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翠娟专利>正文

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24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玉米种植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底部设置有暂存座,所述暂存座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该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通过推杆电机、推板、连接杆、连接板的配合,使得装置较易于调节玉米种植的间距,提高了玉米种植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液压缸、挡板、暂存座、分发座的配合,使得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较易于控制玉米种植的速度和位置,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
本技术涉及玉米种植设备
,具体为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现有的玉米种植机在播种过程中不易于调节播种间距,使用起来较不方便。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402423U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通过设置折叠软管、套环、连接块、通过口、推块、固定轴、插块和插槽,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玉米种植机不易于可以对种植间距进行调节的问题,通过折叠软管的可伸缩性,只需推动推块至合适的位置,并将插块插入插槽中,即可实现对播种间距的调节。但是该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自动化程度较低,且播种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解决了现有的玉米种植机在播种过程中不易于调节播种间距,使用起来较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底部设置有暂存座,所述暂存座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暂存座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与液压缸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液压缸的左侧与箱体的左侧内壁螺接,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分发座,所述分发座外表面的后侧与箱体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发座的底部分别与三组连接管的顶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输料座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料座外表面的底部与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组所述固定环中位于中部的固定环底部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座的底部与播种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三组所述播种管均穿过滑槽,三组所述固定环中位于左侧的固定环和位于右侧的固定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的前侧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后侧均与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后侧与引导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的后端穿过箱体的后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背面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推杆电机的后侧与箱体的前侧螺接。优选的,所述暂存座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分发座底部的形状为半球形,且暂存座的底部内径等于分发座的顶部内径,暂存座的底部内径小于挡板直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输入口的顶部卡接有防尘塞,防尘塞为弹性橡胶塞。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长度大于分发座底部至输料座之间的距离,且连接管为橡胶软管。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滑槽的宽度,且固定环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优选的,所述引导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引导杆的直径,且限位板位于箱体的后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通过推杆电机、推板、连接杆、连接板的配合,使得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较易于调节玉米种植的间距,提高了玉米种植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液压缸、挡板、暂存座、分发座的配合,使得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较易于控制玉米种植的速度和位置,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利性。2、该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通过输入口的顶部卡接有防尘塞,防尘塞为弹性橡胶塞,减少了灰尘进入种子内,且避免了种子的掉落,通过连接管的长度大于分发座底部至输料座之间的距离,且连接管为橡胶软管,避免了在进行间距调节时对连接管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固定板;3、盖板;4、输入口;5、暂存座;6、挡板;7、液压缸;8、分发座;9、连接管;10、输料座;11、固定环;12、播种管;13、滑槽;14、推杆电机;15、推板;16、连接杆;17、连接板;18、引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盖板3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输入口4,输入口4的底部设置有暂存座5,暂存座5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暂存座5的底部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左侧与液压缸7的输出端卡接,液压缸7的左侧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螺接,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分发座8,分发座8外表面的后侧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分发座8的底部分别与三组连接管9的顶端连通,连接管9的底端与输料座10的顶部连通,输料座10外表面的底部与固定环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组固定环11中位于中部的固定环11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输料座10的底部与播种管12的顶端连通,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三组播种管12均穿过滑槽13,三组固定环11中位于左侧的固定环11和位于右侧的固定环11分别与两组连接板17的前侧转动连接,两组连接板17的后侧均与连接杆1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连接杆16外表面的后侧与引导杆18的前端固定连接,引导杆18的后端穿过箱体1的后侧,连接杆16的顶端与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推板15背面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推杆电机14的输出端卡接,推杆电机14的后侧与箱体1的前侧螺接,通过推杆电机14、推板15、连接杆16、连接板17的配合,使得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较易于调节玉米种植的间距,提高了玉米种植的自动化程度,需要改变种植间距时,两组推杆电机14的输出端同时向后移动,进而推动推板15向后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6向后移动,连接杆16带动两组连接板17进行角度变换,进而使得位于滑槽13两侧的两组播种管12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完成了对种植间距的调节。具体的,为了使得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较易于控制玉米种植的速度和位置,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暂存座5的形状为圆台形,分发座8底部的形状为半球形,且暂存座5的底部内径等于分发座8的顶部内径,暂存座5的底部内径小于挡板6直径,取下输入口4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输入口(4),所述输入口(4)的底部设置有暂存座(5),所述暂存座(5)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暂存座(5)的底部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左侧与液压缸(7)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液压缸(7)的左侧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螺接,所述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分发座(8),所述分发座(8)外表面的后侧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发座(8)的底部分别与三组连接管(9)的顶端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底端与输料座(10)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料座(10)外表面的底部与固定环(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组所述固定环(11)中位于中部的固定环(11)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座(10)的底部与播种管(12)的顶端连通,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三组所述播种管(12)均穿过滑槽(13),三组所述固定环(11)中位于左侧的固定环(11)和位于右侧的固定环(11)分别与两组连接板(17)的前侧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板(17)的后侧均与连接杆(1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6)外表面的后侧与引导杆(18)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18)的后端穿过箱体(1)的后侧,所述连接杆(16)的顶端与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15)背面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推杆电机(14)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推杆电机(14)的后侧与箱体(1)的前侧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输入口(4),所述输入口(4)的底部设置有暂存座(5),所述暂存座(5)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暂存座(5)的底部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左侧与液压缸(7)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液压缸(7)的左侧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螺接,所述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分发座(8),所述分发座(8)外表面的后侧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发座(8)的底部分别与三组连接管(9)的顶端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底端与输料座(10)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料座(10)外表面的底部与固定环(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组所述固定环(11)中位于中部的固定环(11)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座(10)的底部与播种管(12)的顶端连通,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三组所述播种管(12)均穿过滑槽(13),三组所述固定环(11)中位于左侧的固定环(11)和位于右侧的固定环(11)分别与两组连接板(17)的前侧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板(17)的后侧均与连接杆(1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6)外表面的后侧与引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娟杨泽慧马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翠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