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及汽车座椅
本公开一般涉及座椅乘员人体分类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大多数车辆都包括安全气囊和与其协同工作的座椅安全带约束系统以防驾驶员和乘客因高速碰撞而遭受严重伤害。根据驾驶员或乘客的体形来控制安全气囊的膨胀力和安全带的预紧力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现有的座椅乘员的体形分类,例如利用测量电流、阻抗或电容值,以确定座椅上对象的存在、对对象进行分类;但是,现有的座椅由于其坐垫内部的A面的SBR或BodySensors传感垫,无电路传感点、无透气孔,不能对座椅乘员的存在及重量进行识别和探测;因此,现有的座椅乘员人体分类识别系统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识别乘员的存在并进行分类,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及汽车座椅。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包括:配合使用的传感模块和电子控制器;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层叠式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传感模块(1)和电子控制器;/n所述传感模块(1)包括:层叠式传感部(2)和设置在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上的至少一个传感点组群(4);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设有层叠体(3);所述层叠体(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第一材料面层(9)、间隔层(10)和第二材料面层(11);所述间隔层(10)设置有多个透孔和至少一个气路沟道(7);所述透孔与所述第一材料面层(9)、所述第二材料面层(11)形成气压传感点(5),且所述气压传感点(5)与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所述气路沟道(7)与所述电子控制器连通;所述传感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传感模块(1)和电子控制器;
所述传感模块(1)包括:层叠式传感部(2)和设置在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上的至少一个传感点组群(4);所述层叠式传感部(2)设有层叠体(3);所述层叠体(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第一材料面层(9)、间隔层(10)和第二材料面层(11);所述间隔层(10)设置有多个透孔和至少一个气路沟道(7);所述透孔与所述第一材料面层(9)、所述第二材料面层(11)形成气压传感点(5),且所述气压传感点(5)与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所述气路沟道(7)与所述电子控制器连通;所述传感点组群(4)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气压传感点(5)和至少一个所述气路沟道(7);
所述电子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气路沟道(7)连通的第一气压传感器(13);一个所述传感点组群(4)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13);
所述电子控制器配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13)检测的第一气压值Pa并将所述第一气压值Pa与标准设定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并输出乘员人体类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设定值包括第一阈值P1、第二阈值P2、第三阈值P3、第四阈值P4以及第五阈值P5;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P1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无人乘坐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一阈值P1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P2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占用乘坐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二阈值P2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P3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小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三阈值P3且小于所述第四阈值P4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中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所述第四阈值P4且小于所述第五阈值P5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大型体重乘员信息;
当所述第一气压值Pa大于等于所述第五阈值P5时,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出重型体重乘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乘员人体分类的识别传感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