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18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的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根据人体穴位进行分布。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装置对能源的损耗,有效的提高了其加工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石墨烯发热装置用于生产被子的加工效率,同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加热保暖,便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纺
,特别是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国非严寒地区的冬季,由于没有集中供暖的措施,所以冬季取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民众。传统的取暖方式包括使用电热床垫、电热靠垫等。传统的电热床垫和靠垫都是使用电发热丝,但是传统的电热丝发热耗能大,用电成本较高。而且也较危险,容易出现漏电。然而对能够加热的被子目前相对少见,因相关的技术难题,加热装置过硬,无法达到使用舒适的状态,不利使用,同时容易出现意外。然而专利号为CN209595360U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恒温被子,包括被罩和被子,所述被罩套在被子的外侧,所述被子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表层、外填充层、石墨烯发热层、内填充层和里层,石墨烯发热层的内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加热电极,加热电极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车缝线与表层和里层缝合,被罩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口。该石墨烯恒温被子,结构简单,被子与被罩固定方便,方便被罩的拆除清洗,保暖效果好,发热时间长,不消耗原材料,且以石墨烯发热层作为发热体,发热均匀,不易损坏,并且石墨烯发热层辐射出的远红外线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享受到理疗功效,同时也具有杀菌除螨的作用,而且该被子具有自动恒温功能,使用方便。该被子在使用过程中,因身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上身区心脏位置若温度过高反而引起身体的不适,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下身区对温度的需求较强,同时对温度需求也较高,因此上述被子在使用过程中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和生产成本的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加热舒适,对身体健康,便于提高能源节约,降低生产成本的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的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根据人体穴位进行分布。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要分布石墨烯发热膜,在休息过程中,人体的上身区距离心脏的距离较近,上身区的体温相对要高,对温度的需求相对较低,而人体的下身区离心脏的距离相对较远,血液在流通过程中其温度和热量散失较多,因而下身区对温度的需求更高,同时当心脏处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下时,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睡眠休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求,合理分布石墨烯发热膜,便于人体的健康,同时便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加工效率的提高,能有效的降低低温灼伤。进一步,所述基层包括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石墨烯发热膜设于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之间,并受智能控制器。上下保护层的设置便于提高对石墨烯发热膜的固定,防止石墨烯发热膜在基层内发生位移,从而折叠在一起,影响加热和保温效果。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整块设置或为至少两片石墨烯发热膜电连接形成,石墨烯发热膜包括设于人体腰部的腰膜和人体脚部的膝膜、脚膜。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分布石墨烯发热膜,便于降低石墨烯发热膜的铺设面积,从而降低石墨烯发热装置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尺寸为5-50cm×20-150cm。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尺寸为5-10cm×50-100cm。更优地,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尺寸为8cm×95cm。防止下身区出现加热盲区或出现达不到加热温度的区域,便于提高加热的效果。进一步,所述腰膜、膝膜和脚膜均为横向设置。当人在休息过程中,市场会翻身或采用不同的睡姿,如仰卧、俯卧、侧卧等,采用横向设置有效的保证了石墨烯发热膜的加热效果,有效的保证了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加热,避免出现加热盲区或者加热区域没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进一步,所述脚膜设置成四片,并呈矩形分布,相邻两脚膜之间的横向间距为0.1-20cm,相邻两脚膜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20cm。优选地,相邻两脚膜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10cm,相邻两脚膜之间的纵向距离为5-18cm。更优地,所述相邻两脚膜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cm,相邻两脚膜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0cm。进一步,所述腰膜与膝膜均设置两片,两腰膜之间的间距为0.1-20cm,两膝膜之间的间距为0.1-19cm。优选地,所述腰膜与膝膜均设置两片,两腰膜之间的间距为2-10cm,两膝膜之间的间距为2-15cm。更优地,所述腰膜与膝膜均设置两片,两腰膜之间的间距为5cm,两膝膜之间的间距为10cm。进一步,所述膝膜与脚膜之间的间距为1-20cm,膝膜与腰膜之间的间距为1-20cm。优选地,所述膝膜与脚膜之间的间距为2-13cm,膝膜与腰膜之间的间距为1-15cm。更优地,所述膝膜与脚膜之间的间距为6cm,膝膜与腰膜之间的间距为8cm。进一步,所述上保护层与下保护层分开设置,并通过胶粘固定石墨烯发热膜。便于提高石墨烯发热装置的加工效率,同时便于提高石墨烯发热膜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所述上保护层与下保护层一体设置,并通过胶粘固定石墨烯发热膜。便于提高石墨烯发热装置的结构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散,提高抗拉扯强度。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石墨烯发热装置对能源的损耗,有效的提高了其加工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石墨烯发热装置用于生产被子的加工效率,同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加热保暖,便于生产成本的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石墨烯发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石墨烯发热膜分布图;图3-为石墨烯发热膜间距设置图;1-上保护层,2-石墨烯发热膜,3-下保护层,4-智能控制器,5-电源适配器,6-电源线,7-腰膜,8-膝膜,9-脚膜,10-电极接头,11-温度感应器,12-集线器,13-导线,14-上边缘,15-侧边缘,16-下边缘。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该石墨烯发热装置的尺寸为210cm×200cm(长×宽),根据加工的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尺寸,如:200cm×200cm、200cm×180cm、200cm×150cm等等,石墨烯发热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的发热层,发热层上述设有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2,基层包括上保护层1和下保护层3,上保护层1和下保护层3之间设有若干石墨烯发热膜2,石墨烯发热膜2通过导线13与智能控制器4连接,并受控制器的控制,发热层根据人体穴位进行分布设有下身区,下身区包括腰部和脚部,腰部内设有腰膜7、脚部内设有膝膜8和脚膜9;根据下身区的不同部位进行分布石墨烯发热膜2,便于降低石墨烯发热膜2的铺设面积,从而降低石墨烯发热装置的生产成本。优选地,石墨烯发热膜2整块设置或为至少两片石墨烯发热膜2电连接形成,即石墨烯发热膜2串联和/或并联设置,便于调节石墨烯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同时便于分别控制各石墨烯发热膜2的发热效果,进一步的提高石墨烯发热装置的使用安全,避免高功率降低意外的发生。本方案根据人体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的发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上设有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根据人体穴位进行分布,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整块设置或为至少两片石墨烯发热膜电连接形成,石墨烯发热膜包括设于人体腰部的腰膜、人体脚部的膝膜和人体脚部的脚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上的发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上设有至少一片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根据人体穴位进行分布,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整块设置或为至少两片石墨烯发热膜电连接形成,石墨烯发热膜包括设于人体腰部的腰膜、人体脚部的膝膜和人体脚部的脚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石墨烯发热膜设于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之间,并受智能控制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尺寸为5-50cm×20-1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子用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膜、膝膜和脚膜均相对被子的宽度方向横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子用的石墨烯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赛湘史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长沙市爱晚亭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