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99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支撑柱和连接杆,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固定有进风口,且机架的内部设置有水管所述主动齿轮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齿轮,且连接齿轮的下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连接轴的侧面,且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侧面固定有挡板,所述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机架的内部开设有储存室。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当新能源汽车在运行时会产生风,从而装置进行冷却,同时储存室内的冷却油和水管内的水可以对装置进行降温,并且气体会穿过水管对水管内的水进行降温,进而降低装置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相比于传统汽车使用汽油进行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从而使环境更差,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更加清洁,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的恶化,在新能源汽车使用时,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对装置进行降温,而一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有一些问题,比如:其一,一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只有单一的风冷或水冷,从而不能对装置进行有效的降温;其二,一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在对水进行冷却时,不能使气体穿过水的内部对水进行降温,只可以在水管的外侧来对装置进行降温,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只有单一冷却方式和不可以对水进行有效的降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支撑柱(8)和连接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固定有进风口(2),且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的上方连接有支管(4),且支管(4)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5),并且固定柱(5)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和机架(1)水管(3)固定,且支撑柱(8)的侧面固定有叶片(7)和主动齿轮(9),并且叶片(7)设置在水管(3)的内部,所述主动齿轮(9)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齿轮(10),且连接齿轮(10)的下端连接有从动齿轮(11),所述从动齿轮(11)固定在连接轴(12)的侧面,且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支撑柱(8)和连接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固定有进风口(2),且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的上方连接有支管(4),且支管(4)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5),并且固定柱(5)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和机架(1)水管(3)固定,且支撑柱(8)的侧面固定有叶片(7)和主动齿轮(9),并且叶片(7)设置在水管(3)的内部,所述主动齿轮(9)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齿轮(10),且连接齿轮(10)的下端连接有从动齿轮(11),所述从动齿轮(11)固定在连接轴(12)的侧面,且连接轴(12)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柱(13),并且转动柱(13)的侧面固定有挡板(19),所述水管(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水管(3)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16),且排气口(16)的内部设置有排气孔(17),所述机架(1)的内部开设有储存室(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妍祯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创智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