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03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实现3~5μm波段激光的输出。该装置可实现1.06μm窄脉冲激光和3~5μm激光共轴同向切换输出,用于光电对抗系统中对目标的测距和干扰,有效降低光电转台载荷的发射窗口大小以及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通过两个反射镜实现1.06μm窄脉冲激光和3~5μm激光共轴同向输出,保证了对目标测距和干扰指向一致性。尤其适合在机载或车载等光电对抗系统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泵浦或光纤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第四代3~5μm波段红外凝视成像制导导弹具有命中精度高、作用距离远、发射后不管等优点,美国等西方国家大量装备了3~5μm波段红外凝视成像制导的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在战争中威胁极大。而对付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对抗武器系统。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对抗武器系统是集告警、跟踪、瞄准和干扰或致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防御武器系统,能够有效干扰红外凝视成像制导导弹,可实现车载、舰载和机载,适用于陆、海、空等军兵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06μm波段激光由于脉冲能量大,脉冲宽度窄,技术成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测距系统中。现有技术中,在同一设备上同时实干扰红外凝视成像制导导弹以及进行远距离测距,需要在设备上设置两套发射装置,即一套用于发射中红外3~5μm波段激光,另一套用于发射近红外1.06μm波段激光。采用两套发射装置会造成光电转台载荷重量过重以及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两个波段激光切换输出,用于红外对抗系统中对目标的测距和干扰,同时降低光电转台载荷重量和体积。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包括: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实现3~5μm波段激光的输出;输出光引导组件,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实现共轴发射。优选地:所述入射激光为1.06μm波段激光,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包括二分之一波片以及偏振片,所述偏振片呈布鲁斯特角放置;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中且位于所述偏振片前方,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表面与所述入射激光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用于将所述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改变90°由P偏振激光变为S偏振激光;所述偏振片用于将S偏振激光的入射激光进行分光后引导至所述第一光束路径中;所述二分之一波片退出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中,所述偏振片用于将所述入射激光引导至所述第二光束路径中。优选地:所述二分之一波片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维导轨支架以及高速电机;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与所述一维导轨支架可相对滑动相连,所述高速电机用于推动所述二分之一波片沿所述一维导轨支架做直线往复运动,以便实现将所述二分之一波片推入入射激光的光路以及推出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优选地:所述偏振片的材料为熔石英,折射率1.45;所述偏振片的一面镀P偏振光高透膜和S偏振光高反膜,另一面镀P偏振光高透膜,所述偏振片与入射激光的光轴的夹角为56.5°。优选地: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包括双色镜,所述双色镜与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轴的夹角为45°。优选地:所述双色镜材料为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双色镜的两面均镀45°条件下,1.06μm波段高反膜以及1.4~1.7μm、3.0~4.0μm高透膜。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束路径中配置有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束路径中配置有光参量振荡器前腔镜、周期极化晶体以及光参量振荡器后腔镜;所述入射激光依次经过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前腔镜、周期极化晶体以及光参量振荡器后腔镜后形成3~5μm波段激光。优选地: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前腔镜的材料为熔石英,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前腔镜的一面镀1.06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1.06μm、1.4~1.7μm、3.0~4.0μm高反膜;所述周期极化晶体为MgO:PPLN晶体,所述周期极化晶体前的后表面镀1.06μm、1.4~1.7μm、3.0~4.0μm激光高透膜,所述周期极化晶体的极化周期为29~33μm;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后腔镜的材料为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后腔镜的一面镀1.06μm高反膜,3.0~4.0μm高透膜,1.4~1.7μm反射率为70%,所述光参量振荡器后腔镜的另一面镀1.4~1.7μm、3.0~4.0μm高透膜。优选地:还包括光吸收池,所述光吸收池用于吸收所述第二光束路径输出的未经转换的经过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的激光。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实现3~5μm波段激光的输出;输出光引导组件,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实现共轴发射。本申请提供的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可实现1.06μm窄脉冲激光和3~5μm激光共轴同向切换输出,用于光电对抗系统中对目标的测距和干扰,有效降低光电转台载荷的发射窗口大小以及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通过高速电机驱动一维平移台实现二分之一波片推入或推出光路中,其响应时间保持在毫秒量级,重复性较高。通过两个反射镜实现1.06μm窄脉冲激光和3~5μm激光共轴同向输出,保证了对目标测距和干扰指向一致性。尤其适合在机载或车载等光电对抗系统中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二分之一波片、2-偏振片、3-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光参量振荡器前腔镜、6-为周期极化晶体、7-光参量振荡器输出镜、8-双色镜、9-光吸收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实现3~5μm波段激光的输出;/n输出光引导组件,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实现共轴发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束路径转换组件,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用于实现入射激光在第一光束路径以及第二光束路径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用于实现1.06μm波段激光的输出,所述第二光束路径用于实现3~5μm波段激光的输出;
输出光引导组件,所述输出光引导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以及所述第二光束路径发射的激光实现共轴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激光为1.06μm波段激光,所述光束路径转换组件包括二分之一波片以及偏振片,所述偏振片呈布鲁斯特角放置;
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中且位于所述偏振片前方,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表面与所述入射激光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用于将所述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改变90°由P偏振激光变为S偏振激光;所述偏振片用于将S偏振激光的入射激光进行分光后引导至所述第一光束路径中;
所述二分之一波片退出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中,所述偏振片用于将所述入射激光引导至所述第二光束路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分之一波片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维导轨支架以及高速电机;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与所述一维导轨支架可相对滑动相连,所述高速电机用于推动所述二分之一波片沿所述一维导轨支架做直线往复运动,以便实现将所述二分之一波片推入入射激光的光路以及推出所述入射激光的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出的共轴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的材料为熔石英,折射率1.45;所述偏振片的一面镀P偏振光高透膜和S偏振光高反膜,另一面镀P偏振光高透膜,所述偏振片与入射激光的光轴的夹角为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切换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涛时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泰蓝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