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18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组件,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隔热管,该电加热管组件位于该隔热管的内部空间中;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于固定该电加热管组件以及该隔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加热装置是一种耗费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对需加热物料进行加热的装置,被广泛地运用于多种工业生产设备中,较为典型的使用方式为注塑机的料斗中用于烘干原料,或其他干燥设备中。现有的加热器大多是通过加热钨丝,将热量向外辐射达到加热的目的。这种钨丝加热器的热效应低,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才能达到所需的加热效果。为了解决钨丝加热器效能转换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又提出一种电加热管。电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铅、锌、锡、巴氏合金)。如图1所示,该电加热管包括金属管1,位于中空的金属管内部的电热丝2,以及填充与电热丝2与金属管1之间的氧化镁粉3,该电加热管通过连接头4与电源连接。图1中的电加热管通常被用于干燥机中,但存在升温慢、热能转换率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热能转换率低、升温慢、有安全隐患的一个或多个缺点。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组件,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隔热管,该电加热管组件位于该隔热管的内部空间中;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于固定该电加热管组件以及该隔热管。更进一步地,该电加热管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电加热管。更进一步地,该电加热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电加热管,该第一、第二电加热管长度相同,该第三电加热管的长度小于该第一、第二电加热管。更进一步地,该电加热管的形状为U形。更进一步地,该电加热管的表面包括螺旋形的凸起。更进一步地,该凸起的高度为2-5mm。更进一步地,该隔热管包括内管与外管,该电加热管组件位于该内管的内部空间中。更进一步地,该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或填充隔热棉。更进一步地,该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距离为2-20mm。更进一步地,该隔热管选自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锈钢、石英、陶瓷、氧化镁、铁、铜、铝。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加热管的升温速度,可以在5分钟内快速升温至148摄氏度。另一方面,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电加热管组件释放的热能采取定向释放,可以对特定位置实现快速升温。更进一步地,还避免了因加热管表面温度过高,直接与人体接触所导致的烫伤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另一实施例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用6根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所述的术语“外部”、“外侧”通常是指远离中轴线的位置,“内部”、“内侧”通常是指靠近中轴线的位置。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加热装置的缺点。该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组件,位于电加热管组件一端的固定部件,以及位于电加热组件外部的隔热管。通过该隔热管可以将电加热管组件释放的热能采取定向释放,可以对特定位置实现快速升温。该隔热管还避免了因加热管表面温度过高,直接与人体接触所导致的烫伤安全隐患。以下将结合各个图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组件10、隔热管30,该隔热管30内部可以抽真空,也可以填充隔热棉,其中电加热管组件10位于隔热管3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管30为圆筒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其设计为其他形状。电加热管组件10和隔热管30通过固定部件20连接,电源连接件40用于为电加热管组件10提供电源。隔热管30为金属或非金属元件组成,如石英管、陶瓷管、氧化镁管,不锈钢管、铁管、铜管、铝管。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隔热管30为双层管,即内外管组成。双层管之间可以抽真空,也可以填充隔热棉。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双层管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20mm(毫米),更优选地为5-10mm。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隔热棉的材料可以选择为玻纤棉、陶瓷棉、岩棉、气凝胶等保温材料。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内管和外管均由不锈钢管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管组件10由一根U形加热管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其替换为螺旋形或其他形状的加热管。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该电加热装置同样包括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组件10、隔热管30。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10由三根U形翅片加热管组成。翅片加热管11、12、13的表面分布有螺旋形的凸起,通过该螺旋形的凸起可以极大地增加加热管表面的散热面积,达到升温迅速的技术目的。经技术人多次反复试验后发现,翅片的高度为2-5mm,沿同一轴线上两个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为10-16mm时可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散热效率比无翅片的加热管能提升超过50%。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13和加热管12的长度相同,彼此之间平行分布,第三根加热管11长度小于加热管12、13,分布位置相对于加热管12、13垂直。除了本实施例中的3根加热管外,还可以设置6、9、12、15、18根加热管。以6根加热管为例,可在圆周上进行12等分,即30°均布。6根加热管设置于该隔热管30内部时,可以设置为两组加热管组件,每组包含3个电加热管。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管组件,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隔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组件位于所述隔热管的内部空间中;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电加热管组件以及所述隔热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管组件,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隔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组件位于所述隔热管的内部空间中;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电加热管组件以及所述隔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电加热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电加热管,所述第一、第二电加热管长度相同,所述第三电加热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第二电加热管。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的形状为U形。


5.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的表面包括螺旋形的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妍
申请(专利权)人:筱艾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