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送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15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送管机,包括旋管装置、送管装置和高压管;所述旋管装置上设有旋转接头,所述送管装置包括若干进给轮,所述高压管一端连接旋转接头,另一端穿过送管装置且夹紧在进给轮之间,所述进给轮与高压管接触角度相同且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轴线不平行也不垂直。旋转接头带动高压管旋转,高压管与进给轮的摩擦力方向沿进给轮切线方向,带动进给轮转动的同时,轴向的分力带动高压管前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送管机不能旋转送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送管机
本技术涉及管材输送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高压管输送机。
技术介绍
高压水射流清洗是使用高压泵打出高压水,并经过一定管路到达喷嘴,再把高压力低流速的水转换为高压力高流速的射流,然后射流以其很高的冲击动能,连续不断地作用在被清洗表面,从而使垢物脱落,最终实现清洗目的。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清净率高、不损坏清洗物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受到欢迎,尤其在船舶、管道清洗领域。高压水设备应用于细长管道的清洗,高压水输送管较长,现有的送管机多为直线输送,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滚轮,朝一个方向滚动,达到输送管的目的,部分钢材输送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给管道提供旋转运动,因而在高压水设备用于细长管道清洗时需要改用自钻式的旋转喷头,将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送管机,解决了现有技术送管机多为直线输送,不能给管材提供旋转运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送管机,包括旋管装置、送管装置和高压管;所述旋管装置上设有旋转接头,所述送管装置包括若干进给轮,所述高压管一端连接旋转接头,另一端穿过送管装置且夹紧在进给轮之间,所述进给轮与高压管接触角度相同且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轴线不平行也不垂直。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如上述方案所述,本技术利用旋管机对管材的旋转提供动力,通过进给轮将管材夹紧,管材与进给轮之间的摩擦力沿进给轮切线方向的力带动进给轮转动,之后进给轮给与管材摩擦力的轴向分力带动管材向前,进而达到管材向前旋转进给的目的。旋转进给管材后,只需安装普通高压喷头即可,无需改用自钻式旋转喷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上述技术方案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图2为旋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送管装置侧视图;图4为送管装置A-A剖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调节杆至进给轮结构示意图;其中,高压管1、旋管装置2、送管装置3、进给轮4、支杆5、转动环6、旋转接头21、气动马达22、进水口23、滚轮24、壳体31、调节杆32、调节板51、链轮52、单向轴承53、从动伞齿轮54、槽壳55、锁定杆61、主动伞齿轮6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送管机,包括旋管装置2、送管装置3和高压管1;所述旋管装置2上设有旋转接头21,所述送管装置3包括若干进给轮4,所述高压管1一端连接旋转接头21,另一端穿过送管装置3且夹紧在进给轮4之间,所述进给轮4与高压管1接触角度相同且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1轴线不平行也不垂直。旋转接头21带动高压管1旋转,高压管1与进给轮4的摩擦力方向沿进给轮4切线方向,带动进给轮4转动的同时,轴向的分力带动高压管1前进。如图2所示,旋管装置2还包括进水口23和驱动旋转接头21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但是要注意密封防水,最好采用气动马达22,扭矩没有那么大,出现卡住的情况时,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进水口23通过装置本体内的空腔连通至旋转接头21。旋管装置2底部还设有滚轮24以便随管做轴向移动。如图3-6所示,进给轮4有两排,两个受力处及支撑处保证进给的稳定性。所述旋转进给装置还包括圆筒状的壳体31和若干径向设置在壳体31上的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与壳体31通过丝杠结构连接,所述调节杆32端部转动连接在沿其轴向滑动连接在壳体31上的调节板51,中心连线与高压管1轴线平行的两个进给轮4的支架连接在同一调节板51上。调节杆32通过丝杠结构调节进给轮4的位置,以便夹紧各个尺寸的管,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将两个轮设置在同一调节板51上,可以同时调节两个进给轮4,保证始终水平夹持高压管1,水平进给。所述支架包括支杆5和一端用于安装进给轮4的槽壳55;所述支杆5上套设有链轮52,同一调节板51上的两个链轮52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支杆5还通过单向轴承53与调节板51连接,同一调节板51上的两个链轮52中,其中一个还设有从动伞齿轮54,所述壳体31在端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6,转动环6外设有与所有从动伞齿轮54配合的主动伞齿轮62。通过主动伞齿轮62和三个从动伞齿轮54的配合,加上链轮52的带动,保证所有的滚轮24的角度同步调节,加起来合力方向沿转动方向和钢管的轴向,旋转进给更加稳定。进给轮4和高压管1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1轴线夹角在30°—60°之间最好,可根据情况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所述转动环6上还设有与壳体31锁紧的锁定杆61防止角度调好之后,转动环6自行转动。锁紧方式可以用销与多个孔的配合方式达到稳定锁紧,也可以采用螺栓压紧的方式达到任意角度的调节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单向轴承53为单向推力轴承,设置在支杆5上,防止滚轮24受力时支杆5转动,支杆5却可以在转动转动环6的时候随之作反方向运动。进给轮4的材料选用聚氨酯,保证强度。当进给完毕时,可反向转动退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上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和范围的,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送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管装置、送管装置和高压管;所述旋管装置上设有旋转接头,所述送管装置包括若干进给轮,所述高压管一端连接旋转接头,另一端穿过送管装置且夹紧在进给轮之间,所述进给轮与高压管接触角度相同且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轴线不平行也不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送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管装置、送管装置和高压管;所述旋管装置上设有旋转接头,所述送管装置包括若干进给轮,所述高压管一端连接旋转接头,另一端穿过送管装置且夹紧在进给轮之间,所述进给轮与高压管接触角度相同且接触位置的切线与高压管轴线不平行也不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装置还包括进水口和驱动旋转接头转动的动力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轮有两排,沿高压管轴向一一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进给装置还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和若干径向设置在壳体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壳体通过丝杠结构连接,所述调节杆端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还沿调节杆轴向滑动连接在壳体上,中心连线与高压管轴线平行的两个进给轮的支架连接在同一调节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洁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