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32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枢轴、弹性件以及包覆模块。枢轴连接于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能够相对开阖。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机体内,且弹性件具有形变能力。包覆模块连接于第一机体的外侧面以及弹性件之间,其中包覆模块随着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的开阖而拉动弹性件,且弹性件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小于枢轴的最小扭力,以使包覆模块保持平整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维持外观的包覆模块平整性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使用者携带,发展出了笔记本电脑来取代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包括具有显示屏幕的第一机体、具有系统的第二机体以及用于将第一机体连接至第二机体的枢轴。为了显示出用户的个性独特性,因此可能客制化地因应使用者需求而在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的外侧做出一些造型,其中一种,即是在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设置包覆材料、保护壳或是保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能够维持外观的包覆模块平整性的电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枢轴、弹性件以及包覆模块。枢轴连接于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能够相对开阖。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机体内,且弹性件具有形变能力。包覆模块连接于第一机体的外侧面以及弹性件之间,其中包覆模块随着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的开阖而拉动弹性件,且弹性件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小于枢轴的最小扭力,以使包覆模块保持平整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包覆模块包括软材以及滑块。软材具有的第一末端连接在第一机体的外侧面,而滑块设置于第二壳体内,而滑块连接在软材具有的第二末端以及弹性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开口,且开口与枢轴相隔一段距离地设置,而软材至少覆盖第一机体的外侧面的局部、枢轴的外侧以及第二机体的外侧面的局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开口,且开口邻近枢轴设置,而软材至少覆盖第一机体的外侧面的局部、枢轴的外侧,但未包覆第二机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软材的材质为真皮、布或橡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软材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三层嵌入在第一层以及第二层之间,且第三层的硬度大于第一层及第二层的硬度。上述的第一层及所述第二层的材质为真皮或布,而第三层的材质为橡胶,且第三层具有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滑轨,而包覆模块还包括梳状件,梳状件贴附于所述软材,与滑轨对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为弹簧。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中,通过使弹性件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小于枢轴的最小扭力,因此弹性件可以让包覆模块保持在平整状态而使得外观平整减少弯折凸起,且可以防止电子装置倒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装置闭合时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软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A至图4D为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打开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第二机体内部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30:电子装置;11:第一机体;12、22:第二机体;121、221:开口;122:滑轨;13:枢轴;14:弹性件;15、35:包覆模块;151、351:软材;152:滑块;1511:第一末端;1512:第二末端;16:梳状件;3511:第一层;3512:第二层;3513:第三层;H:水平方向;A:轴向。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装置闭合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括第一机体11、第二机体12、枢轴13、弹性件14以及包覆模块15。上述的电子装置10为笔记本电脑,其第一机体11具有显示屏幕,而第二机体12具有系统,其中枢轴13连接在第一机体11以及第二机体12之间,以使第一机体11及第二机体12能够相对开阖。弹性件14设置于第二机体12内,且弹性件14具有形变能力。具体地说,弹性件14为弹簧,且其一个末端固定到第二机体1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以其轴向A平行于水平方向H地摆置于第二机体12内。包覆模块15连接在第一机体11的外侧面以及弹性件14之间,其中包覆模块15随着第一机体11相对第二机体12的开阖而能够拉动弹性件14,以使弹性件14发生形变。具体而言,包覆模块15包括软材151以及滑块152。软材151具有位于相对侧的第一末端1511以及第二末端1512,其中第一末端1511固定地连接在第一机体11的外侧面;即,软材151的第一末端1511不会相对第一机体11移动。第二末端1512连接至设置在第二机体12内的滑块152,且滑块152还连接至弹性件14。确切地说,滑块152连接在软材151的第二末端1512以及弹性件14之间,且滑块152能够相对第二机体12水平地线性移动。随着第一机体11及第二机体12的相对开阖,软材151因为第一机体11以及第二机体12彼此间的开阖角度而造成的松或紧的程度会改变滑块152在第二机体12内的位置。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软材151至少覆盖第一机体11的外侧面的局部以及枢轴13的外侧。第二机体12具有邻近枢轴13设置的开口121,且软材151经由开口121而进入第二机体12内以与设置在第一机体11内的滑块152连接。简单地说,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中,软材151并未包覆第二机体12的外侧面。在另一实施例,第一机体11与第二机体12均具有显示屏幕,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机体22所具有的开口221与枢轴13相隔一段距离地设置;换言之,开口221的设置位置离第二机体22的中间处较近地设置,因此,软材151除了覆盖第一机体11的外侧面的局部以及枢轴13的外侧之外,还更覆盖第二机体22的外侧面的局部。承上述,软材151可为一层的形式,其中软材151的材质可选用真皮、布或橡胶。图3为软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在如图3的实施方式中,软材351可利用多层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可使软材351包括第一层3511、第二层3512以及第三层3513,其中第三层3513嵌入在第一层3511以及第二层3512之间,且第三层3513的硬度大于第一层3511及第二层3512的硬度。例如,第一层3511及第二层3512的材质为真皮或布,而第三层3513的材质可为橡胶,且第三层3513具有弹性。第三层3513使用较硬且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可加强软材151的韧性。使第一机体11相对第二机体12打开的过程中,软材351不会产生过多的拉伸形变,确保软材351对枢轴13的保护。图4A至图4D为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打开不同角度的示意图。请依序参考图1及图4A至图4D。如图1所示的状态,第一机体11相对第二机体12关闭,而由于软材151的第一末端1511固定在第一机体11的外侧面上,软材151的第二末端1512固定在滑块152,且滑块152又受到弹性件14施加应力(即,弹性恢复力),因此软材151维持在平整状态。此处所指的平整状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n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以及所述第二机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机体及所述第二机体能够相对开阖;/n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内,具有形变能力;以及/n包覆模块,所述包覆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弹性件之间,/n其中所述包覆模块随着所述第一机体相对所述第二机体的开阖而拉动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小于所述枢轴的最小扭力,以使所述包覆模块保持平整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9 US 62/831,700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
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以及所述第二机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机体及所述第二机体能够相对开阖;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内,具有形变能力;以及
包覆模块,所述包覆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弹性件之间,
其中所述包覆模块随着所述第一机体相对所述第二机体的开阖而拉动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小于所述枢轴的最小扭力,以使所述包覆模块保持平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模块包括:
软材,其中所述软材具有的第一末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外侧面;以及
滑块,设置于第二壳体内,而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软材具有的第二末端以及所述弹性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体具有开口,与所述枢轴相隔一段距离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材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机体的外侧面的局部、所述枢轴的外侧以及所述第二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念臻黎璟桦陈奕龙杨彩圣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