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的多肽--翻译起始因子 eIF-2-11.44 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06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多肽-翻译起始因子eIF-2-11.44,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和经DNA重组技术产生这种多肽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诊治多种疾病的方法,如糖尿病、甲亢、心律失常、肿瘤、各种感染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抗此多肽的拮抗剂及其诊治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编码这种新的翻译起始因子eIF-2-11.44的多核苷酸的用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新的多肽——翻译起始因子eIF-2-11.44,以及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此多核苷酸和多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肽链的合成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延伸阶段和合成终止。在起始阶段,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从而促使包括第一个氨酰基-tRNA在内的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原核生物形成起始复合物,除了需要mRNA、荷载了甲硫氨酸的起始tRNA、30S亚基、50S亚基之外,还需要起始因子。在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IF3、IF2、IF1,这些因子并不牢固地结合于核糖体,在起始复合物形成之后就很快解离。真核生物的起始复合物并不是在起始密码子AUG处形成的,而是首先在mRNA的5’末端形成,以5’末端的帽子结构作为识别信号。在帽子处形成的起始复合物,然后沿着mRNA移动,直到发现起始密码子AUG,60S亚基结合上来,才形成80S核糖体。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与原核生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真核生物的起始因子更多更复杂。真核生物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是GTP首先与eIF-2结合,这一结合就增加了eIF-2与其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多肽-翻译起始因子eIF-2-11.44,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多肽的活性片段、类似物或衍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裕民谢毅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