、第一连接板;41、伸缩组件;411、套筒;412、套杆;5、加固梁;6、横梁;7、承台;71、连续式剪刀撑;8、第七钢筋;81、槽钢;82、防水层;83、支撑杆;9、第一垫板;91、第二垫板;911、容纳槽;92、限位块;921、通孔;93、限位孔;94、限位槽;95、齿轮;96、齿条;97、中间板;98、定位组件;981、万向节;982、第一定位杆;983、第一定位套;984、第二定位杆;985、钩部;986、第一定位块;987、第一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工程使用1台SC200/200G施工升降机,施工电梯搭设高度为17.65m,安装在标高34.40m,首层标高35.00m。冠梁1顶标高为26.3m,距离施工电梯基础安装标高高差5.1米。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参照图1,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图1,S1:地下室墙体11连接若干第七钢筋8,若干第七钢筋8连接形成水平的直线,若干伸出地下室墙体11的第七钢筋8上连接槽钢81,槽钢81呈水平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冠梁(1)顶面设置底座模板支架,底座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形成底座(2),底座(2)的数量大于等于2;/nS2:在冠梁(1)顶面设置立柱模板支架,立柱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上连接第一连接板(4),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底座(2)顶面形成立柱(3);/nS3:在冠梁(1)顶面设置加固梁模板支架,加固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三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3)之间形成加固梁(5);/nS4:在冠梁(1)顶面设置横梁模板支架,横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四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3)顶部形成横梁(6);/nS5:在冠梁(1)顶面设置承台模板支架,承台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五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横梁(6)的顶面形成承台(7);/nS6:从立柱(3)伸出的第一连接板(4)与地下室墙体(11)预埋的第二连接板(12)连接;/nS7:地下室墙体(11)预埋的若干第六钢筋(111)插设承台(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冠梁(1)顶面设置底座模板支架,底座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形成底座(2),底座(2)的数量大于等于2;
S2:在冠梁(1)顶面设置立柱模板支架,立柱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上连接第一连接板(4),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底座(2)顶面形成立柱(3);
S3:在冠梁(1)顶面设置加固梁模板支架,加固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三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3)之间形成加固梁(5);
S4:在冠梁(1)顶面设置横梁模板支架,横梁模板支架内设置第四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相邻的两条立柱(3)顶部形成横梁(6);
S5:在冠梁(1)顶面设置承台模板支架,承台模板支架内设置第五钢筋,混凝土浇筑,静置养护,在横梁(6)的顶面形成承台(7);
S6:从立柱(3)伸出的第一连接板(4)与地下室墙体(11)预埋的第二连接板(12)连接;
S7:地下室墙体(11)预埋的若干第六钢筋(111)插设承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冠梁(1)的顶面进行打毛的处理,预埋在底座(2)的第一钢筋插设冠梁(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预埋在立柱(3)的第二钢筋顶部插设横梁(6)、底部插设底座(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搭建承台(7)模板支架时,在冠梁(1)顶面设置若干钢管立杆(13),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对应各设一道纵向水平拉杆(14)和横向水平拉杆(15),纵向水平拉杆(14)、横向水平拉杆(15)连接于对应的钢管立杆(13),且横向水平拉杆(15)与对应的纵向水平拉杆(14)连接;位于横梁(6)下方的若干钢管立杆(13)顶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勉聪周志强张戈炜周潇陈图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