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1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其结构包括端盖、密封圈、固定装置和抗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本设计提出固定装置设计,解决密封圈不易安装在端盖内部的问题,将密封圈扣在第一固定环上,再将第二固定环扣上,再由第一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螺母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左端固定住,右端利用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达到密封圈安装在端盖内部更加的容易,加快安装速度的有益效果,本设计提出抗震装置设计,解决端盖抗震能力差,电机运行不平稳的问题,通过外环和内环内的抗震填充物进行抗震,钢珠使得转环转动更加顺畅,达到增加电机端盖的抗震能力,有效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密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端盖:就是电机机壳的盖子,一般分前盖和后盖,用来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电机端盖的材质一般都是金属的,包括铝,铝铸,冷冲钢材,塑料,胶木等,通常端盖的密封结构依靠内置的密封圈进行密封,随着机械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密封圈不易安装在端盖内部,端盖抗震能力差,电机运行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解决了密封圈不易安装在端盖内部的问题,端盖抗震能力差,电机运行不平稳的问题,达到了密封圈安装在端盖内部更加的容易,加快安装速度,且增加电机端盖的抗震能力,有效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端盖、固定片、密封圈、轴承室、固定装置和抗震装置,所述固定片设置在端盖外侧四角,所述固定片后端与端盖外侧前端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端盖内侧,所述轴承室底端与端盖内部底端中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端盖内侧,所述抗震装置设置在轴承室内侧,所述固定装置由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母和第一卡块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环左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环左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右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环右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下端外侧与第一固定螺母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下端外侧与第二固定螺母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第二固定环左右两端且与第二固定环外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卡块外侧与端盖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抗震装置由外环、内环、抗震填充物、转环、钢珠和第二卡块组成,所述内环底端与外环内部底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抗震填充物设置在外环内侧和内环外侧之间,所述转环底端与内环内部底端中侧转动连接,所述钢珠设置在内环内侧与转环外侧之间且与内环底端进行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外环外侧四角且与外环外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卡块外侧与轴承室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端盖外侧四角,且固定片顶端设置有一个螺孔。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底端设置有六条矩形加强筋,呈等距环形排列,且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侧下端和第二固定环内侧上端均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密封圈外侧中部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固定环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转环内直径与端盖底端中部圆形通孔直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钢珠设置有两个以上,且两个钢珠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的材质为球磨铸铁。进一步的,所述抗震填充物材质为灌封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密封圈不易安装在端盖内部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固定装置设计,解决了密封圈不易安装在端盖内部的问题,将密封圈扣在第一固定环上,再将第二固定环扣上,再由第一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螺母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左端固定住,右端利用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卡块进行定位,将其安装在端盖内,达到密封圈安装在端盖内部更加的容易,加快安装速度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端盖抗震能力差,电机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本设计提出抗震装置设计,解决了端盖抗震能力差,电机运行不平稳的问题,通过外环和内环内的抗震填充物进行抗震,由电机转轴带动转环进行转动,钢珠配合进行转动,使得转环转动更加顺畅,由第二卡块进行定位,便于安装在轴承室内,达到增加电机端盖的抗震能力,有效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端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抗震装置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端盖-1、固定片-2、密封圈-3、轴承室-4、固定装置-5、抗震装置-6、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第一固定螺栓-53、第一固定螺母-54、第二固定螺栓-55、第二固定螺母-56、第一卡块-57、外环-61、内环-62、抗震填充物-63、转环-64、钢珠-65、第二卡块-6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5、抗震装置6、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第一固定螺栓53、第一固定螺母54、第二固定螺栓55、第二固定螺母56、第一卡块57、外环61、内环62、抗震填充物63、转环64、钢珠65、第二卡块66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端盖1、固定片2、密封圈3、轴承室4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