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树云专利>正文

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28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包括炒茶滚筒、进料斗、排料机构及动力驱动装置,排料机构同轴设置于炒茶滚筒内且其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伸出,炒茶滚筒的内部设置翻炒板,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的宽度方向沿炒茶滚筒的径向布置、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由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绕着转轴一的轴向逆时针转动30°形成,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与炒茶滚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刮料区,排料机构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刮料区随着炒茶滚筒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将刮起的茶叶倾泻至打开状态下的排料机构内,有益效果在于,茶叶能够均匀的分布于炒茶滚筒内进行受热炒青,方便排料且有利于茶叶排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茶叶在中国十分的畅销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制茶过程中需要经过采摘、日光萎凋、炒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炒青是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其直接能够决定茶叶的品质与饮用的口感,具体工艺为是以高温炒青破坏叶片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且可以去除鲜叶中臭青味,针对茶叶的炒青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工进行,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到达炒青的要求,但是工作效率低,作业劳动强度大,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由滚筒炒茶机代替人工进行作业,但是滚筒炒茶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滚筒炒茶机的滚筒内有交错的螺旋搅拌叶片,搅拌叶片正转起到了对茶叶进行搅拌翻滚的作用,但是茶叶容易积聚在滚筒的一端,导致茶叶无法均匀的受热,炒茶不均匀,降低了茶叶的品质;第二,当茶叶翻炒结束后,搅拌叶片反转将茶叶排出,难以将茶叶排出干净,滚筒内滞留的茶叶难以清理,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滚筒炒茶机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精巧,茶叶受热均匀,茶叶排料便捷的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巧,茶叶受热均匀,茶叶排料便捷的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滚筒炒茶机炒茶不均匀、排料不方便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包括炒茶滚筒、进料斗、排料机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炒茶滚筒的一端为茶叶输入端、另一端为茶叶输出端,进料斗设置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并且用于朝向炒茶滚筒内添加茶叶,排料机构同轴设置于炒茶滚筒内并且其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伸出,排料机构用于将炒青结束后的茶叶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排出,动力驱动装置用于对炒茶滚筒的转动、排料机构的运行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开口大小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指向茶叶输出端逐渐增大,进料斗的输出端插入至锥形筒内,所述炒茶筒的茶叶输出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圆形筒,排料机构由圆形筒伸出至炒茶滚筒的外部,炒茶滚筒的下方设置有落地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同轴套接于炒茶滚筒外部的支撑环,支撑环与炒茶滚筒转动连接配合,支撑环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炒茶滚筒的两端布置,炒茶滚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圆筒状的电热板且电热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环之间,电热板的内圆面与炒茶滚筒的外圆面贴合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电热板连接有智能温控器,所述炒茶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翻炒板,翻炒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炒茶滚筒的轴向布置,翻炒板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延伸至茶叶输出端并且翻炒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炒茶滚筒的内壁,翻炒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炒茶滚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翻炒板紧贴炒茶滚筒内壁的一侧固定穿设有转轴一且转轴一的轴向平行于翻炒板的长度方向,转轴一的两端分别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和茶叶输出端转动连接配合,翻炒板能够在初始状态与偏转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的宽度方向沿炒茶滚筒的径向布置、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由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绕着转轴一的轴向逆时针转动30°形成,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与炒茶滚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刮料区,所述的排料机构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刮料区随着炒茶滚筒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将刮起的茶叶倾泻至打开状态下的排料机构内并且由排料机构将茶叶向外输出。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炒茶滚筒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一进行转动的偏转驱动构件,偏转驱动构件包括同轴套接于圆形筒上的环形固定板,固定板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套筒,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板、连接套筒、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并且将三者紧固连接,连接套筒靠近固定板的边缘处布置,连接套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固定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固定板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之间形成了安装区域,转轴一的驱动端穿过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延伸至安装区域内,安装区域内设置有步进电机一与动力件,动力件用于将步进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一上并且带动转轴一进行转动。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动力件包括同轴活动套接于圆形筒外圆面上的主动环、与转轴一驱动端连接的摇杆,主动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拨块,拨块设置有多个并且与转轴一一一对应,拨块上开设有沿平行于主动环轴线方向贯穿的平口状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引导方向沿主动环的径向设置,摇杆设置有多个并且与转轴一一一对应,摇杆一端固定套接于转轴一的驱动端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柱形引导块,引导块与引导槽相匹配并且两者沿着主动环的径向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初始状态下摇杆的长度方向沿拨块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两者相互重叠,所述的步进电机一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并且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炒茶滚筒的轴向,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一,主动环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从动齿圈一,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圈一相啮合,所述步进电机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炒茶滚筒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圆形筒的外圆面上套接有过孔滑环,过孔滑环串联于电源与步进电机一之间。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排料机构包括排料筒、盖板以及支架,排料筒两端封闭布置并且与圆形筒的内圆面转动连接配合,排料筒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圆形筒穿出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外部,排料筒的另一端由支架支撑固定,排料筒内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绞龙且绞龙的驱动端由排料筒的另一端伸出,排料筒位于炒茶滚筒外部的一段为排料筒一、位于炒茶滚筒内部的一段为排料筒二,所述排料筒二的顶部开设有矩形的敞口并且敞口所在平面水平布置,敞口由排料筒二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盖板为矩形板体结构并且盖板的长度等于敞口的长度,盖板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排料筒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盖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穿设有转轴二,转轴二的轴向平行于排料筒的轴向并且转轴二在敞口的边缘处与排料筒转动连接配合,转轴二的驱动端由排料筒一的筒壁向外穿出,初始状态下两个盖板相互合拢并且形成开口向下的V形结构,敞口被封堵并且排料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外力驱动转轴二并且带动两个盖板转动分离形成开口向上的V形结构,解除对敞口的封堵并且排料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支架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排料筒一背离排料筒二端部的两侧,排料筒一与支架固定连接并且支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带输送组件,带输送组件位于排料筒一的下方,排料筒一的底部开设有与其接通的输出口且输出口正对带输送组件的输入端,茶叶能够由输出口排出至带输送组件上并且由带输送组件向外输出。