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93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基于紧急停止的急剧的张力变动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印刷装置(打印机(1))以辊对辊方式输送基材(S),对施加于基材(S)的张力进行反馈控制,该印刷装置具备:控制部(100);第一驱动马达(前驱动马达(M31)),负责输送基材(S)的输送速度的控制;第二驱动马达(放卷马达(M20)、后驱动马达(M32)、收卷马达(M40)),负责施加于基材(S)的张力的控制,控制部(100)在基于检测到异物而停止输送基材(S)的输送动作时,在第一驱动马达的速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停止第二驱动马达对张力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辊对辊方式的印刷装置中成为如下规格:在针对输送中的基材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异物的情况下,在异物被输送到印刷头的位置而损伤印刷头之前,使输送动作停止(以下,将这样的停止称为紧急停止)。此时,印刷装置进行控制以使施加于已停止的基材的张力成为规定的张力(专利文献1)。然而,在应对近年来的印刷装置中的印刷的高速化的情况下,在紧急停止时,需要以与以往同样的输送距离使基材停止。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的减速度。然后,在谋求印刷的高速化的过程中存在有如下这样的课题:在紧急停止的情况下,因进行与以往相同的张力控制而超出以往地产生有放卷轴、收卷轴上的基材的松弛、绷紧,从而引起急剧的张力变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08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以辊对辊方式输送基材,对施加于所述基材的张力进行反馈控制,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控制部;第一驱动马达,负责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速度的控制;以及第二驱动马达,负责施加于所述基材的所述张力的控制,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动作时,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速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所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了所述输送动作时,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开始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检测卷绕为卷筒状的所述基材的卷筒直径的卷筒直径传感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卷筒直径传感器的检测值,使与所述基材相应的惯性可变,控制基于检测到所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所述输送动作时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本申请的印刷方法是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该印刷装置具备:控制部;第一驱动马达,负责输送基材的输送速度的控制;以及第二驱动马达,负责施加于所述基材的张力的控制,该印刷装置以辊对辊方式输送所述基材,对施加于所述基材的张力进行反馈控制,所述印刷方法具备张力控制停止工序,在该张力控制停止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动作时,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速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印刷方法具有张力控制工序,在该张力控制工序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张力控制停止工序已结束时,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开始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印刷装置具有检测卷绕为卷筒状的所述基材的卷筒直径的卷筒直径传感器,所述印刷方法具有惯性控制工序,在该惯性控制工序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卷筒直径传感器的检测值,使与所述基材相应的惯性可变,控制基于检测到所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所述输送动作时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装置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概略框图。图3是表示使用了以往的张力控制的打印机中的紧急停止时的张力的变化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紧急停止时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紧急停止时的张力的变化的图。图6是表示控制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概略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紧急停止时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1A…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2…放卷部;3…工艺部;4…收卷部;20…放卷轴;22、34、41…张力传感器;25…转向机构;30…压纸滚筒;31…前驱动辊;32…后驱动辊;40…收卷轴;51、52…印刷头;100…控制部;101…存储部;200…用户接口;E30…滚筒编码器;M20…作为第二驱动马达的放卷马达;M31…作为第一驱动马达的前驱动马达;M32…作为第二驱动马达的后驱动马达;M40…作为第二驱动马达的收卷马达;S20、S40…卷筒直径传感器;D…输送方向;R…输送路线;S…基材;S102、S103…相当于张力控制停止工序的步骤;S104、S105、S106…相当于张力控制工序的步骤;S201、S202、S203…相当于惯性控制工序的步骤。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略。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是以辊对辊方式输送基材的印刷装置。作为其中一例,以行式喷墨打印机1(以下,简称为打印机1)为例进行说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装置结构。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结构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打印机1的两端沿输送路线R张架有呈卷筒状地卷绕于放卷轴20以及收卷轴40上的一张基材S。基材S一边被向从放卷轴20朝向收卷轴40的输送方向D输送一边被印刷。此外,用于输送基材S的输送路线R是通过基材S依次经由后述的各辊来移动而形成。基材S的种类大致分为纸类和薄膜类。列举具体例,纸类有优质纸、铸涂纸、铜版纸、涂布纸等,薄膜类有合成纸、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和PP(polypropylene)等。作为概略结构,打印机1具备从放卷轴20放卷基材S的放卷部2(放卷区域)、将图像向被从放卷部2放卷的基材S印刷的工艺部3(工艺区域)、以及将由工艺部3印刷了图像的基材S收卷于收卷轴40的收卷部4(收卷区域)。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材S的两面中的、印刷有图像的面称为表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放卷部2具有:放卷轴20,供基材S的端部卷绕;作为预处理部的电晕处理机21,为了对从放卷轴20拉出的基材S的表面进行改质而进行处理;以及张力传感器22(从动辊)。此外,作为预处理部的电晕处理机21在基材S的输送路线R中配置于比后述的印刷部(印刷头51、52)靠上游的位置。放卷轴20以使基材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卷绕并支撑基材S的端部。然后,通过使放卷轴20绕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卷绕于放卷轴20的基材S经由预处理部(电晕处理机21)、张力传感器22而被朝向工艺部3放卷。基材S经由能够相对于放卷轴20装卸的芯管23而卷绕于放卷轴20。因而,在放卷轴20的基材S被用尽时,能够将卷绕有卷筒状的基材S的新的芯管23装配于放卷轴20,从而更换放卷轴20的基材S。作为预处理部的电晕处理机21通过对被输送的基材S的成为印刷面的表面进行电晕放电照射而进行对表面进行改质的表面处理,提高印刷时的墨的润湿性。主要在基材S为薄膜类的情况下进行处理。以下,将进行电晕放电照射称为电晕处理。此外,放卷部2具备在电晕处理机21中输送基材S的输送轴24。放卷轴20、输送轴24以及张力传感器22构成为能够沿与输送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移动。放卷部2具有通过沿宽度方向(轴向)调整放卷轴20、输送轴24以及张力传感器22的位置来抑制基材S的蛇行的转向机构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辊对辊方式输送基材,对施加于所述基材的张力进行反馈控制,/n所述印刷装置具备:/n控制部;/n第一驱动马达,负责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速度的控制;以及/n第二驱动马达,负责施加于所述基材的所述张力的控制,/n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动作时,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速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1 JP 2019-069696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辊对辊方式输送基材,对施加于所述基材的张力进行反馈控制,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控制部;
第一驱动马达,负责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速度的控制;以及
第二驱动马达,负责施加于所述基材的所述张力的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输送所述基材的输送动作时,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速度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检测到所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了所述输送动作时,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开始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对所述张力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检测卷绕为卷筒状的所述基材的卷筒直径的卷筒直径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卷筒直径传感器的检测值,使与所述基材相应的惯性可变,控制基于检测到所述异物这一情况而停止所述输送动作时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


4.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纯今村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