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709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第二连接模块的电子装置电连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致动感测模块、微处理器及第一连接模块,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传感器及致动器,致动器邻设于传感器,接收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微处理器电连接致动感测模块;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其中,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二连接模块,以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本案关于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尤指一种能够及时通知用户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类在生活上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VOC)、PM2.5、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等气体,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好坏纷纷引起各国重视,为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如何确认空气质量的好坏,利用一种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若又能实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实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可说是非常好的应用。另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虽目前有大型环境监测基站作监测,但监测结果只能针对监测基站的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作监测,对于人类处于的近身环境空气质量无法有效精确作监测,例如,室内空气质量、身旁周围的空气质量就无法有效快速作监测,所以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有效检测。有鉴于此,要如何能够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测,以提供更精准及时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一传感器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邻设于该传感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以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4A及图4B所示分别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于不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A及图4B所示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A至图7E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作动的流程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0:致动感测模块11:传感器13:致动器、流体致动器130:第一腔室131:进气板131a:进气孔131b:总线孔131c:中心凹部132:共振片132a:可动部132b:固定部132c:中空孔洞133:压电致动器1331:悬浮板1331a:凸部1331b:第二表面1331c:第一表面1332:外框1332a:第二表面1332b:第一表面1332c:导电接脚1333:支架1333a:第二表面1333b:第一表面1334:压电片1335:空隙134a、134b:绝缘片135:导电片135a:导电接脚h:间隙20:微处理器30:第一连接模块40:电子装置41:第二连接模块42:电源43、50:显示单元60:承载件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包括有一致动感测模块10、微处理器20及第一连接模块30,该致动感测模块10包含有一传感器11及一致动器13,该致动器13邻近设置于该传感器11,该致动器13用以外部空气吸入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中,使该传感器11检测受吸入的气体,以产生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其周围的一空气质量信息;该微处理器20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10,用以驱动该致动器13作动,该第一连接模块30电连接该微处理器20及该致动感测模块10,且第一连接模块30更与另一电子装置40电连接,并电连接于该电子装置40的第二连接模块41;当该电子装置40的第二连接模块41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模块30时,该电子装置40的电源42能够提供电力给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使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顺利作动,并且通过该第二连接模块41通过该第一连接模块30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并由该电子装置40的一显示单元43显示。其中,该微处理器20为一特殊应用芯片(ASIC)。上述的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的第一连接模块30与该电子装置40的该第二连接模块41透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电连接及信息传输,该有线传输方式主要可采用USB、RS485、RS232、Modbus、KNX等通讯接口来进行有线传输作业。请参阅图2,其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可更包含一显示单元50,能够将该空气质量信息传递至该显示单元50,供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单元50确认目前的空气质量。其中,上述的电子装置40可将该空气质量信息结合一位置信息传递至一云端处理器(未图示),供其他用户可借由该云端处理器确认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其地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上述的该电子装置40可为固定式电子装置,如桌面计算机,或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是为穿戴式装置,如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上述的空气质量信息包含有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悬浮微粒(PM10)浓度、臭氧(O3)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湿度等信息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此外,空气质量信息更可包含有病毒信息、细菌信息、微生物信息等信息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如图3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亦可设置于一承载件60上,该乘载件60可为一帽子、一眼镜、一项链、一耳环、一耳机、一衣服、一口袋、一裤子、一手表、一手环、一手机、行动电源、一手机吊饰、一手机保护壳、一口罩、一皮夹、一皮包、一鞋子、一钥匙圈、一皮带的其中之一,为使用者外出时经常会配戴、携带的物品,将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设置于经常使用的物品上,不仅能够增加美观,更可增加实用性,且不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也可以避免使用者出门时却未携带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而无法检测空气质量的困扰。再者,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亦可嵌设于该承载件60内,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可将空气质量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0或是电子装置40的显示单元43(如图1所示)显示出来,供用户确认空气质量是否良好或危害人体,当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n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n一致动器;/n一传感器,邻设于该致动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n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用以驱动该致动器作动;/n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n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以使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并接收该电子装置提供的电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
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
一致动器;
一传感器,邻设于该致动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
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用以驱动该致动器作动;
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
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以使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并接收该电子装置提供的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或该电子装置更包含有一显示单元,以显示该空气质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行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行动装置为一手机、一平板计算机及一笔记本电脑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行动装置为一穿戴式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戴式装置为一手表、一智能手环及一智能眼镜的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固定式电子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悬浮微粒(PM10)浓度、臭氧(O3)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湿度浓度、酒精浓度、氮气浓度、甲醇浓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病毒信息、细菌信息、微生物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一压电致动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泵包含有:
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总线孔及构成一汇流腔室的一中心凹部,该至少一进气孔供导入流体,该总线孔对应该进气孔,且引导该进气孔的流体汇流至该中心凹部所构成的该汇流腔室;
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于该汇流腔室,且该中空孔洞的周围为一可动部;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一第一腔室,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流体由该进气板的该至少一进气孔导入,经该至少一总线孔汇集至该中心凹部,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第一腔室内,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流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致动器包含有:
一悬浮板,为一正方形结构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黄启峰韩永隆蔡长谚陈宣恺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