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炒茶滚筒、进料斗、排料机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炒茶滚筒的一端为茶叶输入端、另一端为茶叶输出端,进料斗设置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并且用于朝向炒茶滚筒内添加茶叶,排料机构同轴设置于炒茶滚筒内并且其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伸出,排料机构用于将炒青结束后的茶叶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排出,动力驱动装置用于对炒茶滚筒的转动、排料机构的运行提供驱动动力;/n所述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开口大小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指向茶叶输出端逐渐增大,进料斗的输出端插入至锥形筒内,所述炒茶筒的茶叶输出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圆形筒,排料机构由圆形筒伸出至炒茶滚筒的外部,炒茶滚筒的下方设置有落地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同轴套接于炒茶滚筒外部的支撑环,支撑环与炒茶滚筒转动连接配合,支撑环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炒茶滚筒的两端布置,炒茶滚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圆筒状的电热板且电热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环之间,电热板的内圆面与炒茶滚筒的外圆面贴合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电热板连接有智能温控器,所述炒茶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翻炒板,翻炒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炒茶滚筒的轴向布置,翻炒板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延伸至茶叶输出端并且翻炒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炒茶滚筒的内壁,翻炒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炒茶滚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翻炒板紧贴炒茶滚筒内壁的一侧固定穿设有转轴一且转轴一的轴向平行于翻炒板的长度方向,转轴一的两端分别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和茶叶输出端转动连接配合,翻炒板能够在初始状态与偏转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的宽度方向沿炒茶滚筒的径向布置、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由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绕着转轴一的轴向逆时针转动30°形成,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与炒茶滚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刮料区,所述的排料机构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刮料区随着炒茶滚筒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将刮起的茶叶倾泻至打开状态下的排料机构内并且由排料机构将茶叶向外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炒茶滚筒、进料斗、排料机构以及动力驱动装置,炒茶滚筒的一端为茶叶输入端、另一端为茶叶输出端,进料斗设置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并且用于朝向炒茶滚筒内添加茶叶,排料机构同轴设置于炒茶滚筒内并且其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伸出,排料机构用于将炒青结束后的茶叶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向外排出,动力驱动装置用于对炒茶滚筒的转动、排料机构的运行提供驱动动力;
所述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开口大小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指向茶叶输出端逐渐增大,进料斗的输出端插入至锥形筒内,所述炒茶筒的茶叶输出端同轴连通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圆形筒,排料机构由圆形筒伸出至炒茶滚筒的外部,炒茶滚筒的下方设置有落地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同轴套接于炒茶滚筒外部的支撑环,支撑环与炒茶滚筒转动连接配合,支撑环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炒茶滚筒的两端布置,炒茶滚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圆筒状的电热板且电热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支撑环之间,电热板的内圆面与炒茶滚筒的外圆面贴合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电热板连接有智能温控器,所述炒茶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翻炒板,翻炒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炒茶滚筒的轴向布置,翻炒板由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延伸至茶叶输出端并且翻炒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炒茶滚筒的内壁,翻炒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炒茶滚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翻炒板紧贴炒茶滚筒内壁的一侧固定穿设有转轴一且转轴一的轴向平行于翻炒板的长度方向,转轴一的两端分别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和茶叶输出端转动连接配合,翻炒板能够在初始状态与偏转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的宽度方向沿炒茶滚筒的径向布置、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由初始状态下的翻炒板绕着转轴一的轴向逆时针转动30°形成,偏转状态下的翻炒板与炒茶滚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了刮料区,所述的排料机构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刮料区随着炒茶滚筒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将刮起的茶叶倾泻至打开状态下的排料机构内并且由排料机构将茶叶向外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茶滚筒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一进行转动的偏转驱动构件,偏转驱动构件包括同轴套接于圆形筒上的环形固定板,固定板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套筒,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板、连接套筒、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并且将三者紧固连接,连接套筒靠近固定板的边缘处布置,连接套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固定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固定板与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之间形成了安装区域,转轴一的驱动端穿过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延伸至安装区域内,安装区域内设置有步进电机一与动力件,动力件用于将步进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转轴一上并且带动转轴一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件包括同轴活动套接于圆形筒外圆面上的主动环、与转轴一驱动端连接的摇杆,主动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布置的拨块,拨块设置有多个并且与转轴一一一对应,拨块上开设有沿平行于主动环轴线方向贯穿的平口状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引导方向沿主动环的径向设置,摇杆设置有多个并且与转轴一一一对应,摇杆一端固定套接于转轴一的驱动端上、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柱形引导块,引导块与引导槽相匹配并且两者沿着主动环的径向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初始状态下摇杆的长度方向沿拨块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两者相互重叠,所述的步进电机一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并且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炒茶滚筒的轴向,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一,主动环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从动齿圈一,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圈一相啮合,所述步进电机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炒茶滚筒的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圆形筒的外圆面上套接有过孔滑环,过孔滑环串联于电源与步进电机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机构包括排料筒、盖板以及支架,排料筒两端封闭布置并且与圆形筒的内圆面转动连接配合,排料筒一端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入端、另一端由圆形筒穿出延伸至炒茶滚筒的茶叶输出端外部,排料筒的另一端由支架支撑固定,排料筒内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绞龙且绞龙的驱动端由排料筒的另一端伸出,排料筒位于炒茶滚筒外部的一段为排料筒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树云
申请(专利权)人:沙树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