端盖1、固定片2、密封圈3、轴承室4、固定装置5和抗震装置6,固定片2设置在端盖1外侧四角,固定片2后端与端盖1外侧前端进行水平焊接,密封圈3设置在端盖1内侧,轴承室4底端与端盖1内部底端中侧进行垂直焊接,固定装置5设置在端盖1内侧,抗震装置6设置在轴承室4内侧,固定装置5由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第一固定螺栓53、第一固定螺母54、第二固定螺栓55、第二固定螺母56和第一卡块57组成,第一固定环51左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3与第二固定环52左端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环51右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5与第二固定环52右端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固定螺栓53下端外侧与第一固定螺母54内侧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栓55下端外侧与第二固定螺母56内侧进行螺纹连接,第一卡块57设置在第二固定环52左右两端且与第二固定环52外侧进行垂直焊接,第一卡块57外侧与端盖1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抗震装置6由外环61、内环62、抗震填充物63、转环64、钢珠65和第二卡块66组成,内环62底端与外环61内部底端进行垂直焊接,抗震填充物63设置在外环61内侧和内环62外侧之间,转环64底端与内环62内部底端中侧转动连接,钢珠65设置在内环62内侧与转环64外侧之间且与内环62底端进行滚动连接,第二卡块66设置在外环61外侧四角且与外环61外侧进行垂直焊接,第二卡块66外侧与轴承室4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固定片2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端盖1外侧四角,且固定片2顶端设置有一个螺孔,能有效的将端盖1固定在电机外壳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端盖(1)、固定片(2)、密封圈(3)和轴承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5)和抗震装置(6),所述固定片(2)设置在端盖(1)外侧四角,所述固定片(2)后端与端盖(1)外侧前端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端盖(1)内侧,所述轴承室(4)底端与端盖(1)内部底端中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固定装置(5)设置在端盖(1)内侧,所述抗震装置(6)设置在轴承室(4)内侧,所述固定装置(5)由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第一固定螺栓(53)、第一固定螺母(54)、第二固定螺栓(55)、第二固定螺母(56)和第一卡块(57)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环(51)左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3)与第二固定环(52)左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51)右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5)与第二固定环(52)右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3)下端外侧与第一固定螺母(54)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55)下端外侧与第二固定螺母(56)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块(57)设置在第二固定环(52)左右两端且与第二固定环(52)外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卡块(57)外侧与端盖(1)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抗震装置(6)由外环(61)、内环(62)、抗震填充物(63)、转环(64)、钢珠(65)和第二卡块(66)组成,所述内环(62)底端与外环(61)内部底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抗震填充物(63)设置在外环(61)内侧和内环(62)外侧之间,所述转环(64)底端与内环(62)内部底端中侧转动连接,所述钢珠(65)设置在内环(62)内侧与转环(64)外侧之间且与内环(62)底端进行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块(66)设置在外环(61)外侧四角且与外环(61)外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卡块(66)外侧与轴承室(4)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抗震铸铝端盖的密封结构,包括端盖(1)、固定片(2)、密封圈(3)和轴承室(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5)和抗震装置(6),所述固定片(2)设置在端盖(1)外侧四角,所述固定片(2)后端与端盖(1)外侧前端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端盖(1)内侧,所述轴承室(4)底端与端盖(1)内部底端中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固定装置(5)设置在端盖(1)内侧,所述抗震装置(6)设置在轴承室(4)内侧,所述固定装置(5)由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第一固定螺栓(53)、第一固定螺母(54)、第二固定螺栓(55)、第二固定螺母(56)和第一卡块(57)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环(51)左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3)与第二固定环(52)左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51)右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5)与第二固定环(52)右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3)下端外侧与第一固定螺母(54)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55)下端外侧与第二固定螺母(56)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块(57)设置在第二固定环(52)左右两端且与第二固定环(52)外侧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第一卡块(57)外侧与端盖(1)内侧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抗震装置(6)由外环(61)、内环(62)、抗震填充物(63)、转环(64)、钢珠(65)和第二卡块(66)组成,所述内环(62)底端与外环(61)内部底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抗震填充物(63)设置在外环(61)内侧和内环(62)外侧之间,所述转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花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辰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