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62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击试验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冲击试验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平台本体底部的通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安装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旋钮起到灵活控制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的作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使第二螺纹块在定向杆的限位下进行上下方向移动的作用,进而通过第二螺纹块上下方向的移动起到调节挤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通过调节挤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调节反弹的二次冲击力的力度,从而增加实验可调性达到便于研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冲击试验台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试验台。
技术介绍
冲击试验一般是确定军用、民用设备在经受外力冲撞或作用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台主要用于产品的力学环境试验,可以模拟实际的冲击脉冲和冲击能量,模拟产品在使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预期可能遭受的非重复性冲击,以确定产品对各种冲击环境的适应能力。随着冲击实验的快速发展,对于冲击实验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冲击试验不能改变因反弹产生的二次冲击力的力度,进而导致试验的可调性较低,极大的影响了众多因素调节得出准确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冲击试验不能改变因反弹产生的二次冲击力的力度,进而导致试验的可调性较低,极大的影响了众多因素调节得出准确判断,而提出的一种冲击试验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试验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平台本体底部的通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安装管道,所述安装管道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复位活塞,所述复位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发生器,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两侧的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左侧连接柱左侧的平衡杆,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通过平衡轴承座滑动套接在平衡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连接柱右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的左侧通过结合杆与安装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安装板底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座,所述连接轴承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连接轴承座下方的第二螺纹块,所述安装槽左右两侧的内表面上均开设有定向槽,所述第二螺纹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定向杆滑动连接在定向槽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螺纹块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冲击头,所述冲击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杆两侧且对称的两个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冲击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安装板底部且位于安装槽两侧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远离冲击头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的内表面上。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所述导向槽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的两个往复杆,两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往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表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长度不小于六十厘米,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上的螺纹长度不小于五十八厘米。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所述平衡轴承座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优选的,所述空气弹簧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球,所述受力球的数量不少于七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控制旋钮起到灵活控制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的作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使第二螺纹块在定向杆的限位下进行上下方向移动的作用,进而通过第二螺纹块上下方向的移动起到调节挤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通过调节挤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调节反弹的二次冲击力的力度,从而增加实验可调性达到便于研究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传动杆和往复杆起到受到冲击后往复杆进行上下方向往复运动的作用,进而通过观察往复杆上下往复速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有效便于研究人员有效研究冲击力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空气弹簧发生器和受力球起到有效改变接触面的作用,进而通过改变冲击力接触面达到便于保证冲击研究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受力球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受力球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平台本体;4、通孔;5、安装管道;6、复位弹簧;7、复位活塞;8、支撑杆;9、空气弹簧发生器;10、连接柱;11、安装板;12、平衡杆;13、平衡轴承座;14、伺服电机;15、第一螺纹杆;16、第一螺纹块;17、安装槽;18、连接轴承座;19、第二螺纹杆;20、控制旋钮;21、第二螺纹块;22、定向槽;23、定向杆;24、冲击头;25、挤压弹簧;26、导向槽;27、导向杆;28、传动杆;29、限位槽;30、往复杆;31、限位杆;32、受力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冲击试验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平台本体3,平台本体3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平台本体3底部的通孔4,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的安装管道5,安装管道5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固定连接有复位活塞7,复位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发生器9,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4两侧的连接柱10,两个连接柱10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11,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左侧连接柱10左侧的平衡杆12,安装板11的左侧通过平衡轴承座13滑动套接在平衡杆12的外表面上,平衡杆1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平衡轴承座13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连接柱10右侧的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的长度不小于六十厘米,第一螺纹杆15外表面上的螺纹长度不小于五十八厘米,起到保证螺纹传动范围合适的作用,第一螺纹杆1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16,第一螺纹块16的左侧通过结合杆与安装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安装板1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安装板11底部的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试验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平台本体(3),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平台本体(3)底部的通孔(4),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的安装管道(5),所述安装管道(5)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固定连接有复位活塞(7),所述复位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发生器(9),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4)两侧的连接柱(10),两个所述连接柱(10)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11),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左侧连接柱(10)左侧的平衡杆(12),所述安装板(11)的左侧通过平衡轴承座(13)滑动套接在平衡杆(12)的外表面上,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连接柱(10)右侧的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16),所述第一螺纹块(16)的左侧通过结合杆与安装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n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安装板(11)底部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座(18),所述连接轴承座(18)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20),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连接轴承座(18)下方的第二螺纹块(21),所述安装槽(17)左右两侧的内表面上均开设有定向槽(22),所述第二螺纹块(2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定向杆(23)滑动连接在定向槽(22)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螺纹块(21)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冲击头(24),所述冲击头(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杆两侧且对称的两个挤压弹簧(25),所述挤压弹簧(2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平台本体(3),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平台本体(3)底部的通孔(4),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的安装管道(5),所述安装管道(5)底部的内壁上通过两个复位弹簧(6)固定连接有复位活塞(7),所述复位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发生器(9),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4)两侧的连接柱(10),两个所述连接柱(10)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11),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左侧连接柱(10)左侧的平衡杆(12),所述安装板(11)的左侧通过平衡轴承座(13)滑动套接在平衡杆(12)的外表面上,所述平台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连接柱(10)右侧的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16),所述第一螺纹块(16)的左侧通过结合杆与安装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
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安装板(11)底部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座(18),所述连接轴承座(18)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20),所述第二螺纹杆(19)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连接轴承座(18)下方的第二螺纹块(21),所述安装槽(17)左右两侧的内表面上均开设有定向槽(22),所述第二螺纹块(2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定向杆(23)滑动连接在定向槽(22)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螺纹块(2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东许坚宋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艾斯振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