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6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包括一基座、若干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和弹性构件;自基座的正面到基座的反面,依次开设第一辅助孔、第一限位孔、过渡腔、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辅助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安装在基座的正面上时,施加外力,通过弹性构件和第一辅助孔的配合,将弹性构件的一部分预先按入第一辅助孔内,之后进入第一限位孔内并嵌入第一限位孔,撤去外力,该光纤法兰盘接头管通过法兰底座锁紧在第一限位孔内;将不同类型的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安装在基座反面上,步骤与上述方法相同。由上,实现了将不同类型的光纤法兰盘接头管,通过基座锁紧固定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
本技术属于光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光纤适配器主要是在光纤线路中实行相同或不同光纤连接器的对接,使其在很少损耗下实行光路畅通,它能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的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目前的光纤适配器主要包括一法兰底座,法兰底座的分别设置一个连接管。连接管和法兰底座的组合体成为光纤法兰盘接头管。法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光纤适配器的安装孔,在光纤适配器单个使用时,只需通过安装孔来将光纤适配器固定在安装位置即可。目前光纤接头主要包括SC接头、FC接头、LC接头和ST接头。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需要将2个不同类型的光纤接头进行连接时,就需要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在对两个将含有不同光纤接头的尾纤进行连接时,这种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两个连接管就需要分别连接上述2个不同类型的光纤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可将不同类型的光纤法兰管接头管进行组合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正面开设至少一个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孔所在的整圆的范围为:1/2~1;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一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一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同轴心;所述基座的反面开设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辅助孔;所述的第一辅助孔和第二辅助孔的结构相同;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二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辅助孔所在圆的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辅助孔同轴心;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设置过渡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过渡腔的三条轴心线重合;若干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的类型不同;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包括一法兰底座;所述法兰底座上套设一与弹性构件;安装状态时,安装在所述基座正面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安装在所述基座反面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或第二限位孔配合时,所述弹性构件均处于自然状态。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法兰底座分布的限位环、与所述限位环对应设置的弹簧;所述法兰底座的圆周上开设固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孔。优选地,所述限位环的高度小于所述法兰底座的高度;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法兰底座的底端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孔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孔所在的整圆的值为3/4。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横截面/第一限位孔所在的整圆的值为3/4。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孔的缺口方向朝向所述基座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将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安装在基座的正面上时,施加外力,通过弹性构件和第一辅助孔的配合,将弹性构件的一部分预先按入第一辅助孔内,之后进入第一限位孔内并嵌入第一限位孔,撤去外力,该光纤法兰盘接头管通过法兰底座锁紧在第一限位孔内;将不同类型的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安装在基座反面上,步骤与上述方法相同。由上,实现了将不同类型的光纤法兰盘接头管,通过基座锁紧固定成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新型光纤适配器中基座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中光纤法兰盘接头管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其中,1-基座,11-第一辅助孔,12-第一限位孔,13-过渡腔,2-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1-连接管,22-法兰底座,23-光信号传输腔,3-弹性构件,31-限位环,3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包括一基座1、8个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和弹性构件3。具体的,将4个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通过弹性构件3按入并锁紧在基座1的正面,同样将另外4个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通过弹性构件3按入并锁紧安装在基座1的反面,以形成该新型光纤适配器。具体的,对基座1、弹性构件3的设计如下:如图1~2所示,自基座1的正面到基座1的反面,依次开设第一辅助孔11、第一限位孔12、过渡腔13、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辅助孔。其中,第一辅助孔11、第二辅助孔均自基座1的表面向基座1内部延伸。第一辅助孔11、第一限位孔12、过渡腔13、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辅助孔之间的位置具体为:基座1的正面开设4个第一辅助孔11;第一辅助孔11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孔11所在的整圆的范围为1/2~1,如3/4;基座1内开设第一限位孔12;第一限位孔12连通第一辅助孔11的底端;第一限位孔12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第一辅助孔11所在圆的直径;第一限位孔12与第一辅助孔11同轴心;基座1的反面开设与第一辅助孔11对应设置的第二辅助孔;第一辅助孔11和第二辅助孔的结构相同;基座1内开设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连通第二辅助孔的底端;第二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第二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第二限位孔与第二辅助孔同轴心;第一限位孔12和第二限位孔之间设置过渡腔13;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过渡腔13的三条轴心线重合。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通过弹性构件3安装在第一限位孔12内;类型不同的另一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通过弹性构件3安装在第二限位孔内。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的数量为第一限位孔12和第二限位孔数量的总和。在本实施例中,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设置为8个。如图3~4所示,弹性构件3套设在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上。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包括连接管21和法兰底座22,连接管21固定在所述法兰底座22上;连接管21连接相应的光纤接头。在本实施例中,法兰底座22上套设一与弹性构件3。将上述基座1、8个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和弹性构件3组合安装完毕后,形成安装状态时。安装状态时,安装在基座1正面的弹性构件3与第一限位孔12配合;安装在基座1反面的弹性构件3与第二限位孔配合。具体的,将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安装在基座1的正面上时,在第一辅助孔11的缺口处,将弹性构件3的一部分预先按入第一辅助孔11内,弹性构件3收缩,继续施加外力按压并旋转弹性构件3,弹性构件3在第一辅助孔11内收缩,之后进入第一限位孔12内并嵌入第一限位孔12,撤去外力,该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通过法兰底座22锁紧在第一限位孔12内,最后微调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使得光纤法兰盘接头管2内光信号传输腔23的轴心线、过渡腔13的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座,所述基座的正面开设至少一个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孔所在的整圆的范围为:1/2~1;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一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一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同轴心;/n所述基座的反面开设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辅助孔;所述的第一辅助孔和第二辅助孔的结构相同;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二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辅助孔同轴心;/n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设置过渡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过渡腔的三条轴心线重合;/n若干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的类型不同;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包括一法兰底座;所述法兰底座上套设一与弹性构件;/n安装状态时,安装在所述基座正面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安装在所述基座反面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所述基座的正面开设至少一个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孔所在的整圆的范围为:1/2~1;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一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一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同轴心;
所述基座的反面开设与所述第一辅助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辅助孔;所述的第一辅助孔和第二辅助孔的结构相同;所述基座内开设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二辅助孔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孔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辅助孔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辅助孔同轴心;
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设置过渡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过渡腔的三条轴心线重合;
若干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的类型不同;所述光纤法兰盘接头管包括一法兰底座;所述法兰底座上套设一与弹性构件;
安装状态时,安装在所述基座正面的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安装在所述基座反面的所述弹性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珠陈冰如高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